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以后必须背诵的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据说这是白居易16岁写的,凭借这首诗他文声斐然,一举成名。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的诗歌通俗流畅,朗朗上口,现存诗歌3000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他不但高产而且作品质量还高,入选中学语文课文也就顺理成章了。
上了中学,开始背诵《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老师对我们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接着又学《卖炭翁》,烧炭自古以来是中国的传统手艺,每当冬季的时候,是木炭需求量最高的季节,供人们取暖。卖炭的老人: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白居易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琵琶行》是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叙事诗,创作于唐宪宗元和年间。诗中以琵琶女的故事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沧桑、命运无常的感慨。《长恨歌》,是伟大的唐诗杰作,是他最为人传颂的代表作。白居易把《长恨歌》归为“感伤类”的诗歌,一般认为是描写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实际上也隐含他对初恋情人湘灵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婚姻受到阻挠的无声抗议,再现了现实生活中的“长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