1935年钱学森和妻子蒋英在上海完婚后,同年9月两人就去往美国踏上了求学之路。刚到美国的钱学森,遭到了同学的冷嘲热讽。
钱学森知道当时和美国相比,我们国家确实落后,但他不以为然,一颗心都放在学业上,一年的时间,钱学森就考上了飞机机械工程硕士。
钱学森突出表现和优异的成绩得到了卡门的赏识,他凭着一股不服输的信念潜心研究、刻苦钻研,在28岁的时候就成为世界级的专家,而且被美国授予上校军衔。还获得了参与美国高等机密军事项目研究的资格,就任美国国防部。
1949年新中国成立,钱学森激动感慨地说“祖国大解放了,是我们回国效力的时候了”,于是夫妻二人急切地商量着早日回国的计划,争取早日回国。
回国之际,却被软禁
1950年美国国内掀起了反共热潮,钱学森被怀疑是共产党员,来盗取他们的机密,所以很快他被美国吊销了军事机密的研究资格。没有了工作的钱学森以此为借口向美国提出辞职申请,但是迟迟得不到回应。
他们一家人赶往港口准备回国的时候,却被美国移民局拦住,把钱学森带走囚禁了起来。移民局去到他的家中,没收并扣押了800公斤的资料和笔记,因为他们怀疑钱学森可能掌握了美国的军事机密数据。被囚禁了半个多月的钱学森,每天都要遭受狱警的审讯,晚上也不能睡觉,几十瓦的白炽灯一直开着,而且还要隔十几分钟就被骚扰。
蒋英在外面焦急地托关系、找人脉、求好友,终于在加州理工师生和钱学森的导师帮助下,交了1.5万美元的保释金后,美国也迫于社会各层压力,钱学森才得已解救。蒋英去接钱学森的时候,整个人看起来老了好几岁,而且瘦了差不多30多斤。回到家后的钱学森继续忍受着被监视的生活,失去自由的一家人在美国又被软禁了5年。
1954年,钱学森把一封写给祖国的求助信,总算是艰难曲折地送到了周总理的手里,信件的内容虽寥寥几字,却字字悲悯。收到信的周总理第一时间做出了坚决的决定,将不惜一切代价救回钱学森。
一封电报,平安回国
周总理经过多次谈判,最后终于同意以15个战俘换取钱学森的回国。刚开始美国人拒不承认对钱学森的监视,后来看到钱学森的亲笔信他们才闭了嘴。
收到消息后,钱学森立马就买票,恨不得自己插上翅膀回去。他们赶到机场时,机票已经售完,又改变路线坐轮船,头等舱也已经售空,只有三等舱有票,归心似箭的钱学森不想那么多,三等舱就三等舱吧。
当他们准备动身回国之前,突然收到一封秘密电报,电报的署名是“父亲”。打开一看是父亲的署名,“沿途切勿下船”,钱学森心领神会,这是“父亲”在担心自己和一家人的安全。从美国洛杉矶到中国香港,要航行21天才可以回到祖国。在船上他们遵照父亲的忠告,一路都没有下船,21天后终于在香港靠岸了。
但是回到香港并不意味着就完全安全,因为在深圳罗湖桥那一带安全是没有保障的,很多回国的人都是在这里被暗杀,所以蒋英和孩子们随时做好了为钱学森牺牲的准备。好在一路上都没有出现任何问题,相隔40多天以后,钱学森终于安全到达北京。
50年后,谜底揭晓
刚回到北京不久,他就收到了北京毛主席的邀请。钱学森从来没有参加过国宴,他怕怠慢出差错,所以就早早地提前到达了国宴的会场。但是来到会场以后找了一圈都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顿时感觉很尴尬。
他看到一位工作人员便问他自己的位置是如何安排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他的座位在毛主席的旁边。钱学森回来都安排妥当之后,回家看望了父亲。当和父亲聊起秘密电报的时候,父亲说自己没有写过这份电报。钱学森感到非常不解,但是也没有再问。
这份秘密电报在50年以后被揭开谜底,原来这份电报是周总理发的。因为当时在和美国人谈判解救钱学森回国的时候条件非常的苛刻。所以周总理担心他们嘴上答应,但实际上并不想放钱学森回来,怕他们在路上搞一些小动作,因此发了这一封电报。
回国后的钱学森专心研究,为我国突飞猛进的航天事业、导弹和卫星领域的大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