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秦皇岛:不只是海滨之城,更是文化宝藏地

小布衣粗食 2025-01-19 13:08:22

一、引言:别样的秦皇岛

当人们提及秦皇岛,脑海中往往率先浮现出那绵延的海岸线、金色的沙滩与翻涌的海浪。确实,秦皇岛的海滨风光堪称一绝,是无数游客夏日度假的心仪之选。然而,这座城市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在那片碧海蓝天之外,秦皇岛还深藏着丰富多元、底蕴深厚的文化宝藏,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等待着我们去探寻、去发现。你是否好奇,在这片土地上,曾孕育过怎样独特的文化?又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与传统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秦皇岛,揭开其文化神秘的面纱。

二、地名溯源:历史的回响

秦皇岛,这座城市的名字,犹如一把钥匙,开启了通往历史深处的大门。它的得名,与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秦始皇紧密相连 。公元前 215 年,秦始皇嬴政东巡至碣石一带(今秦皇岛沿海区域),为求长生不老之药,派燕人卢生等方士入海寻找仙人和不死之药 。在此期间,秦始皇驻跸于碣石山东北的一个半岛,后人在那里立下了 “秦皇求仙入海处” 的石碑,秦皇岛之名便由此而来。据考证,“秦皇岛” 这一名称最早见于明英宗天顺五年(公元 1461 年)杨琚的《秦皇岛》一诗,其中 “古殿远连云缥缈,荒台俯瞰水潺湲” 之句,为我们勾勒出了当时秦皇岛的神秘与美丽。

在先秦时期,秦皇岛这片土地上就已经有人类活动的踪迹。考古发现,这里存在着诸多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如青龙满族自治县、昌黎县两山乡五峰山村等地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以及抚宁区峪门口村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这些遗址出土的文物,见证了远古时期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的历史,他们在这里创造了独特的文化,为秦皇岛的文明发展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秦皇岛在不同朝代的行政归属和名称也发生着变化。商代时,秦皇岛地区属于孤竹古国,这是一个文明昌盛的国度,其国都位于今卢龙城附近 。西周时期,孤竹国逐渐衰落。春秋时期,秦皇岛属燕国,彼时燕国势力不断壮大,秦皇岛成为其重要的战略区域。战国时期,秦皇岛仍属燕国辽西郡,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它见证了无数的金戈铁马与朝代更迭。

秦朝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秦皇岛属辽西郡,成为秦朝防御匈奴的重要屏障 。西汉时,秦皇岛属幽州刺史部,辽西郡。在郡县制度的框架下,秦皇岛地区的行政管理更加规范。东汉时期,地方行政与西汉基本相同,秦皇岛依旧属于幽州辽西郡 。

三国时期,秦皇岛属曹魏幽州辽西郡。西晋时期,秦皇岛仍归属于幽州辽西郡。然而,西晋朝政的腐败使得国家陷入分裂与战乱,秦皇岛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东晋十六国到南北朝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在黄河流域纷纷建立民族政权,地方行政相对混乱,秦皇岛先后隶属于多个不同的政权,但其作为重要战略要地的地位始终未变 。

隋朝建立后,再次实现大一统,秦皇岛属柳城郡。唐朝建立后,实行道、州、县三级行政,秦皇岛属河北道营州。在唐代,秦皇岛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与中原地区的联系也更加紧密 。五代十国时期,燕云十六州被契丹政权占领,辽代建立后,秦皇岛属中京道润州。辽代后期,女真族崛起,金代继承了北宋与辽代的制度,秦皇岛属北京路宗州,地名海阳 。

元朝建立后,疆域空前广阔,开创了行省制度,秦皇岛属辽阳行省大宁路。明代初期,秦皇岛属北直隶永平府山海卫,成为长城沿线的重要边防要塞 。明洪武十四年(1381 年),大将军徐达在此修建山海关,其 “天下第一关” 的威名流传至今,进一步巩固了秦皇岛在军事防御上的重要地位。清代初期,秦皇岛属直隶永平府,地名秦皇岛。清朝时期,秦皇岛的经济和文化继续发展,尤其是在沿海地区,渔业和商业活动日益繁荣 。

三、民俗遗风:岁月的传承

(一)昌黎地秧歌:舞动的民俗风情

昌黎地秧歌,这一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种之一 ,如同一位穿越时光的舞者,自元代翩跹而来,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它最早源于昌黎先民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为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他们以无拘无束的手舞足蹈,抒发内心的情感,寄托美好的向往,这便是昌黎地秧歌的雏形 。

经过世世代代昌黎人民的传承与发展,地秧歌从最初简单质朴的田间表演,逐渐走向更为广阔的舞台,发展成为一个成熟而完善的艺术种类。在昌黎,每逢年节或喜庆日子,地秧歌队伍便会穿梭于城乡的大街小巷,成为当地群众自我娱乐、自我展示的重要方式,这种传统习俗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

昌黎地秧歌在表演形式上丰富多样,主要分为排街秧歌和场子秧歌两种。排街秧歌人数众多,他们沿街串巷,以行进的方式进行表演,所到之处,热闹非凡;场子秧歌则固定在某一场所展开表演,更注重舞蹈的技巧与情节的展现 。

在角色设定方面,昌黎地秧歌有着鲜明的特色,主要包括妞、丑、擓、公子等角色,每个角色都性格鲜明、特点突出 。妞,类似戏剧中的旦角,通常由女性扮演,动作轻盈优美,展现出少女或小媳妇的娇羞与灵动;丑,犹如戏剧中的丑角,是秧歌中的 “搞笑担当”,他们表情夸张、动作诙谐,常常以幽默风趣的表演引得观众捧腹大笑 。丑角见到妞时,会通过微笑、大笑等丰富的面部表情,以及活泼的肢体动作,展现出开心愉悦的情绪;而当碰到擓时,又会瞬间表现出不高兴的神情,生动的表演令人忍俊不禁 。擓,类似戏剧中的彩旦和滑稽老旦,其动作和神态充满了生活气息,将中年或老年妇女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公子则文质彬彬,举手投足间尽显书生的儒雅风度 。

地秧歌的道具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如棒槌、烟袋、扇子、手帕等,这些道具不仅增添了表演的真实感,更使得舞蹈与百姓的生活紧密相连,充分体现了其来自平民百姓、为群众自娱自乐的艺术本质 。演员们手持道具,通过八字翻花等手部基本动作,上下左右、前后抖动扇花,变化万千,仿佛双双对对的彩蝶在花丛中飞舞,既优美典雅,又热情欢快 。

舞蹈过程中,演员们注重身体各部位的相互配合,肩、胯、膝、腕灵活扭动,脚下步伐上下颠颤,结合肩部与腰部的扭动以及双手的摇摆,恰似凤摆杨柳,婀娜多姿 。伴奏方面,以悠扬的大唢呐为主,配以中、小钗等打击乐器,激昂的音乐为舞蹈增添了热烈的氛围,让人不禁随之舞动 。

昌黎地秧歌中还包含了许多著名的秧歌小戏,如《扑蝴蝶》《锯缸》《王二小赶脚》《傻柱子接媳妇》《跑驴》等,这些小戏取材于当地的风土人情、生活风貌以及戏曲、电影、故事中的片段,具有很强的叙事性,生动地展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百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昌黎地秧歌节目《跑驴》更是参加了世界青年联欢节,并荣获银奖,这一荣誉不仅是对昌黎地秧歌艺术水平的高度认可,也让它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2006 年,昌黎地秧歌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

(二)孟姜女传说:坚贞爱情的千古绝唱

孟姜女传说,作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千百年来在华夏大地广为流传,其动人的情节和深刻的内涵,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

故事要从秦朝时期说起,青年范喜良和孟姜女新婚仅仅三天,范喜良就被官府强行征去修筑长城 。在那个战火纷飞、徭役繁重的年代,百姓们苦不堪言。孟姜女在家中日夜思念着丈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却始终没有收到范喜良的任何消息 。终于,孟姜女决定踏上寻夫之路,她背着行囊,风餐露宿,历经千辛万苦,穿越了无数的山川河流,一路向长城方向走去 。

当孟姜女历经磨难,终于来到长城脚下时,却得到了一个噩耗 —— 她的丈夫范喜良已经因饥寒劳累,死在了长城的修筑过程中,尸骨被埋在了长城之下 。这个消息如同一道晴天霹雳,让孟姜女悲痛欲绝。她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在长城边放声大哭,哭声感天动地,仿佛要将心中所有的痛苦与悲伤都宣泄出来 。据说,孟姜女一连哭了三天三夜,她的哭声感动了天地,就在这时,一段长城轰然倒塌,露出了范喜良的尸骨 。孟姜女找到了丈夫的尸骨后,在绝望之中投海而亡 。

孟姜女的故事与秦皇岛地区有着深厚的渊源。在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城东 6.5 公里处的望夫石村北凤凰山小丘陵之巅,坐落着一座贞女祠,俗称孟姜女庙 。这座庙宇历史悠久,据记载,其初建于宋以前,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 年)由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张栋主持重修 。孟姜女庙不仅是一处纪念孟姜女的历史遗迹,更是孟姜女传说在秦皇岛地区的重要文化象征 。庙内保存着许多与孟姜女相关的遗迹和碑刻,每一处都承载着这个动人传说的记忆 。庙前的 108 级台阶,象征着孟姜女寻夫的艰辛历程;庙内的望夫石,传说孟姜女曾在此日夜眺望长城,期盼丈夫归来,她的足迹深深印在了石头上;还有那著名的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楹联,以独特的文字组合,描绘出大海和天空的变幻莫测,也寓意着孟姜女的故事如同这山海一般,永恒而深沉 。

孟姜女传说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它首先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坚贞爱情的崇尚与追求,孟姜女对范喜良的深情厚谊,跨越了生死和艰难险阻,成为人们心目中爱情的典范 。其次,这个传说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在繁重徭役压迫下的悲惨生活,以及他们对封建统治的不满和反抗情绪 。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情节,不仅仅是一个浪漫的想象,更是人民对压迫的一种强烈抗议,表达了他们渴望摆脱苦难、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此外,孟姜女传说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与各地的民俗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青龙猴打棒:满族文化的独特绽放

青龙猴打棒,是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极具特色的民间舞蹈,它承载着满族人民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

相传在清代康熙年间,满族正蓝旗在此 “跑马圈地”,以狩猎为生 。满族人民对孙悟空降妖捉怪、除恶扬善的形象十分崇拜,甚至认为其胜过他们所信奉的萨满 。同时,他们还认为身穿黄布衣、敲击花椒木棒能够驱魔逐妖,于是便开始扮成戏曲中的孙悟空模样表演猴打棒 。起初,猴打棒是一种击棒驱兽、降妖辟邪的民俗活动,平时满族人为保人丁平安,进山时会敲击木棒,以震慑虎狼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夜晚及逢年过节时,人们逐渐将其演变成一种民间舞蹈,由两人装扮成神话故事中的 “顽猴”,手持双棒,通过跳跃、呐喊、击棒等动作,进行表演,以祈求人丁四季平安 。同治五年,青龙民间兴办花会,猴打棒被纳入其中,并列为十档之首,从此在民间广泛流传开来 。

青龙猴打棒的表演形式丰富多样,常见的有舞台表演、秧歌走街打场和广场文艺表演等 。在表演时,演员们身着鲜艳的服装,头戴模仿孙悟空的面具或头饰,手持短棒,动作粗犷豪放,动律流畅自然,舞姿豪迈洒脱,步伐轻盈矫健,生动地塑造出了 “美猴王” 的灵动形象 。他们通过跳跃、翻滚、击棒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展现出猴子的活泼、机灵与勇敢,表演过程中充满了力量感和节奏感,让人目不暇接 。

猴打棒的舞蹈动作强调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演员们需要运用全身的力量,尤其是手臂和腿部的力量,来完成各种击棒和跳跃动作 。在击棒时,短棒相互碰撞,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与演员们的呐喊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热烈而欢快的氛围 。同时,演员们还会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生动地表现出猴子的各种神态和习性,如抓耳挠腮、上蹿下跳等,使整个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

伴奏方面,青龙猴打棒通常以锣鼓等打击乐器为主,激昂的鼓点节奏为舞蹈增添了强烈的动感和活力,演员们的动作与鼓点紧密配合,节奏明快,让人热血沸腾 。

作为满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青龙猴打棒对满族文化的传承具有深远的意义 。它不仅是满族人民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满族历史、信仰、民俗等文化元素的生动体现 。通过一代又一代满族人民的传承与演绎,猴打棒将满族人民的勇敢、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递下来,成为了连接满族人民过去与现在的文化纽带 。2006 年,青龙猴打棒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无疑为其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 。如今,在青龙满族自治县,猴打棒已经成为逢年过节及重大庆典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文艺项目,它不仅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成为展示满族文化魅力的一张亮丽名片 。

四、非遗之光:技艺的华章

(一)昌黎皮影戏:光影交织的艺术

昌黎皮影戏,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它起源于辽金时期,彼时,人们以兽皮或纸板雕刻成人物形象,借助灯光照射,将其影子投射在幕布上,配以说唱和音乐,演绎出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故事,这便是昌黎皮影戏的雏形 。

随着时间的推移,昌黎皮影戏在元、明两代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与发展。到了清朝初期,其表演形式、唱腔、影人制作等方面已基本定型成熟,并在永平府各州、县广泛传播,影响力逐渐扩大到周边地区 。乾隆年间,昌黎皮影传入北京,被称为北京本路皮影,为京城的文化生活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同时,随着昌黎人在东北地区商业活动的增加,昌黎皮影也在东三省流行开来,深受当地民众的喜爱 。

昌黎皮影戏的唱腔别具一格,以昌黎方言为基础,形成了独特的板腔体风格 。其基本板式包括大板、二性板、三性板、散板等,腔调丰富多样,有平调、花调、凄凉调、悲调、还阳调、游阴调以及因特殊词格而得名的三赶七等 。在演唱时,演员运用掐嗓的独特技巧,即用手紧掐声带部位,使唱腔声调柔媚、娓娓动听,同时拓宽了音域,极具感染力 。那如泣如诉的唱腔,时而激昂高亢,时而婉转悠扬,仿佛能将观众带入一个个奇幻的世界,让人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四胡的铜管音色为唱腔增添了独特的韵味,而鼓、板、锣等打击乐器的烘托,则使整个音乐更加富有层次感和节奏感 。

戏中的念白以老奤方言为标准,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这种独特的方言念白,不仅让本地观众倍感亲切,仿佛听到了乡音的呼唤,也让外地观众感受到了新鲜与好奇,为皮影戏增添了别样的魅力 。

昌黎皮影戏的影人造型堪称一绝,融合了多种民间艺术的精髓 。影人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庙宇神像,头部和眼睛被放大,上肢延长,形成了独特的侧面形象和夸张的躯干结构,具有极高的辨识度 。制作影人的主要材料是净膜驴皮,经过精心的制皮、画稿、过稿、精细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接合成等一系列复杂工序,才能制作出栩栩如生的皮影 。在雕刻过程中,艺人需要手工雕刻超过三千刀,每一刀都饱含着艺人的心血与技艺,他们用手中的刻刀,赋予了静态的驴皮以生命和灵魂 。这些影人雕刻精细,造型多样,色彩鲜艳,不仅是表演的道具,更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

在表演方面,昌黎皮影戏通常由七八人组成一个团队,人人皆是多面手,唱、打、耍、操纵样样精通 。台前设有影窗,台中放置明灯,艺人在幕后通过操纵杆控制驴皮影人,配合默契,在灯光的映照下,影人的一举一动都被清晰地投射在幕布上,仿佛它们拥有了生命,在舞台上演绎着悲欢离合的故事 。其行当分工独具特色,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表演风格和特点,让观众能够清晰地分辨出角色的性格和身份 。

昌黎皮影戏的传统剧目众多,如《乾坤带》《秦香莲》《邵玉兰》《三打白骨精》等,这些剧目内容丰富,涵盖了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多个方面,通过生动的表演,向观众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和文化内涵 。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娱乐方式日益多样化,昌黎皮影戏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观众群体逐渐萎缩,传承人才青黄不接,许多精湛的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政府加大了资金投入,用于支持皮影戏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建设了昌黎县皮影博物馆,展示皮影戏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成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一古老艺术 。同时,加强了对传承人的扶持和培养,鼓励他们收徒授艺,举办皮影戏培训班,培养年轻一代的皮影戏人才 。此外,还积极推动皮影戏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昌黎皮影戏的魅力 。许多学校也将皮影戏纳入校本课程,让孩子们从小接触和了解这一传统文化,激发他们对非遗的兴趣和热爱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昌黎皮影戏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二)抚宁鼓吹乐:奏响民间的旋律

抚宁鼓吹乐,又称抚宁吹歌,宛如一首古老的乐章,在秦皇岛市抚宁区一带奏响了四百多年的悠扬旋律 。它起源于明代,当时,民间艺人将唢呐、鼓钹等乐器巧妙组合,演奏出富有特色的音乐,用于各种民俗活动,抚宁鼓吹乐便由此诞生 。

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抚宁鼓吹乐不断吸收当地的民间音乐元素,融合了百姓的生活情感和文化特色,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在明清时期,抚宁鼓吹乐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繁荣,成为当地民间文化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逢年节、婚丧嫁娶、迎送庆典等场合,都能听到那激昂欢快的鼓吹乐声,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浓厚的氛围 。

抚宁鼓吹乐以其独特的乐器组合和演奏风格而闻名 。其主奏乐器是不同形制的各类唢呐,这些唢呐音色独特,有的高亢嘹亮,有的醇厚悠扬,能够演奏出丰富多样的旋律 。除了唢呐,还配有鼓钹、用于咔戏的 “咔碗”、花吹中用的 “口琴” 以及笛、四胡、板胡、二胡、板鼓、堂鼓、钹、锣、梆子等多种乐器 。这些乐器相互配合,交织出美妙的音乐画卷 。

在演奏技巧上,抚宁鼓吹乐更是别具一格 。艺人通过线上、加花、成字、花舌、颤指、三强音、变色等多种方式,以及用三节唢呐演奏的 “拔三节” 及 “别把”“串吹” 等独特技法,使乐曲充满了变化和活力 。吹奏过程中,艺人还注重与形体动作的表演有机结合,他们的肢体语言生动活泼,与音乐相得益彰,为观众带来了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 。演奏风格粗犷有力,充满了燕赵大地的豪迈之气,同时又不失活泼风趣,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让人仿佛置身于热闹的乡村集市之中 。

抚宁鼓吹乐的曲目丰富多样,素有 “牌子十四套,小曲赛牛毛” 之说 。现存乐曲主要有秧歌曲、大牌子曲、汉吹曲、花吹曲、杂曲等五大类,共计两百余首 。其中,常用曲目包括《满堂红》《句句双》《柳青娘》《小磨房》《绣红灯》《老官调子》等 。这些曲目各具特色,有的节奏明快,如《满堂红》,演奏时气氛热烈,能瞬间点燃现场的欢乐氛围,常用于庆祝节日或喜事;有的旋律悠扬,如《柳青娘》,仿佛诉说着一段缠绵悱恻的故事,让人沉浸在美好的情感之中 。

在民间,抚宁鼓吹乐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主要用于婚丧嫁娶、年节喜庆等民俗活动,为这些场合增添了浓厚的仪式感和文化氛围 。在婚礼上,欢快的鼓吹乐声表达着新人的喜悦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在葬礼上,庄重的音乐则寄托着人们对逝者的哀思和怀念 。此外,抚宁鼓吹乐还经常为民间舞蹈伴奏,两者相互配合,使舞蹈更加生动有趣,展现出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

抚宁鼓吹乐的传承方式主要有家传、干亲拜把子和拜师收徒三种 。历代以来,人才辈出,许多乐手都有着 “少年学艺家乡中,成年卖艺下关东,晚年传艺回故里,关内关外传美名” 的传奇从艺经历 。这些乐手们凭借着对鼓吹乐的热爱和执着,将这门技艺代代相传 。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抚宁鼓吹乐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现代娱乐方式的冲击使得其受众群体逐渐减少,传承面临一定的困难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抚宁区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传承保护体系,抚宁区文化馆建立了鼓吹乐非遗数据库,对传承人的技艺、技法进行文字记录、录音录像,并保存完善的电子资料,让老传承人的独家绝活得以妥善保存 。同时,积极培养年轻一代的传承人,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进校园活动等方式,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喜爱抚宁鼓吹乐 。许多传承人也积极创新,创作了如《新编满堂红》《师恩情》《骊韵飞扬》等新的曲牌,使抚宁鼓吹乐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元素,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其中,《新编满堂红》荣获河北省第十二届 “燕赵群星奖”,《师恩情》在首届中国优秀艺术人才展演中荣获乐器展演 “金奖” 。如今,抚宁鼓吹乐不仅在当地广泛流传,还多次登上国内外的舞台,向世界展示中国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 。

五、历史名人与秦皇岛:文化的交融

(一)曹操与《观沧海》:豪情壮志的抒发

建安十二年(公元 207 年),曹操为了彻底铲除袁绍残部,巩固后方,毅然决定北上征伐乌桓 。在这场战争中,曹操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决心。大军历经艰难险阻,穿越了广袤的草原和险峻的山川,在田畴的巧妙计策下,曹操的军队成功出其不意地击败了乌桓军队 。这场战役的胜利,不仅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让他在军事生涯中写下了辉煌的一笔。

得胜回师途中,曹操率领大军经过碣石山(位于今秦皇岛昌黎县西北) 。当曹操登上碣石山巅,眼前的景象让他心潮澎湃。浩瀚无垠的大海波涛汹涌,水天相接,海中山岛高耸挺立,岛上树木郁郁葱葱,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掀起层层洪波,仿佛大海在咆哮,在诉说着无尽的力量。这雄伟壮丽的景色,让曹操心中涌起一股豪迈之情,他有感而发,挥笔写下了千古名篇《观沧海》 。

《观沧海》全诗以 “观” 字统领全篇,生动地描绘了大海的壮丽景象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开篇便展现出大海的辽阔与苍茫,海水荡漾,山岛屹立,一动一静,相互映衬,勾勒出大海雄浑的轮廓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进一步描绘了岛上的生机与大海的波澜壮阔,秋风中,草木摇曳,洪波涌起,展现出大自然的磅礴力量 。而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则是曹操丰富想象力的体现,他将大海的气势与自己的雄心壮志融为一体,大海仿佛能吞吐日月星辰,包蕴宇宙万物,这不仅是对大海的赞美,更是曹操宽广胸怀和宏伟抱负的生动写照 。曹操以沧海自比,表达了自己渴望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他希望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将天下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中 。

《观沧海》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 。在此之前,诗歌多以抒情言志或叙事为主,对自然景物的描写相对较少,且不够细腻生动 。而曹操的《观沧海》,以其雄浑壮阔的意境、生动形象的描写,开创了中国古代诗歌以山水为主题、借景抒情的先河 。它为后世的山水诗创作提供了典范,启发了无数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情感的抒发 。许多诗人在创作山水诗时,都受到了《观沧海》的影响,学习其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对山水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情感和人生感悟 。

《观沧海》对秦皇岛文化的影响更是深远而持久 。它让秦皇岛的碣石山声名远扬,成为了文人墨客心中的圣地 。此后,无数文人雅士纷纷慕名而来,登上碣石山,眺望大海,追寻曹操的足迹,感受那份豪迈与壮阔 。他们在此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为秦皇岛的文化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气息 。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秦皇岛的文化内涵,也使得秦皇岛的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 。此外,《观沧海》所展现的豪迈气概和壮志豪情,也成为了秦皇岛文化的一部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秦皇岛人勇往直前,追求卓越 。

(二)毛泽东与《浪淘沙?北戴河》:时代的印记

1954 年夏天,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各项事业都在蓬勃发展 。毛泽东来到北戴河参加中央工作会议,在这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北戴河的美丽风光和独特魅力让毛泽东深深着迷,他每天工作之余,都会来到海边游泳,感受大海的波澜壮阔 。

一天,北戴河狂风暴雨,海面上白浪滔天,秦皇岛外的打鱼船在波涛中飘摇,景象十分壮观 。毛泽东迎着风雨,毅然下海游泳,与风浪搏击 。在与大海的亲密接触中,毛泽东思绪万千,心中涌动着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上岸后,他诗兴大发,挥笔写下了《浪淘沙?北戴河》 。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词的上阕,毛泽东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北戴河海滨狂风暴雨中的壮丽景象 。大雨倾盆而下,落在幽燕大地,海面上掀起层层巨浪,打鱼船在波涛中显得如此渺小,仿佛随时都会被大海吞没 。这几句词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磅礴力量,也流露出毛泽东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他担忧着打鱼船的安危,体现了他心系百姓的情怀 。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下阕中,毛泽东的思绪穿越千年,联想到了曹操当年北征乌桓,东临碣石写下《观沧海》的情景 。曹操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然而,时光流转,如今的时代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换了人间”,这四个字简洁而有力地表达了毛泽东对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的赞美和感慨 。与曹操所处的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人民摆脱了压迫和剥削,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

《浪淘沙?北戴河》这首词,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展现了毛泽东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现实的高度自信 。它不仅是对北戴河自然风光的赞美,更是对新时代的礼赞 。词中体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胸怀和豪迈气魄,激励着人们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幸福安康而努力奋斗 。

这首词对秦皇岛文化有着特殊的意义 。它成为了秦皇岛的一张文化名片,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秦皇岛的美丽与历史底蕴 。许多游客来到秦皇岛,都会追寻着毛泽东的足迹,来到北戴河,感受词中所描绘的壮丽景象 。《浪淘沙?北戴河》也进一步丰富了秦皇岛的文化内涵,为这座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它所传达的时代精神和文化价值,融入到了秦皇岛的城市文化之中,激励着秦皇岛人民在新时代不断进取,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

六、结语:文化的延续与展望

秦皇岛的文化,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从古老的地名溯源中,我们聆听历史的回响;在民俗遗风里,感受岁月传承的魅力;非遗之光闪耀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技艺;历史名人与这片土地的交融,更为其增添了深厚的人文底蕴。这些丰富多样的文化元素,共同构成了秦皇岛独特的文化标识,它们不仅是秦皇岛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浪潮中,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当珍视秦皇岛的文化遗产,积极采取行动,让这些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以及每一位公民,都应肩负起文化保护的责任,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宣传推广、教育普及等多种方式,共同守护这些珍贵的文化瑰宝。

展望未来,秦皇岛文化有望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前行。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秦皇岛的文化将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的目光,成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也将为秦皇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创造出更多新颖的文化体验形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我们共同期待,秦皇岛文化在未来能够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