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综艺《小小的勇气》打着 “零片酬”“全素颜” 旗号,却让赵露思陷入舆论风波。节目中,她向贫困山区村民倾诉明星压力,给孩子看艺术照,被网友斥为 “自我感动”“消费苦难”,沦为明星人设的 “翻车现场”。

该节目声称要记录赵露思公益行动与心灵成长,实际内容却严重失衡。在甘孜藏区,赵露思坐在村民家水泥地上,多次谈及自己 “每天只睡 2 小时”“因抑郁濒临崩溃”。网友讽刺,其一天收入可能是村民一辈子积蓄。面对攀岩上学的孩子,她只说 “很酷”;询问山区女孩不学艺术的原因,无视家庭经济负担。节目组所谓的 “治愈之旅”,被指将山区苦难当明星 “情绪垃圾桶”。
二、人设崩塌:从 “甜妹” 到 “优越感公主”赵露思借 “素颜”“亲和” 重塑形象,却暴露与大众的隔阂。她向孩子展示 7 岁艺术照,遭 “何不食肉糜” 批判。虽称 “不做妆造”,却被扒出每月花数万元保养金发,“真实” 疑似团队策划的 “素颜美学”。节目中,她评价非遗传承人 “自私”,被指缺乏共情,网友吐槽她活在内娱高收入的虚幻中,忘了普通人生活。

争议背后,公益综艺定位困境凸显。节目组以赵露思抑郁症康复为亮点,让焦点从帮扶对象转向明星苦情。圈内人指出,公益综艺核心应是帮扶对象,而非明星情绪出口。更讽刺的是,赵露思团队将 “黑称” 做成表情包营销,发起话题把骂声变流量,破坏公益纯粹性。
四、行业反思:公益不应是明星 “洗白工具”赵露思不是首个因公益翻车的明星。内娱常现 “打卡式公益”,明星露面后无后续行动。赵露思此前成立的心理关爱基金,本有潜力成为长期项目,却因节目中的不当表现,公益动机遭质疑。公众期待真诚公益,而非表演。
结语:坚守公益纯粹性《小小的勇气》翻车给娱乐圈警示:公益不是明星 “免责金牌”“卖惨秀”。当镜头对准受助者,明星若只顾自我,所谓 “勇气” 只是自我感动。未来,公益综艺应回归本质,让受助者当主角,摆脱热搜干扰,真正帮助弱势群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