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二战步入1945年的时候,此时的德国已经是彻底的帝国黄昏了,东线的苏军已经解放了大部分的巴尔干半岛国家,国内的领土也基本上收复了,西线的盟军部队在诺曼底登陆战之后很短时间内就解放了法国和比利时,德军在1945年不得不依靠着莱茵河进行防御。此时在东线战场上,德军苦心构筑了纵深防御带,维斯瓦河—奥得河防线,但是因为希特勒的固执,这条防线没有起到他应该起到的作用,历史上德国应该如何操作才能败的不那么难看呢?
维斯瓦河—奥得河防线应该起到作用
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俄国人的维斯瓦河—奥得河攻势不可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果,要知道在1945年初的时候苏军还停留在波兰中部地区,连东普鲁士都还在德军手中。华沙到柏林的距离可是足足500公里,在如此长的距离上,如果德军能够布置三条纵深防线,再加上当时德军仅存的装甲师作为预备队,是完全有可能瓦解掉苏军的淋漓一击的。
如果说擅长防御作战的统帅的话,德国当年也是不缺的。比如防御大师莫德尔,如果希特勒能让莫德尔担任东线总指挥,即使不能顶住苏军的进攻,起码也不会败退得那么快。在1944年6月份的巴格拉季昂行动中,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危机更大,莫德尔是临危受命,虽然最终德军也是被击退了500公里,但是莫德尔最终还是在维斯瓦河地区建立了坚固的防线,让苏军在这条防线下血流成河。
莫德尔的才能在战争后期被完全发挥,在西线战场莫德尔的防御战效果同样不俗,英美军队被阻挡在齐格菲防线上裹足不前,如果不是元首命令要发动阿登反击战的话,西线不会在1945年3月份彻底崩溃。凭借莫德尔的才能,德军直达后能够在维斯瓦河和奥得河之间构筑纵深防线,苏军想要突破到奥得河就必须付出数十万人的伤亡。
希特勒固执毁掉了一切
在维斯瓦河的防线上,德军只有A集团军群一个集团军群,总兵力56万人,装备有大约5000多门火炮,坦克和自行火炮1200辆,飞机600架,对面的苏军投入的兵力超过了220万人,飞机、坦克和火炮数量都是德军的数倍乃至十倍,此时的德军并不是没兵没武器了,在希特勒清洗了叛国集团之后,希特勒才发现这些高级将领隐藏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光是勃洛姆堡的后备军就有200多万人。
另外德国开启战争总动员之后,武器装备的产量节节升高,起码国防军第五装甲集团军和党卫军第六装甲集团军都有可靠的战斗力保障。在1945年1月之前,古德里安不止一次告诉希特勒,苏联人要在波兰前线发动一次规模巨大的进攻。如果希特勒能够取消阿登反击战,将20多万精锐部队调往东线,德军的防线不会那么轻易被突破。
另外德军在北边的库尔兰半岛还有一支40多万人的库尔兰集团军群,这支部队的士兵大部分都是老兵,武器装备供应也还可以,如果能够调回国内参与本土防御,能起到的作用要远超呆在一个破半岛上。但是希特勒的固执毁掉了这一切。
希特勒在战争后期不愿意接受失败,由于精神压力太大,再加上吸毒和脑血栓的影响,他整个人在战争末期都变得非常神经质,总是命令部队完成一些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总是强调不准后退一步,这给德军造成了很多根本不必要的损失,德国在战争的最后几个月的错误决策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希特勒的固执。
苏军发动的维斯瓦河—奥得河攻势规模非常庞大,220万人的大军压过去德军是很难抵挡得住的,以上的所有措施也只不过是延缓德军防线崩溃的速度,在战争末期德军早就已经是伤痕累累了,被大半个地球围殴的德国是绝对不可能幸存下来的。
幸亏降的早,拖到8🈷️,先挨原子弹了[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