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殿坛庙里的台阶雕刻

惠安闽兴福石雕 2020-07-25 21:46:37

台阶的功能是供行人上下台基。台阶由一步步的踏步组成,并在踏步的两侧用一条斜置的石板作边,名为“垂带石”。如果台基太高,则在台阶两边的垂带石上加设栏杆以起到保护行人的作用。也有一种台阶不设踏步而作成一个斜面以便于有轮子的车辆通行,这种形式的台阶称“蹉踪”,多用砖竖向筑造,表面露出砖棱角,形成一个锯齿状不光滑的斜面。

台阶的宽度视建筑大小而定,在宫殿、坛庙等皇家建筑中,台阶上还设有专供皇帝通行的部分,称为“御道”,御道设在台阶中央部分,左右两侧另有普通行人使用的台阶。在一些并非皇宫、皇陵、皇园的建筑上,凡是帝王会定期去的地方,例如祭祀孔子的孔庙和一些重要的佛寺、山岳庙,也多在主要殿堂、大门的台阶上设有御道。台阶的各部分都可以装饰,凡设有御道的台阶,其装饰部分自然集中在御道上。

御道不设踏步而只是一段斜置的石板,板上多雕刻象征皇帝的龙纹。北京紫禁城前朝三大殿共处于三层高的台基之上,在南面太和殿前和北面保和殿之后都有一条贯穿三层台基的御道,位于中轴线上,御道上各雕有九条神龙游弋于云水之间,这应该是御道中最隆重的形式了。保和殿后面那一段最下层的御石长达17米,宽约3米,重200余吨,当时这块巨石是花了众多人力和兽力オ把它由河北曲阳运到现场进行加工的。

皇帝上下台阶自然不会步行于充满雕刻的御道上,而是由轿夫抬着轿子由御道上悬空而过。在其他宫殿、坛庙、寺庙建筑的台阶御道上都用这种龙纹雕饰,只是有大小不同,龙纹多少的区别。在皇帝、皇后共用的官殿台阶上,御道上则同时雕有龙与凤的形象。清东陵慈禧太后的定东陵大殿御道上,则和石栏杆一样,不但雕着龙、凤并呈,而且还是风在上,龙在下,一幅龙追风的图像。

一般台阶的踏步和垂带上多不做装饰以利于行人上下,但在紫禁城太和殿、保和殿这样重要的大殿上,其台基中央的台阶踏步与垂帯上还是满布着雕饰,长条垂带上行龙游弋于祥云中,龙、凤、狮子、马匹分别雕在上下踏步上,不过这些雕刻都起伏很小,不会妨碍行人上下。

台阶两侧如设防护栏杆,它们的形式则和台基上栏杆相同,只是栏板随台阶的斜度而成为斜边形。但在花饰内容上小有变化,在总体上保持栏杆的协调一致。这里的栏杆随台阶而斜至地面,处于最下端的望柱因为受到上面栏杆的推力而需要有一种构件加以固定。这种构件最常见的形式就是圆鼓形的抱鼓石。一只或大或小的圆鼓,上下用卷草、回纹组成一个三角形的构件支撑住台阶最下端的望柱。在抱鼓石的双面都可以做雕刻裝饰。在各地的石台阶上也见到用狮子代替抱鼓石的,一头石狮子或蹲坐或倒立在地,狮面朝外,背顶着望柱,同时还有护卫上下台阶行人的意义。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