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世界最迷人的地方,大概是在不同的时空看到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完成了不同的个体生命体验。
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生命经验,在读到某句诗、某篇文章的时候,在听到某首歌、看到某个电视画面的时候,甚至只是在白日将近、将夜未夜的时候,会生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一种有些闷的感受。
不是什么痛苦,也不是什么悲伤,就是在某一个定格的时刻感觉到生命的流淌,好像看到了内在的生命状态。
再次读完《夜莺与玫瑰》,对相柳的理解又更进了一步。
人生总是在舍得与不舍之间纠缠,当生命开始走向另一端的时候,眷恋就会越来越浓郁。
“情”与肉体同时存在,只有让“情”的载体消失,那份不得已的耽溺才会减少几分。
相柳的生命底色是悲凉的,亦是成熟的。他用防风邶的身份享受春夏,用相柳的身份面对秋冬。
在生命里与我们形成羁绊的人,有一天会离去,正因为明白这一点,相柳对小夭的感情才特别纯粹与真挚。
爱本是占有,他却愿意用生命成全所爱。
相柳的爱有太多象征手法的应用,就像王尔德《夜莺与玫瑰》里的夜莺甘愿用心血喂养一朵玫瑰,因为“爱”比生命可贵。
《夜莺与玫瑰》是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一个穷学生爱上了一个骄傲的女孩,女孩要他送一些盛放的红玫瑰才会答应同他跳舞。
可是男学生的花园里没有一朵红玫瑰。
“青年又低声自语:‘王子今晚宴会跳舞,我的爱人也将与会。我若为她采得红玫瑰,她就和我跳舞直到天明,我若为她采得红玫瑰,我将把她抱在怀里,她的头,在我肩上枕着,她的手,在我手中握着。但我园里没有红玫瑰,我只能寂寞的坐着,看她从我跟前走过,她不理睬我,我的心将要粉碎了。’”(摘自王尔德《夜莺与玫瑰》/林徽因译)
他绝望的哭声被一只夜莺听见,它感受到男学生心底的爱与落寞,决定帮他实现这个心愿。
“待月亮升到天空,放出她的光艳时,那夜莺也就来到玫瑰枝边,将胸口插在刺上。她胸前插着尖刺,整夜的歌唱,那晶莹的月亮倚在云边静听。她整夜的,啭着歌喉,那刺越插越深,她生命的血液渐渐溢去。”(摘自王尔德《夜莺与玫瑰》/林徽因译)
防风邶就像这只高歌的夜莺,义无反顾把心脏插入玫瑰树的尖刺,就算忍着剧痛也要唱尽爱的挽歌。
相柳用防风邶的身份为小夭写下一封至情至深的情书,其实这何尝不是相柳对自己生命的完成。眷恋与孤独、美丽与哀伤都是他自己生命里的体会,同他人的接受与拒绝无关。
如果一个人的生命中不曾出现一个让他心甘情愿用心血浇灌玫瑰的对象,其实是一种悲哀。
有了这个值得付出的对象,生命会饱满,为之受苦也是快乐。这种生命的热情,是生命存在的意义。
不管早或晚,相柳都会走向一个既定的结局。
相柳遇到小夭,让他清冷似雪的生命底色有了熊熊燃烧的热情,他也在这个热情之中不断燃烧,这样的生命体验,无比珍贵。
相柳战死时,小夭留下的眼泪落入他的眼睛里,他的微笑足以说明一切。
我们遗憾的不是相柳是否和小夭终成眷属,而是他的爱,她到底懂得了多少。
拒绝玫瑰花的女孩,她若是知道那朵红玫瑰的份量,还会残忍地推开他吗?
生命是一场又一场的遇见与告别。相遇时有多少惊喜,别离时便会叠加多少苦痛。
来来往往的痕迹或许最后都会被时间抹去,“如果她爱我,那么不爱我也可以”。
在爱的尽头,相柳用灵力抹去了狌狌镜里的过往,成全很难,但是相柳做到了。
相柳用整个生命的热情为小夭写下的情书,一定会被收藏在时间的长河里,慰藉着想要弄懂爱是什么的你我。
“这世间所有的男女,会因为相爱而在一起。而那些分离的,并不代表不爱,只是不能相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