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张治中被指着鼻子问他是谁,张:你可以去问毛主席

历史伟人录 2024-08-22 09:56:59
前言

张治中将军的一生堪称传奇。

他是国民党军队里面唯一一个没有和共产党打过仗的高级将领

张治中可是蒋介石多年以来最为信任的部属之一,从1924年黄埔军校到1949年国共谈判,张治中始终被蒋介石摆在重要的职务上。

但是,这位国民党要员,却在内战频发,国民党疯狂剿共的岁月里,不断地为祖国和平以及国共合作到处奔走,后来,大家送给他一个贴合的称号——“和平将军。”

张治中6岁就进入私塾发蒙,他的老师就是他的叔舅父,多年之后,张治中始终忘不了叔舅父对他的恩情:“我认为最受磨难而同时最有进益的时代,是从我的叔舅父洪先生读书的时代。”

十三四岁时,张治中跑去参加童子试,可惜,他落榜了,后来他也想继续考取,可惜,他家境贫寒,于是跑去当了学徒,给自己赚取学费,之后他考上了安徽陆军小学,一步步的他按照既定路线当上了一名正式警察。

辛亥革命爆发后,张治中脸上满是兴奋,张治中在报纸上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赶到上海,参加了学生军。自此,他的人生开始得到改变,经过他的努力,他考进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科三期继续深造,几年后,他又进入了黄埔军校。

进入黄埔军校后,张治中很快就结识了周恩来,多年后,他回忆自己见到周恩来的样子,他们二人可谓是一见如故,周恩来为人热情,谈吐、风度和学养都在吸引着他。

1926年,国民党中央召开临时全体会议,决定迅速出师北伐,蒋介石将张治中派出去充任副官处长,主管编制和人事。

在张治中看来,当时国共合作还是非常有利的,为此,他还和蒋介石言明:“我们到武汉会师是不成问题的......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来保持两党的合作,不能促使他破裂。”然而,蒋介石只是随手“嗯”了一声,并没有给出张治中一个具体的答复。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蒋介石反共的面目也一步步的暴露出来,恽代英察觉到蒋介石的狼子野心后,极力争取张治中一同反对蒋介石,然而,张治中表示,他可以打电报劝说蒋介石,但是,让他反蒋,他是做不到的。其实,这时张治中的内心也矛盾极了,他不愿意对任何一方出手,只能在两边徘徊不定。

次年,蒋介石将张治中电召回南昌,刚见面蒋介石就表明意思,让张治中赶紧回武汉,再将学兵团给带出来。四月上旬,张治中经过痛苦的抉择,决定摆脱国内的政治矛盾,去国外学习。

1928年,张治中去了德国,按照他的计划,他要在德国学习五年的时间,其中一年的时间学习德文,四年的时间研究军事。可惜,张治中在德国待了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就接到了蒋介石的函电,蒋介石命令张治中回国,参加第二次北伐,面对这一要求,张治中无法拒绝,只能准备归程。

回国后,张治中担任了军委军政厅厅长,任职三个月后,他就请调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担任教育长,之后的岁月里,他一直反对内战,也不愿意参加内战,可以说,他是国民党军队里面唯一一个没有和共产党打过仗的高级将领。

西安事变后,张治中用最快的速度赶回南京,参加国民党中央讨论应变之策,当时大部分的人都主张采用武力的办法解决,对此,张治中坚决反决,他极力主张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不应该诉诸武力。虽然当时赞成这个意见的人不多,但是,它所代表的是全国人民的意志,幸而后来实现了,还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抗战,终于获得了胜利。消息传来没多久,蒋介石就邀请毛主席去重庆谈判,而当时迎接毛主席的人正是张治中。

说起来,毛主席和张治中之间的渊源颇深。

好,这可以表现我们中央人民政府的强大阵容

毛主席在重庆待的这段时间里,蒋介石给予了隆重的礼遇,但是,各党派和各阶层人士求见的更是络绎不绝,大家发现,毛主席是那样的和蔼可亲,谦逊有礼。

到10月11日,张治中专程送毛主席飞返延安,下飞机的时候,张治中看到机场黑压压的站满了人,男女老少全部都在场,光是从这个场景中就能看出百姓们对党的领袖最大的关切。

当天晚上,中共还举行了一个盛大的晚会欢迎张治中,可谓是宾主尽欢。次日,毛主席亲自将张治中送到飞机场,在车上,毛主席还对张治中说:“你为和平奔走是有诚意的。”张治中不知毛主席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毛主席举了个例子:“你把《扫荡报》改为《和平报》就是一个例子......”短短的一句话,张治中察觉出了毛主席的细心和诚挚。

毛主席一直记得,张治中曾三次到延安,为了和平奔走,毛主席还和他笑着说,他还可以四到延安,虽然后来蒋介石要张治中四到延安,但是没能成为事实,因为第四次时人民的首都——北平来了!

渡江战役后,南京解放,至此,蒋家王朝也宣布覆灭。

此时,张治中应该何去何从?面对历史的抉择,更是出于对老朋友的关心,周总理还亲自去看望了张治中。周总理告诉张治中,渡江任务已经完成,国民党代表团不管是回到上海还是广州,特务分子是会不利于他们的。

最后,周总理发自肺腑地说:“西安事变......今天再不能对不起你了!”张治中大为感动。

此时的张治中内心矛盾极了,如果他不回去的话,可能有点麻烦,因为他是南京政府的首席代表,和谈破裂后,不管从什么方面来说他都应该会去复命的;但是,回去吧,也有点麻烦,因为中共挽留他是发自肺腑充满善意的。

与此同时,张治中和蒋介石之间的感情也很深厚,从黄埔建校到北伐战争时期,张治中都得到蒋介石的赏识,而且还是被对方重用的那种,他内心始终萦绕着四个字:知遇之恩。蒋介石是他的伯乐,他不能就这么弃之于不顾,这和白眼狼没有两样,说难听点还有点恩将仇报的意味。

从另一方面来说,他和中共又拥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而且交往的很频繁,一直以来他都对中共充满好感,两相抉择之下,张治中始终无法做出一个最终的选择,所以感觉非常的苦恼。

在得知张治中的纠结后,毛主席和周总理等中共领导不断地找他谈话,帮助他解开心里的疙瘩,最后,张治中决定留在北京,而张治中的夫人洪希厚和他远在南京的子女们,也被平安带到了北平。

建国后,张治中为新中国的建设也作出了不少的贡献。

比方说,第一届全国政协召开之前,曾经酝酿国旗图案的设计,审查小组夜以继日的工作,终于从2000多幅的图案中选出了三幅,让大家参考一下。

毛主席将大家的建议都听了之后,向大家推荐使用五星红旗,最后会议一致通过。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成立并举行第一次会议后要求发布公报,然而,在原文中只列举了毛主席和副主席的名字,56位委员的名字并没有被写在上面。得知此事后,张治中在讨论的时候说:“这是正式公告,关系到国内外观感,应该将56位委员的姓名同时发表”。这一建议得到了毛主席的认可:“好,这可以表现我们中央人民政府的强大阵容。”

在参加国家大事上面,张治中向来敢于直言,对中国共产党非常的忠诚,可以说是和共产党肝胆相照的挚友。

也是因为这样,张治中和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之间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张治中经常会去毛主席的家中做客。1958年,毛主席还将农民送给他的一颗重达二十七、八斤的大白菜转赠给他,回去后,张治中将这颗大白菜栽在了大缸作为纪念。

当然,在解放后的20年时间里,对他最为关心和了解的人是周总理,他遇到事情后就会去找周总理商量,两人还经常在一块进餐。

周总理:素我,你想做些什么呢

张治中是著名的爱国将军,他的女儿受到他潜移默化地影响,也拥有一颗爱国之心。

张素我自幼就跟在父亲张治中的身边,接受他的教育和影响,小小年纪的她就已经拥有强烈的爱国心和责任感。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张治中也曾尝试着为女儿创造条件,帮助女儿迅速投身到革命之中,每次谈到父亲对自己的帮助,张素我都会觉得往昔的场景历历在目。

1935年,在父亲的支持下,张素我孤身一人远赴英国求学,攻读教育学,她的愿望很简单,日后能够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可造之才。为了能够安静的读书,张素我来到一座宁静的小城。

全面抗日战争开始时,张素我还在英国西南大学求学,不多久,她就接到一份电函,给她打电函的正是她的父亲,张治中催促女儿早日回国服务。

对于父亲迫切的心情,张素我非常的理解,她知道,她的同胞们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于是,她毫不犹豫的中断了自己的血液,并登上了回国的海轮。抵达上海后,负责迎接张素我的同志告诉她,张将军已经进驻苏州,可能抗战就要爆发了,她赶快去看看父亲吧!

张素我见到父亲后,也激动不已,其实,在国外的这段日子里,她日日夜夜思念自己的亲人,如今终于见面了,只是,父女才刚团聚,张治中就已经整装待发,出发之前,他还嘱咐女儿,即刻前往南京和她的母亲以及弟弟妹妹们团聚。

至于张治中则投身到淞沪会战之中,在经过整整40天不分昼夜的指挥,每日都沉浸在枪林弹雨中,张治中只觉得疲惫不堪,随后,局势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张治中被任命为湖南省主席。

张治中到任之前,还回了一趟自己的故乡安徽作了短暂的休息,彼时,张素我已经带着母亲和弟弟妹妹们回到了故乡。当时,父亲创办的黄麓师范附小正好缺一个校长,然后,22岁的张素我怀着一腔报效祖国的愿望,担任了三个月的校长兼教师,对于这个漂亮又有耐心的老师,孩子们都很喜欢她,尤其喜欢她的教学方式,书本和实践相结合,让孩子们对学习产生了不少的兴趣。

后来,张素我跟着父亲前往长沙,初来长沙,张素我就感受到广大群众强烈的民族意识。张治中呢?他才刚离开战场没多久就去湖南担任主席,工作内容突然从军事转移到政治上,对于张治中来说是有点惶然不知所措的,毕竟,他一心在战场上厮杀,已经打定主意戎马一生,从未想过日后会从政。

张素我和父亲这边的情况也差不多,刚回国不久的她对于任何工作都没有多少经验,于是,张治中让女儿去参加一些没有经历过的训练,而张素我的同事们也乐于带她这个小白,毕竟他们的目的都一样——报效祖国。

之后,为了考察妇女训练员在下面的情况,张素我还去过很多地方,在那些县城里面,张素我惊讶的发现,那里有很多充满进取心的女青年,她们将抗日自救妇女思想政治工作做得相当不错。

随着局势的不断变化,张治中在1939年离开了湖南去了重庆,担任侍从室第一处主任,张素我也陪着母亲和全家老小前往昆明小住,几个月后,她前往重庆和父亲团聚。

在重庆的日子里,张素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敌机的狂轰滥炸,一旦听到外面的警报声,大家就会迅速躲进防空洞里面,然而,在一次敌人轰炸的过程中,炸弹击中了一座比较大的防空洞,里面成千的人都被埋在了地下,无一人生还,这般国仇家恨,人民永生难忘。

抗战期间,即便在各地辗转,张素我都没有放弃教育和妇女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张素我冲破了阻力和父亲全家在北京团聚,在一次家宴上,周总理问了张素我一个问题:“素我,你曾学过英语,搞过社会工作和妇女工作,现在新中国成立了,需要我们使出所有的力量,用上各种知识来建设我们的新中国,你想做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张素我的心里早有答案,“我还是做教师吧。”就这样,新中国多了一位默默耕耘的老师。

你要问我是谁,你可以去问毛主席

1966年,我国十年动乱开始,张治中家里被翻箱倒柜,在见到张治中后,红卫兵指着他问:“你是谁?”

张治中听后非常的生气:“你要问我是谁,你可以去问毛主席。”

在张治中一家最为艰难的时候,周总理出面保护了张治中,周总理多次宣传张治中的功绩:“张治中是我们党的好朋友,他曾经三到延安......为保护毛主席的安全作出了贡献。”后来,周总理将张治中送去解放军总医院,并为他改了名,不让他们家属去,也不让通电话。借此机会,同时也保护了不少的国民党高级将领。

后来,张治中听说了彭德怀和刘少奇的处境后,他立即写了1万多字的信为彭德怀讲话。

张治中和彭德怀的关系很好,他曾经协同彭德怀前往迪化,后来还曾前往西安,协助彭德怀成立西北君正委员会。

这封“万言书”最后寄到了周总理的手中,周总理直接派出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找到张治中,彼时,张治中和妻子正在广州从化温泉休养。见到张治中后,对方转达了周总理的话:“你写的信主席收到了,请放心。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休息,剩下的事我来办。”这件事还是被周总理压下来了,其目的就是保护张治中。

1967年国庆节,张治中在天安门见到了毛主席,从这之后张治中停止了一切政治活动,只在北京医院和寓所之间往返。

两年后,张治中的病情突然恶化,家人们迅速将他送去北京医院抢救,然而,三日后他溘然长逝,这一年,他79岁。

张治中生病期间,毛主席还派人为他送去了东北最好的人参,平日里毛主席就经常邀请张治中去自己家里吃饭,有时候还会将他们全家都要求过去。

张治中去世后,周总理要求一定要给他搞一个告别仪式,当时郭沫若和陈毅都去了。

告别仪式上,周总理对张治中的家人说:“张先生......这次他重病去世,我又没能去看他,太遗憾了。”

告别仪式结束后,周总理还关心张治中的家人,让他们有事找他,周总理去世后,童小鹏夫妇遵照周总理在病床上的嘱咐,拨一笔款给张治中的家人,张素我他们一再表示不能收,最后还是童小鹏说:这是周总理的决定,他们才完全收下。

0 阅读: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