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男孩:三大原则让他有力量并不失温暖

育儿讲堂 2025-03-26 17:37:51

上周朋友聚会时,一个喝醉的爸爸突然问大家:“你们会怎样培养孩子?

特别是男孩子,应该让他更温柔还是更坚强?

”这个问题让在场的父母们陷入了思考。

有人说男孩要有担当才能保护家人,也有人觉得温柔的男孩才能理解他人。

作为一个家有男孩的妈妈,我突然想起了儿子上小学时的一件事。

他五岁时候非常知名,因为总是分享玩具,也会惯于给同学让步。

那时候,大家都叫他“小暖男”,我也一直以此为荣。

一次同学之间的小争执让我改变了看法。

一个平时和他关系不错的孩子叫他出去玩,随口说:“你帮我做数学习题,老师不会发现。

”我的儿子没有反驳,甚至在课后真的帮他写了。

但当我发现后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时,他说:“妈妈,我不想失去朋友。”

为什么“暖男”教育成了男孩的陷阱

暖男教育听起来很棒,谁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温和、体贴呢?

但如果一味培养孩子的温柔,可能会让他们成为讨好型人格。

莉莉的儿子轩轩一直以来被夸称为“小暖男”,习惯于将玩具让给妹妹,委屈自己也要哄别人开心。

结果他在学校里逐渐没了主见,这让我开始思考:温暖固然好,但过度温柔却可能会成为孩子性格中的阻力。

原则1:先独立,再谈温暖

如果一个孩子习惯依赖他人评价而活,那他注定会在生活中失去自我。

于是,我开始找些日常小事让孩子自己做,比如整理书包、帮忙做饭,有时候让他带一些小任务去露营,慢慢地,他开始习惯于用自己的方式做事。

有一次,他甚至对我说:“妈,这个题我会做,你不用帮我。

”这是我长期坚持的结果,从小让孩子学会无论遇到什么事,先尝试自己解决而不是寻求赞助。

尊重感受,教男孩表达自己的想法

传统观念有时候真的压抑人。

在几年前,我的邻居因为儿子考试失利而怒斥他:“你怎么这么懦弱!”。

这个孩子从此变得沉默寡言,没人听过他再说话了。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让孩子有机会表露自己的情绪。

我常告诉儿子:“不想分享,你可以说不。

”“如果你不愿意做这件事,那就没关系。

”这种做法让他不再惧怕说出自己的感觉,不再压抑自己的想法。

做有原则的绅士,比做老好人更重要

真正的绅士是不怕说“不”的。

很多家长希望培养一个对谁都好的孩子,但这样往往只会让他们在生活中没了立场。

有一次,我让儿子用实际方法面临某些场景,比如在游乐园当别人插队时,他会坚定地提醒对方排队,有人想利用他时,他会明确拒绝并告诉那人为什么不这样做。

慢慢地,他懂得不再凡事都附和别人,而是坚持自己的原则。

结束时回想起来,孩子成长的路上我们常希望他们有好的性格,但过度追求温柔并非最佳选择。

真正的“暖”,是孩子在理解他人的同时,也能维护自己的立场。

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学业上,这样的男孩更容易走得稳、更容易感受幸福。

也许,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让孩子知道:有力量的人才能真正温暖他人。

讓所有的孩子在成长路上,不仅是一个善良的人,更是一个自信而坚强的人。

0 阅读:0

育儿讲堂

简介:一起开启快乐育儿模式,把娃带成小天使,顺便把自己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