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春晚舞台后,范伟在影视圈却一直没闲着。
改编自老舍同名小说的影片《不成问题的问题》,就是他参演的。
凭借这部片子,范伟还拿下了金马奖“影帝”。
电影中处处都是人情世故,而范伟将这种复杂的人物心理演绎的恰到好处。
由此也引发了更多人对这部片子的关注,从而衍生出影视圈对“文人电影”的探讨。
那么,这部片子是如何以“文人电影”作为美学目标的?
01围绕农场主任的“离职风波”
2016年,由梅峰执导的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上映,该电影改编自老舍同名小说,以重庆树华农场为中心,讲述主任丁务源(范伟饰)疏于生产经营却精通人情世故,为了维持管理者地位与“外来者”秦妙斋以及具有真才实学的尤大兴等人之间发生的故事。
当“40年代”成为可供索引的美学坐标,事实上便指向中国电影史长河中流传悠久的一股创作倾向———文人电影。
文人电影往往通过塑造出一个封闭的类寓言空间,表达对于现实社会的思索与批判,并通过塑造人物的符号性,指涉启蒙话语体系与社会现代化历程。
在艺术追求上,“文人电影指向一种与文人诗歌、文人画、文人建筑、文人园林一脉相承的美学倾向与风格”,注重含蓄内敛的视听呈现与知性克制的镜头语言表达。
在具体创作上,《小城之春》《早春二月》《城南旧事》等一系列电影作品鲜明地体现出上述特征,也因此成为文人电影的典范与参照。
出于对小说原作风格气质的追慕,导演梅峰在《不成问题的问题》改编过程中有意向文人电影风格靠拢,弱化了文本中的矛盾冲突与戏剧表达。
影片围绕着农场主任丁务源的“离职风波”展开,叙事节奏舒缓,具有平和、温润与质朴的质感,在商业化电影环境中呈现出独树一帜的清新气息。
02处处都暗藏复杂的“人情世故”
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具有鲜明的寓言性,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影片采用隐喻和象征的手法,设置树华农场作为各方势力交织的“飞地”,也即一切情节展开的场域,所有矛盾冲突集中于此,而真正的权力中心远离农场,由许、佟家族等所把握,仅作为遥远而模糊的符号存在。
影片中,树华农场如同世外桃源,需要经过漫长的船运,走过窄长的桥梁,才能到达这方乱世中的“净土”。
留洋进修的尤大兴被雇佣为新经理整顿生产经营,历经包括丁务源、秦妙斋等人在内的多重阻挠,最终无法改变农场连年亏损的事实、遭受排挤而以失败告终。
事实上,树华农场承担了抽象的表意功能,这一看似封闭的空间与外界变幻息息相关:
先进的知识、技术与文化对陈旧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冲击,勤奋劳动和投机取巧之间的冲突,人情关系纽带掺入现代公司股份制度……
树华农场的困境象征着社会经济与文化层面的新旧交替和遇冷尴尬。
基于可看性等多方面的考量,影片中树华农场之外的世界得以具象化,丁务源时常往返、暗通款曲的许府,操办小少爷庆生、众人汇聚的戏园,以及女眷们打牌谈天的内宅景象得以呈现。
这在拓展表现空间的同时,也使故事脉络向多方面延伸,不再拘于一方天地,在原点基础上生发遐思无限。
文人电影往往采用夸张与反讽的手法,放大展现问题的荒诞,体现出对社会问题、人性弱点与不公现象的批评和讽刺,引起观众的思考和反思,因而与寓言叙事具有同构性。
《不成问题的问题》在小说原本的讽刺意味基础上注入了诙谐和荒诞元素,以避免过度理性和克制所带来的沉闷与乏味。
影片中,丁务源对偷卖白菜的工人说“我们这个农场没有等级,全是朋友”,默许了工人的行窃行为,使白菜成为“猪菜”、窃贼变成朋友,形成具有指鹿为马色彩的滑稽对比。
在初到农场的尤大兴修好发电机后,丁务源感叹道“这是有真本事的”,神情面貌如梦初醒,同样为叙事增添了喜剧色彩。
寓言往往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超脱于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文化背景而生成一种高度凝练的普遍性。
文人电影往往追求理性与克制,精心挑选、简化与压缩剧情细节,使叙事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以最大化地突出主题与寓意表达。
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保留了小说的基本情节与人物设置,但并未采用常见的改编方式。
如为电影添加情节枝蔓等,影片始终围绕着丁务源对农场主任这一职位的失而复得展开。
人物关系简单、剧情脉络清晰,体现出文人电影简洁、平淡与留白的一贯美学追求。
回溯文人电影传统的形成和延续过程,人道主义关怀和社会现实洞察始终清晰可见。
在《神女》《天伦》《城南旧事》等电影中,创作者将自身的思想灌注于影像之中,具有照烛人性的力度和批判现实的深度,引导观众在故事中主动感受与思考。
无论是《神女》中身份的卑贱与母爱的伟大,还是《天伦》中的孝悌之道与人类之爱,抑或是《城南旧事》中儿童眼中的离别与时代的伤感,无不具有深刻的关切与忧患意识,寄寓了创作者的思考。
《不成问题的问题》选择将树华农场这一虚构空间作为剧情展开的背景,在表面的陌生化效果之下,潜藏着对于现实生活的认知与解读。
影片所具有的深刻的思想性与批判性,既出于老舍小说原作的智慧,也承袭了文人电影的一贯传统,在洞悉社会现实、书写人性人情的同时,表达了对于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结构的质疑、批评与反思。
在《不成问题的问题》中,丁务源与工人们私相授受、对老爷太太们阿谀谄媚所达成的微妙平衡被外来者尤大兴打破。
留学归来、掌握技术的管理者因不通中式人情世故而“水土不服”,最终只能屈服于腐朽但坚固的规则,让位于旧社会的守护者,宣告失败。
影片如同一则启蒙寓言,表面讲述树华农场的故事,实则深切关注新旧社会交替间的文化弊病。
在此基础上,影片保留了小说中的主题与大部分情节设置,并根据近两个小时的电影时长,增设部分情节与人物,调整原作小说篇幅较短为影像化带来的潜在问题,平衡了剧情叙事、电影节奏与观影体验。
03“虚写”的谜团引发种种遐想
在影片风格上,《不成问题的问题》体现出鲜明的文人气质,多采用隐喻的方式,追求人物的虚写、冲突的削弱以及情绪的淡化。
在创作过程中,导演选择用大量留白代替细枝末节,并不交代人物的来龙去脉,而是通过外表、对话与习惯暗示观众。
对于丁务源一角的创作,导演梅峰曾表示“绝对不能把这个角色写实了,就得按照原著小说去做”,也即需要“虚写”而非“实写”。
丁务源怎么当上主任的?许家人为何来此?秦妙斋为何被捕?
影片设置了多重疑问,却并不直接揭晓答案,力图引发观众的分析、解读与遐想。
在此基础上,《不成问题的问题》采用高度理性化的笔触,避免强烈宣泄的情绪和直接冲突的矛盾,丁务源离职风波前后,情绪波动的极致仅仅是将眼镜摔在桌上。
即使是秦妙斋被捕、尤大兴离任等情节,也仅用寥寥镜头带过,以客观纪实的画外音填补影像叙事的空白。
丁务源、尤大兴与明霞等人时常以一种略带思索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引导观众深入感受、揣度和理解角色的内心冲突和情感纠结,提升了影片的启发性和开放性。
这也使故事在整体上呈现出克制、细腻和内敛的质感,反映出现实生活中复杂而微妙的人际关系和情感联结,体现出文人电影所特有的魅力与韵味。
溯源文人电影的创作传统,有人指出:
“这类电影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吴永刚、费穆的作品,经过水华、凌子风、谢铁骊等导演之手,‘文人电影’的接力棒又交到吴贻弓、谢飞、郑洞天、胡柄榴的手中。”
然而,历经几十年的时间跨度,文人电影似乎已然式微。
《不成问题的问题》的出现,将文人电影传统作为一种改编方法、创作方式与美学坐标,提供了一种既依托于传统而又与时俱进的创作方式,在银幕上复现了来自20世纪40年代的人情风貌与美学风格。
影片在老舍小说的基础上,保留背景、情节与人物的主体设置,通过追摹传统的创作模式和表达形式,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借鉴和对艺术形式的探索,展现了文人电影独特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为观众带来怀旧复古的美学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