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咏叹
——李润波
当有一天我们都老了 , 才明白照片的真实含 意。
照片是拍给自己的,也是留给后人的!
也许现在你认为无所谓,因为你还没有到真正懂得珍惜人生的年龄。
一张照片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回忆, 一批地方老照片就是对社会某一地区的回忆——未来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回忆。
珍惜人生,从珍惜照片开始!
平谷历史深厚,文化灿烂,绵延两千余年的社会生活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积淀出多样的人文财富。所有那些村落、那些史志、那些传说,以及品类繁多的物产,无不映射出生息繁衍于斯的先人曾经鲜活的生活景 况。然而,沧海桑田,世易时移,诸多曾经真实的人群以及生活皆成过往,不再具象,留出庞大的空白空间,甚至在当前的生活中几近虚无。
摄影是革命性的技术,让我们可以在一瞬间凝固时间和空间,挽留住那一刹那的具象世界、具体的人物和他的社会,并流传到任何可能的地方。
感谢润波兄,为平谷之子,以一己之责、一念之力,耗费心血,奔波求索,汇集平谷百年跨度的照片,终成一部历史影像大作。
全集照片,跨越百年,鲜活景象,瞬间闪亮。
摄影术传入平谷,应为彼时大事。平谷地居京津要冲,通达之地,享有舟楫商贸之利,丰饶、富庶、开放自不待言,摄影之业,必应运而生。
1939年商船往来情况。平谷郝安侯拍摄于东寺渠渡口
早期照片,似为殷实之家居多,衣着整洁考究,表情持重端庄,显现出当时摄影的价值感和仪式性。也许只有特定的社会群体才能享受到这一技术,普通的劳动者难以留影,仍然需要等待未来的变革。堪称宝贵的是当时的风景照片,泃河夕照,码头渡船,丫髻胜境,平谷旧城,历历在目,恍惚间,即可入境巡游,徜徉山水,与先人前辈一话今昔之变。
八年抗战中千辛万苦地养育并保护了我们的亲爱的母亲。1945年2月摄
抗日战争及革命战争时期的图片彰显平谷卓绝之处。国难当头,山河破碎,环境艰困,重敌凶顽,平谷英勇儿女,慨当以慷,坚韧不拔,百战不殆,牺牲成仁,在所不辞。影像中的人物大气磅礴,沉毅刚健,乐观无畏之感透射而出,令人心神一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建设时期,诸多影像,翔实地反映出平谷社会万象更新、蓬勃向上的炽热氛围。难得一见的是乡村劳动场景。平凡的人们有着五月晴空一样灿烂的笑颜,年轻的面庞,在山林、在田间、在大地上张扬着劳动的荣光与力量。正是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今天的海子水库、南北干渠、山间道路和繁茂森林,我们永不能忘。
1952年9月吕诚农业社七户农民丰收后讨论分红问题
1976年海子水库扩建工地
1976年管庄子研制的脱粒机
图片繁多,见微知著,诸多感悟,不一而足。
有些至简的问题,往往需要至繁的回答。譬如: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向哪里去?需要一生的无数章节来回答,直到尘埃落定,沧海为水。润波兄的苦心孤诣之作,给了我们一个又一个具体的回答。每一张合影都有历史事件的背景,每一个人物都有命运转折的缘由,每一个场景都有耐人寻味的启示和教益。图集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着跨越时空的生命轨迹,具象而又真实,是我们这片土地上鲜活而又切近的历史,是我们的祖辈,是我们的父亲母亲,是在泃洳河三角洲上给出完整答案的人生导师。
百年一瞬间,摄影让我们瞬间阅历百年。国家、民族、社会的激荡剧变,战争、革命、和平、建设的巨大变迁,都在图集中每一个人物背后反复穿流涌动。无论安宁与动荡、富庶与窘迫、希望与困顿、进取与衰微、离散与欢聚,无论金戈铁马,抑或躬耕田亩,每一个人物,在相机快门闪动的那一瞬间,都留下了生命的印记和尊严,让我们可以想象遥远的时间,感悟脚下并不遥远的空间。
1985年10月,燕龙生(后右)与父亲及妻、女在平谷县文化馆大柳树下留影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又常常成为亲切的怀 恋。”或许,摄影的魅力就在于此吧。
历史厚重,感悟粗浅。勉为其难,非序以为序,惭愧有加。
致敬润波兄和他的同事们!
致敬所有图片的提供者!
致敬所有图片中的前辈先人!
本文摘编自汪明浩为李润波著《平谷老照片——一个时代的记忆》一书所作序,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