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灭亡那一年,大火烧了咸阳城整整三个月。纵火者,为西楚霸王项羽。
史载,“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有谋士劝说项羽,占据关中,可成霸业。但昔日的国仇家恨蒙蔽了项羽的内心,他将繁华的都城破坏殆尽,劫掠宝物、美女东归,还找了个理由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当浓烟散尽,大秦帝国已成故梦,而作为帝国最引人注目的工程之一,阿房宫也随着这场大火慢慢没入历史的疑云里。
项羽。图源:影视剧照
01那场大火过去千年,唐朝诗人杜牧用一篇《阿房宫赋》,将人们带入宏伟瑰丽的想象之中。
在这篇传世名赋中,杜牧开篇写道,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命人将蜀地的树木砍得光秃秃,木材全部运往咸阳,用来建阿房宫。
在杜牧笔下,阿房宫占地三百多里,华丽精巧的宫殿遮天蔽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分布在河流、湖泊之间,每一间屋子里能变换成四季不同的气温。
穷奢极欲的秦始皇把六国的财宝、美女运到宫中,“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宫里美女如云,她们梳妆的镜子,如繁星闪烁,她们披肩的长发,如乌黑浮云。每一天,渭河的水里尽是美人弃置的脂粉;山腰上袅袅升起的云烟,是宫里焚烧椒兰等名贵香料的香雾……
洋洋洒洒数百字后,杜牧写下阿房宫的悲剧结局:“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杜牧说,秦朝灭亡后,如此宏丽的建筑,最终逃不过项羽的一把火。
最后,杜牧用一句话点明了文章主旨:“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时年23岁的杜牧借古讽今,借用秦朝的历史教训,将批判的锋芒指向当时大兴土木的唐朝统治者,笔落力透纸背,成《阿房宫赋》,从此享誉文坛。
这篇文章振聋发聩、千古传诵,是有唐一代的名篇。从此,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曾经有一座壮丽无比的阿房宫,后来被项羽焚毁,成为秦朝暴政留给后世的警示。
项羽、大火和阿房宫,这三个关键词被联系在一起,再也难以分开。
但要注意的是,《阿房宫赋》是杜牧基于历史的文学创作,其中有些内容只是出于作者本人的遐想,并没有史料依据。
项羽的那把大火,也许并没有烧到阿房宫。
项羽画像。图源:网络
02秦亡一百多年后,汉代史学家司马迁为编撰《史记》,四处走访历史古迹。可以想见,常年在长安为官的司马迁,可能亲眼见过位于渭水之南的阿房宫遗址。
在《史记》中,司马迁为后世留下了关于阿房宫的早期文字资料。
史书记载,阿房宫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秦始皇晚年时,咸阳生齿日繁,他认为先人建造的咸阳宫和都城庞大的人口相比,显得太过狭小,于是效仿西周都于丰镐的故事,从修建秦始皇陵的70余万民工、刑徒中调集人力,在渭水南岸的上林苑修建一座新的“朝宫”(即帝王的宫殿)。
这就是阿房宫的由来。此时,距离秦朝灭亡只有5年时间。
《史记》描写了阿房宫前殿、阁道和门阙的建筑格局:
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
前殿是皇帝处理重大朝政事务的地方,位于整座阿房宫的中枢,如果用明清时期的故宫做比喻,大概相当于太和殿。
不过,司马迁在《史记》中只写了阿房宫前殿的规模,他没有像后来的杜牧一样,有声有色地描绘其他的华丽宫殿,以及宫中的奢靡生活。
这留下了一个疑问,要知道,司马迁不仅是一位史学家,也是一位文学家,他写《史记》的时候,距离阿房宫修建只有百年时间,能够掌握的资料比杜牧多,完全可以有更多对阿房宫内部景色的描写,这样的写法也有助于谴责前朝劳民伤财的失政之举,但他没有这么做。
司马迁画像。图源:网络
此外,查阅《史记》时会发现,司马迁没有写项羽对阿房宫的破坏。
对于项羽焚咸阳的行为,《秦始皇本纪》的记载为,“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项羽本纪》的说法是,“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作为推翻秦朝皇权的标志,项羽处死了此前投降的末代秦王子婴,又烧毁了代表秦帝国政治中心的“宫室”。
这两处记载都对阿房宫只字未提,这里的“宫室”,主要是指咸阳宫。
咸阳宫建于渭水之北、泾水之南,为战国时秦国迁都咸阳后所建,后为秦朝皇帝执政之所在,秦朝统一后颁布的很多重要诏令都出自咸阳宫。秦朝宫廷还没来得及搬进阿房宫就“噶了”,所以,咸阳宫一直是秦朝的大朝正宫。
考古发现,在今西安市西的咸阳宫遗址,除了有明显火烧痕迹的红烧土、木炭灰和炼渣等外,还有大量的建筑物残骸。这基本上可以确定,这座见证了荆轲刺秦、秦灭六国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宫殿曾经毁于战火,而这把火极有可能是项羽的军队所放。
咸阳宫真被烧过,但其“小兄弟”阿房宫的命运则更加扑朔迷离。
[唐]王维(传):《阿房宫图卷》(局部)。图源:网络
03位于今西安市未央区的阿房宫遗址,早在1961年就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经两千年的沧桑岁月后,这里只剩下一片看似不起眼的黄土台地,秦始皇下令修建的阿房宫,就深埋在这片黄土地下面。
自那时起,对阿房宫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的呼声居高不下,考古学界也想揭开尘封多年的历史之谜——这座梦幻般的宫殿为何突然消失?项羽到底有没有烧毁阿房宫?
2002年,由李毓芳教授领衔的团队开始对阿房宫进行全面的考古勘探。在此之前,李毓芳已经干了几十年的考古工作,大部分时间从事宫殿遗址发掘。经验告诉她,秦人的宫殿都是建于一个人工夯筑的台基上,考古专家通过钻探、发掘,可以了解宫殿的布局和结构。
在阿房宫遗址,李毓芳及其团队发现了一个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的夯土地基。据测量,这个土台比秦代的地面高12米,由此估算,光是打造这个地基,就要用去650万立方米左右的泥土,这在两千多年前,无疑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这个土台位于阿房宫的核心区域。根据司马迁所写的“先作前殿阿房”和史书中对阿房宫前殿规模的描写,学者们推断,这就是阿房宫前殿的遗址所在。
掌握关键线索后,李毓芳团队对这一处遗址的发掘进行纵深推进,从中找寻宫殿建筑的踪迹。
在此后两年的考古工作中,李毓芳发现了两个吊诡的现象:一是迟迟没有找到宫殿建筑曾经存在的证据;二是阿房宫遗址上没有任何被火烧过的物证。这与传统观点中项羽烧阿房宫的说法相悖。
有一天,考古工作者终于在遗址北边发掘出大量秦代的瓦片堆积。在其中的一个瓦片上,李毓芳辨认出“大匠乙”三个字,这表明这片瓦是一名叫乙的秦朝工匠烧制的。考古团队大感欣喜,以为阿房宫的宫殿建筑残骸即将出土。
然而,在此后的漫长发掘中,除了瓦片外,考古团队再难以找到足够的建筑物残骸,来证明这里曾经存在过宫殿建筑。在夯土台边缘的侧壁上,也没有找到秦代宫殿常用的“收分”结构(一种增强建筑物稳定度的加固方式)。
此时,李毓芳意识到,作为地基的台地上可能有一种特殊的结构。
通过细致发掘,考古专家发现,夯筑地基上存在一个自南向北逐渐向上的坡状结构,这在修建宫殿时可用于运输黄土,但是假如宫殿已经建成,这条坡道就没有继续存在的理由,应该早就被推平了。
这条本来不该出现的坡道,以及宫殿残骸的“凭空消失”,让考古专家提出了一个大胆推测,打破了两千年来的固化印象。考古研究表明,阿房宫可能连前殿都没有修筑完成。
故此,阿房宫既不是被项羽焚毁,也不是从人间蒸发,而是根本不曾建成。这座传奇建筑,其实是个“烂尾楼”。
[元]夏永:《阿房宫页》。图源:网络
04翻开史籍会发现,书中字里行间已从侧面证明阿房宫未建成,与如今的考古资料互为印证。
比如,《史记·秦始皇本纪》如此写道:“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
《汉书·五行志》说:“复起阿房,未成而亡。”
按照这两处文献的说法,直到秦亡,阿房宫都没能建成,甚至连这个名称也只是个代号,类似于“渭河南某某工程项目”。
关于阿房宫名称的由来,有多种说法。有学者认为,“阿房”可读作“阿傍”,为秦汉时长安方言,是“那边”的意思,俗话就是“那边的宫殿”;也有一种说法,“阿房”指地名,出自《三辅黄图》中“作宫阿基旁,故天下谓之阿房宫”一句,意思是,这座朝宫是在阿城的基址上修建的,所以叫“阿房宫”。
假如阿房宫建成了,秦朝会按照秦始皇的旨意,为其重新取一个好听的正式名称,而不是继续采用这个俗气的临时称号。
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图源:摄图网
我们也可以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
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嬴政认为咸阳城太过局促,下诏修建阿房宫。短短两年后,秦始皇在最后一次东巡途中病逝。皇帝一死,当务之急便是为他举行葬礼。于是,与阿房宫同时期进行的秦始皇陵成为头号工程,阿房宫的修建工作暂停,原本调集的劳力全部去给秦始皇陵修封土。
到了秦二世元年(前209年),胡亥见老爹下葬了,秦始皇陵抢修成功,遂下旨“复作阿房宫”。
然而,同一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起义浪潮。是年秋,陈胜的部将周章攻入关中,到达距离咸阳百余里的戏亭(今陕西临潼东)。
这时候,咸阳最紧要的任务变成了平叛。眼看秦二世胡亥慌了,少府章邯向他进言道,贼寇人多势众,现在调集其他郡县的兵马也来不及了,骊山修陵的刑徒众多,恳请陛下释放他们,让他们拿起武器来作战。
秦二世一听,估计激动得直拍大腿,赶紧把在骊山服役修陵的人全部交给章邯统领,前去征讨周章。这支军队成为秦末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随章邯转战各地,后来被项羽消灭。
前面说到,修建阿房宫的劳动力是从修秦始皇陵的70万人中分出来的。故可以推测,由于人力匮乏、战火纷飞,阿房宫的工程不得不再次陷入停滞,其前前后后的建设时间仅有3年左右。在缺少现代化机械辅助、完全依靠人力的古代,留给阿房宫工程的时间实在太短了。
之后,秦朝在农民起义、六国贵族的怒火中走向覆灭,这个庞大的工程也成为历史。两千多年的风雨拂过大地,剥蚀了黄土地上的无数遗迹,也掩埋了阿房宫的真相。人们相信,曾有这么一座皇宫,它所象征的奢侈、腐败、不恤民力,是导致秦朝灭亡的罪魁祸首。
但,从古至今,有不少人质疑过“项羽烧阿房宫”一事。
宋代有位文学家叫程大昌,在他所著的《雍录》中,指出杜牧《阿房宫赋》中存在讹误:
今用秦事参考,则其所赋,可疑者多。……阿房终始皇之世未尝讫役,工徒之多,至数万人,二世取之,以供骊山,未几周章军至戏,则又取此役徒以充战士,则是歌台舞榭,元未落成,宫人未尝得居也,安得有脂水可弃,而涨渭以腻也。
程大昌这一说,既是从历史文献中寻找依据,也跟现在的考古结果不谋而合。可惜的是,鲜有人注意到这样理性的观点,“项羽烧阿房宫”之说犹如思想钢印,已经深入人心。
这也体现了“阿房宫”作为文学意象的重要价值。
历代文人如此浓墨重彩地描绘阿房宫的风光,书写它的毁灭,还让项羽背了这个锅,不外乎是为了讽谏。
来自不同时代的富有理想的知识分子,都会对统治者滥用民力、物力的做法感到痛心,他们无法当面规劝,只好从历史中找寻教训。
这座想象中的宫殿,化作批判的标靶,诉说着一个王朝的速亡,无论它是否建成,是否遭受焚毁,都为后世敲响了警钟。这一点,亘古不变。
[清]袁江:《阿房宫绢本》。图源:网络
参考文献: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2007
[唐]杜牧:《樊川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西安市秦阿房宫遗址保管所:《阿房宫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2014
段清波:《秦陵:尘封的帝国》,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