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万交付很难,但理想的下一个目标更难

萧诗涵聊汽车 2025-04-12 13:16:14

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你家的车可能比你更懂你?

理想汽车,这个自带话题的新势力,从最初的“奶爸车”标签,到如今高调宣布转型成一家人工智能公司,争议声就没断过。有人说,它抓住了中国家庭用户的需求,是实实在在的“人民之车”;也有人嗤之以鼻,觉得它靠“冰箱彩电大沙发”堆砌出来的“伪豪车”,根本不配谈AI。

但无论你喜欢与否,都无法否认理想L系列的百万交付数据——这是实打实的市场认可。百万交付仅仅只是个开始。理想汽车的野心,远不止于此。它要把自己变成一家彻彻底底的人工智能公司,构建一个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未来出行生态。这究竟是痴人说梦,还是一场关乎未来出行方式的豪赌?

我们不妨先回到2019年那个风雨飘摇的时刻。当时,整个新造车势力都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下,资金链断裂、交付难产的消息不绝于耳。理想汽车的日子同样不好过,创始人李想甚至公开承认,当时公司手头的现金流非常紧张。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理想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All in SUV,瞄准40-50万级的高端市场,打造一款真正能满足中国家庭用车需求的产品——理想L9。

这个决定,堪称一次豪赌。毕竟在当时,这个价位的市场几乎被BBA(奔驰、宝马、奥迪)牢牢占据,新势力想要突围,谈何容易?但理想汽车偏偏不信邪,它敏锐地捕捉到了市场上的一个巨大错位:国际品牌对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的需求变化反应迟缓。

想想看,我们的生活早已被各种电子屏幕包围,习惯了智能化、互联化的生活方式。“屏一代”的崛起,意味着传统的汽车交互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而理想汽车,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决心打造一款真正属于“屏一代”的智能汽车。理想L9的横空出世,宣告了“冰箱彩电大沙发”时代的到来。三块15.7英寸的OLED屏幕,让车内瞬间变成了一个移动影院;冷热双用的车载冰箱,让旅途更加舒适惬意;宽敞舒适的六座布局,满足了家庭出行的需求……这些看似简单的配置,却精准地击中了中国家庭用户的痛点,让他们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Dream Car”。

仅仅靠“冰箱彩电大沙发”是远远不够的。理想汽车还巧妙地运用了增程技术。众所周知,里程焦虑一直是困扰电动车用户的难题。尤其是在2022年那个充电桩还不够普及的年代,长途出行对于纯电动车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而增程技术的出现,则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城市用电,长途发电”,这句话简单明了,无需过多的解释,就能让用户明白增程的优势。

增程技术,让理想L9既拥有了电动车的驾驶体验,又避免了里程焦虑,成为了当时市场上最受欢迎的解决方案。当然,关于增程技术,一直存在着一些争议。有人认为,它只是一个过渡方案,既不够环保,也不够高效。但无论如何,增程技术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确实帮助理想汽车赢得了用户的信任,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说理想L9的成功,是抓住了市场错位的机遇,那么L系列的“套娃”战略,则体现了理想汽车的效率至上原则。将L6、L7、L8、L9放在一起,你会发现它们的外观设计非常相似,很多人甚至傻傻分不清。这种“套娃”设计,一度被认为是理想汽车偷懒的表现,也引来了不少吐槽。但理想汽车对此却并不在意,创始人李想甚至公开表示:“全世界最成功的企业都是套娃”。

这句话听起来有些刺耳,但仔细想想,却也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大众汽车是“套娃”设计的鼻祖,它的高尔夫车型几乎成为了一个符号,旗下的其他车型,都可以看作是高尔夫的“变体”。这种平台化、模块化的生产方式,大大降低了研发成本和生产成本,提高了效率。理想汽车的 “套娃”战略,正是借鉴了大众汽车的成功经验,将精力集中在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市场定位上。

L系列的不同车型,分别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满足了不同家庭的出行需求。L9定位全尺寸六座SUV,满足大家庭的出行需求;L8定位中大型六座SUV,兼顾舒适性和实用性;L7定位中大型五座SUV,更加注重驾驶乐趣;L6定位中型五座SUV,面向年轻家庭用户。这种清晰的市场定位,让用户能够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车型,降低了决策成本。

L系列的成功,离不开理想汽车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洞察,也离不开其效率至上的战略。然而,随着汽车行业进入智能化时代,理想汽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仅仅依靠“冰箱彩电大沙发”和增程技术,已经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于是,理想汽车开始了大刀阔斧的转型——向人工智能公司转型。这个决定,再次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有人认为,理想汽车在蹭AI的热度,根本没有技术实力支撑;也有人认为,理想汽车看到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前布局,具有战略眼光。

不可否认的是,理想汽车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它的智能驾驶系统AD Max,已经实现了“全国都能开”的无图NOA功能,在智驾体验方面,已经跻身行业第一梯队。但理想汽车并不满足于此,它想要打造一个更加强大的、更加智能的未来出行生态。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理想汽车开源了自己的汽车操作系统“星环OS”。这是一个大胆的举动,意味着理想汽车愿意将自己的核心技术与其他企业共享,共同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

理想汽车表示,“星环OS”是通往高阶智能体的基座,可以帮助车企更快地整合不同域控、不同MCU之间的协同与配合,提高整套系统的安全上限。简单来说,“星环OS”就像是一个大脑,可以控制汽车的各个部件,让它们协同工作,实现更加智能的功能。

理想汽车还自研了XCU中央域控制器,这块板子是汽车智能化的大脑中枢,可以实现更加复杂的底盘控制功能,比如理想的“魔毯空气悬挂2.0”。

当然,仅仅有硬件和操作系统还不够,还需要强大的算法和数据来支撑。理想汽车正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算法,并推出了 MindVLA视觉-语言-行为大模型。李想认为,MindVLA是实现L4级别自动驾驶的关键,它能够赋予汽车更强的认知能力,让汽车真正理解周围的世界。

理想汽车的AI转型,是一场面向未来的豪赌。它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也面临着技术上的挑战。但如果理想汽车能够成功转型,那么它将不仅仅是一家汽车制造商,而是一家真正的人工智能公司,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便捷的出行服务。

理想汽车真的能成功转型吗?

答案并不明朗。人工智能是一个非常复杂和艰深的领域,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投入。理想汽车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与谷歌、百度等科技巨头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的落地,还需要解决伦理、安全等诸多问题。自动驾驶汽车如何做出正确的决策?如何保证用户的数据安全?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

理想汽车的转型仍然值得期待。它代表着中国汽车产业的一种新的方向:不再仅仅是硬件的堆砌,而是更加注重软件和人工智能的研发。

在汽车产业变革的关键时刻,理想汽车敢于打破常规,挑战自我,这种勇气和决心值得我们敬佩。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真的能够拥有一辆比我们更懂我们的智能汽车,让出行变得更加轻松、便捷、安全。而理想汽车,或许就是实现这个梦想的关键力量。

回顾理想汽车的历程,从2015年创立至今,十年时间,它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新势力,成长为如今的行业领跑者,背后的艰辛和努力可想而知。百万交付是它的里程碑,也是它新的起点。面对汽车行业的未来,理想汽车选择了拥抱人工智能,这是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但也是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理想汽车的未来,值得我们期待。

数据说话:

2025年4月2日: 理想L系列累计交付破百万辆,成为中国造车新势力中的佼佼者。

2024年: 理想汽车城市NOA功能快速迭代,智驾实力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2022年: 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突破12亿,为智能汽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用户基础。

2024年: 中国新增公共充电桩422.2万台,缓解了电动车用户的里程焦虑。

2023年: 理想汽车成为中国唯一实现年度盈利的造车新势力,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理想汽车的目标: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

技术投入: 大力投资人工智能算法和底层技术研发,开源“星环OS”等核心技术。

这些数据,不仅仅是数字,更是理想汽车发展历程的见证,也预示着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理想汽车,正在用自己的行动,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也正在为人工智能的未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0 阅读:29

萧诗涵聊汽车

简介:萧诗涵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