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卫视曾有一档娱乐互动节目,其中一个环节是让嘉宾给好友打电话借Q,目的是让观众看一看名人之间是怎么处理这样的事的。
那期的嘉宾是鞠萍,鞠萍想了想,便跟姜昆取得联系:昆哥,我想跟你借点Q。
姜昆听到后,先是哼哼哈哈支支吾吾了一会儿,然后说出了一句令无数人没有想到的话,他说,弄几幅字卖卖,不就有了嘛。
姜昆的回答让久经沙场的鞠萍有点慌了,但又不能立刻告诉自己是在录节目,否则就会引发各种猜想,就有此地无银的嫌疑了。可那边的姜昆却仍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话已经使人产生了其他联想。后来,在鞠萍的暗示和主持人的圆场下,姜昆才恍然大悟,以一句“鞠萍你的演技太差了”下了台阶,结束了互动。
节目播出后,引发观众热议,成为了笑谈。有人说姜昆不够大方,也有人说鞠萍这个电话可是把姜昆害苦了。
那么,为什么姜昆的这句话,会被广泛热议,沦为笑谈呢?
我个人认为其中有这么几点:
一是几万块对姜昆来说应该不是什么问题,而鞠萍的偿还能力呢,也不会有问题。
二是姜先生未免有些太过实在了,如果稍加判断,就能感觉到鞠萍的求助是有问题的,因为作为同是名人的鞠萍,怎么可能为了区区几万块张嘴呢?
三是如果姜先生是一位靠卖字为生的书法家,那以卖字画的方式帮助朋友,自然无可非议。可但恰恰姜昆并不是书画家,他是肩上扛着曲艺大旗,手里面握着曲协大印,官方认定的相声表演艺术家。一位从事曲艺工作的艺术家,却以卖几幅字来获取收入,而且还说得那么轻描淡写,言下之意就是他的字随手一写就能卖个几达不溜,不免就令人浮想联翩了。
从另一个角度说,必须承认,姜昆先生的字写得的确不错。但这个字写得如何,值多少,是否和他的身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呢?
举个例子,大衣哥朱之文的歌唱得很好,可他的字却比蜘蛛爬强不到哪儿去,可正因为朱之文是名人,所以字也能变现了。
模糊记得,多年前曾有个规定,冒号们不能随意出书卖字。为什么要出台这个规定?说白了就是有些人利用手里的权力搞灰色收入。这种现象以前有很多,什么级别各位脑补就行了,不好讲,也不能讲,我只说说我亲见的一些例子。
经常参加一些地方某协的活动,每次都会得几本书,有一般会员的,也有地方名人冒号的。这些书,说是自费出版,免费赠送,而事实上只有一般会员才是真自费真赠送,至于名人冒号们的,送出去多少本,最后一统计,自然有人会把书款递上去的。
这样的书我有很多,说实话真没有认真读过一本,倒不是文人相轻,而是写得太差了。其实冒号们对自己的书写得如何清楚得很,对人们捧着他的书,说什么回去一定拜读这样的话,是真是假,也很清楚。
只不过这些他们压根也在乎。
有一位万人大厂的头头,也十分爱好书法。下级厂的小弟们,均以能向大哥学习书法为荣。有提着心意请教的,有揣着润笔费求字的。更有别出心裁,把办公室会议室都挂满了头头的书法的。
几年后,这位头头调离了,他的那些书法作品也很快被撤掉了。有意思的是,这些曾经被视若宝藏的大作竟无一人愿意收藏,全都揉吧揉吧扔垃圾桶里去了。
是不是觉得曾经那些求字人挺悲哀的?
不然。
大头头因为写字,增加了收入。小头头因投其所好自然不会被亏待。
这是双方全赢啊。
还有位朋友,擅长小楷。后来走了官运,十年连升三级,于是便有人登门求字了。
因写小楷太费工费时,他的夫人便骂他死心眼,说你写大字多快啊。
尊夫人命,他改写大字,却不如意。夫人又说,写丑书不就得了,丑书又不怕丑。
经老婆两次教诲,我这位朋友的效率提高了数倍。
当然提高的并不仅仅是效率,应该还有效益。
话题似乎扯远了,咱还是说说鞠萍向姜昆“求助”的事吧。
鞠萍开口,姜昆说卖字,我觉得这个节目做得好,很真实。姜先生曾多次强调:作为文艺工作者,要走到群众中去,要到下面去体验生活,挖掘素材,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前阵子,某媒体专访姜先生。姜先生提起了那年大象向北迁移的事,说曾准备把它写成一个相声作品,只可惜自己年事已高,精力不够,还有公务缠身,所以不能下去,无法完成这一想法。
在说这番话的时候,他面色沉重,尽显无奈。
其实在我看来,素材与生活向来都是结伴而行的,最好的素材可能就在身边,比如鞠萍求助这件事,若是深入地挖掘一下,不就是非常好的一个相声题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