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推进,眼看着中国在非洲越来越受欢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也将目光聚焦非洲市场。据环球网11月22日报道称,“德国承诺在非洲的绿色能源项目中投资40亿欧元。”路透社21日援引德国总理朔尔茨的讲话报道称,这将帮助德国实现向“碳中和”的转型。据悉,这是朔尔茨在20日举行的德国—非洲商业论坛上做出的表态,而该论坛也是“G20与非洲契约”峰会的前奏,朔尔茨抢在这个时机向非洲示好,明显是想表明德国是积极且信得过的合作对象。

不得不说,朔尔茨此举也从侧面反映出包括德国在内的不少西方国家口是心非、敷衍了事的做派,这引起了非洲国家不少的反感,就连英国路透社也不得不坦白称,长期以来,非洲国家一直抱怨,欧洲总是嘴上说着投资,但实际上是中国为他们提供了金融支持,而且不附带任何道德说教。事实上,在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发展,带动非洲人民发家致富,追求美好生活的时候,西方国家却以投资之名来拉拢非洲国家,在画大饼的同时还加大力度抹黑中国,并怂恿非洲国家排挤中国企业,甚至还频频利用舆论霸权,将“债务陷阱”的帽子扣在中国头上。

然而,谁在用心帮非洲大搞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非洲贸易经济走向新台阶,提高非洲人民就业率,而谁又在精挑细选,尽可能地在非洲进行那些风险小、见效快、高回报的商业活动,无论是外界,还是非洲当地民众早已心知肚明。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上月,眼看着中国召开“一带一路”峰会成果显著,欧盟也随即推出“全球门户”论坛,而“全球门户”计划正是被外界称作西方寻求替代“一带一路”倡议的产物,就在该论坛上,美国和欧盟还迫切地与刚果(金)、赞比亚等非洲国家和非洲相关金融机构签署备忘录,合作内容涉及关键矿产资源。

可以说,当前忙着遏制中国发展的美西方,眼里都是至关重要的利益,一边防着中国在关键矿产领域的反制,一边又紧盯非洲丰富的矿产资源,挖空心思与中国进行所谓的“竞争”,并攫取巨大的经济利益。对此,“德国之声”20日引述非盟委员会主席穆萨·法基·穆罕默德的话称,其对欧洲国家在对非投资方面长期以来的犹豫态度予以了批评,显然非盟把怨气撒向西方是符合事实的,相比之下,对非投资还是中国靠谱!

当然,非洲对欧洲国家的怨气还不止这个,非盟和加勒比共同体的代表们近日还在加纳举行的峰会上达成共识,设立全球赔偿基金,就欧洲国家在奴隶贸易时期对数百万非洲人民压迫一事进行索赔。可见,出来混总要还旧账的,当前欧洲国家先别老想着从非洲大地上大肆捞钱,先把这种“历史性大规模罪行”处理完再说。
在非洲不待见欧洲国家之际,欧洲的另一个领头羊法国有所动作了,法国外交部长科隆纳转身来华求和。我们注意到,欧盟在长期抹黑中国让非洲国家陷入巨额债务之际,当前还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引发了中国的强烈不满,尤其是法国还在这项激进行动中占据主导地位,甚至法国政府随后还公开发布了一个针对电动汽车的补贴计划,就连法媒都察觉不妙了,法国《论坛报》直呼,此举是火上浇油。很明显,一边捏造“中国大搞补贴,进行不公平竞争”的不实消息,另一边又放开手脚给自家企业发钱,这种双标确实让人产生厌恶。对于科隆纳本周来华的目的,彭博社21日直接表明,这是来缓和中法两国关系的。毫无疑问,中国并不是“小肚鸡肠”,法国想要稳定中法关系,推出稳定而又符合两国根本利益的政策才是当务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