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江西教师写信给副总理:我母亲是您女儿,怎么回事?

鉴史论 2024-12-25 16:56:49

1987年,江西教师赖章盛偶然看到一篇烈士悼文,他越看越觉得不对劲,悼文里提到的一个人特别像自己的母亲,名字、年龄和所在地点都相差无几,他再三确认,最后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给副总理陆定一写了一封信,信里写道:“我母亲是您女儿”。

战乱年代,很多家庭流离失散,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掀起了一阵“寻亲潮”、“认亲潮”,可认亲认到副总理头上倒是不多见,赖章盛的母亲真是陆定一的女儿吗?如果事情属实,他们父女又是怎么失散的?

时间拉回到1929年,这一年冬天,两名中国青年在莫斯科喜结连理,新郎叫陆定一,是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新娘叫唐义贞,是一名意志坚定的共产党员,他们受组织派遣到苏联工作学习,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因为共同的信仰走到一起。

陆定一1906年出生在江苏无锡,曾经就读于交通大学,在校期间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成为学校里的积极分子。

1925年上海人民的反帝爱国热情高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卅运动,陆定一也参加了这次运动,他和同学们一起制作反帝条幅,到街头发放反帝传单,在学校里组织反帝演讲,参加爱国游行运动。

面对敌人黑炯炯的枪口,陆定一毫不畏惧,反而在和共产党的接触中对革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年冬季,陆定一加入中国共产党,正式开始从事革命工作。

陆定一

陆定一文笔出众,在白色恐怖下写了很多针砭时事的文章,言辞犀利如醍醐灌顶,给了广大深陷迷茫中的革命者们莫大的鼓舞。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共产党内忧外困,陆定一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关系共产党命运的八七会议上,他坚决反对右倾错误,认可毛泽东等人的革命思想,为推动八七会议的顺利举行、纠正党内思想错误做了很多努力。

1928年由于工作需要,陆定一远赴苏联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在苏联工作期间,结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革命志士,诸如瞿秋白、邓中夏等,其中还有他以后的妻子唐义贞。

唐义贞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革命者”,她的哥哥唐义精和董必武是好友,在哥哥的影响下,唐义贞小小年纪就学到了很多革命道理,14岁时成为董必武的学生,名师出高徒,唐义贞英勇正直,新思想倡导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她带头剪掉被视为女子桎梏的长辫子,还鼓励女同学勇敢向封建婚姻说“不”,种种大胆的行为让她成为众多学生中的佼佼者。

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全国的革命斗争陷入低潮,唐义贞经常冒着被捕的风险组织工人学习革命理论,在她的努力下,很多工友投身革命,壮大了革命力量。

这年秋天,上级领导找到唐义贞,询问她想不想到苏联学习,恰逢唐义贞母亲病重,她在亲人和革命之间难以抉择,母亲嘱咐她以国家为重,就这样,唐义贞简单收拾下行装,就踏上了前往莫斯科的飞机,随后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此时她只有18岁。

远离故土,在陌生的异域,面对繁忙的学习任务和复杂的革命形势,唐义贞有时候也会感到苦闷,是陆定一给了她很大的支持,而她坚韧不屈的性格也深深吸引了陆定一,两个人在1929年结婚。

婚后不久,陆定一随中共代表团回国,被任命为团中央宣传部部长,唐义贞则继续留在莫斯科学习。

当时夫妻二人受到王明的针对,面对种种责难和离间,他们始终团结一心,不给敌人可乘之机,唐义贞语气坚定地对王明团伙说:“陆定一同志是正确的!”

夫妻别离之际,唐义贞严守组织纪律,不能去给丈夫送行,只能在心底默默地祝福爱人一路平安。一段时间后,唐义贞完成学业后回到上海,和陆定一一起做革命工作。

1931年顾顺章叛变革命,他是中央特科高层领导人,掌握着大量组织机密,叛变后对共产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上海等地的地下党机构几乎完全被摧毁。

为了立功,顾顺章企图带领特务抓捕周恩来,在万分严峻的形势下,陆定一夫妇在住所接待了周恩来,为保护周恩来的安全做出了很大贡献。

这年12月30日,陆定一升级做了父亲,唐义贞在江西瑞金为他生下一个女儿,这是两人的第一个孩子,陆定一给女儿取名“叶坪”。叶坪也是一个地名,它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诞生地,也是他当时工作的地方,具有很深的纪念意义。

短暂的相聚后,陆定一夫妇又马不停蹄地奔赴到工作岗位上,唐义贞被调任到材料厂工作,一边是繁重紧张的工作,一边是嗷嗷待哺的女儿,她再三权衡,只能把女儿寄养在当地一位工人家里。

唐义贞

在唐义贞的管理下,材料厂规模不断壮大,由原来破旧的小厂房发展为宽敞的正规车间,为前线输送了大批珍贵的药品。

陆定一则受党内“左”倾思想的影响,被扣上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被撤销了所有职务,派回到上海担任组织干事。他给妻子写信述说心中的苦闷,不久后就收到了妻子的回信,妻子在信里鼓励他不要气馁,革命事业总会柳暗花明,这些鼓励让陆定一重新建立起信心。

这期间发生了一件事让陆定一非常感动,王明一个手下看上了唐义贞,上门逼迫她嫁给自己,还说跟着陆定一没有前途,没想到遭到了唐义贞的痛骂,最后只能狼狈逃窜。

王明

陆定一和唐义贞远隔千山万水,音信难通,自己又是背着处分的人,唐义贞非但不怕受到牵连,还坚定地等着自己,这样的感情何其难得。

1934年10月,陆定一接到通知要跟随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唐义贞正怀着孩子,没办法参加长征,夫妻两人只能暂时分离。

唐义贞笑着说:“结婚五年,分别四次。”说着说着就红了眼眶,也不知下次相聚会在哪里,她告诉丈夫把女儿叶坪安置在了瑞金一户农民家里,还嘱咐丈夫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四目相视,依依惜别,谁也没有料到,这次竟然成了永别。

长征结束后,陆定一稳定下来就开始四处打听妻儿的下落,由于战争各地通讯中断,想要寻找一个人何等困难,陆定一好不容易从贺子珍的妹妹贺怡那里得到了家人的消息,没想到竟然是噩耗,唐义贞生下孩子没多久,就被反动派逮捕了,在狱中遭受严刑拷打,最后被残忍杀害。

陆定一从贺怡的口中得知了妻子牺牲的详细过程,他离开没多久,敌人就展开了清乡运动,唐义贞怀着孩子艰难地跟敌人周旋,这期间受王明“左”倾思想影响,她被错误开除党籍,然而她并没有气馁,反而更加顽强地进行斗争。

时间一天天过去,唐义贞生产在即,只能暂时放下工作,转移到安全地方生产,转移途中她结识了好几位怀孕的女战士,其中就有贺怡,大家相处时间短暂,革命情谊却十分深厚,互相约定如果将来有机会见到任何一个人的丈夫,一定要把妻儿的情况告知给他。

唐义贞在同志的帮助下,暂住到一位姓范的老红军家里,在那里生下了儿子。她给儿子取名“小定”,从孩子的名字就能看出她多么思念丈夫。

短暂的休养后,她把儿子寄养在范家,又投入到紧张的革命工作中去。分别时,她抚摸着儿子软嫩的小脸泣不成声,丈夫、女儿、儿子一个个离开她,本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却因为战争不得不分离,世上还有比这更残酷的事情吗?

1935年1月28日,唐义贞和队友被反动派包围,敌众我寡,最后被逮捕。敌人本来想从她的嘴里挖出共产党的情报,没想到这名女红军骨头比钢铁还硬,被打得遍体鳞伤也不发一言,最后竟然还大胆地组织狱友越狱,敌人大怒,残忍地杀害了所有被俘虏的革命人士。

回想两人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陆定一夜不能寐,如今妻子已经牺牲,他十分惦念一双被寄养在他处的儿女,此时他无比期待战争结束,希望所有离散的家庭都能团聚。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抗日统一战线建立,陆定一本想找机会去寻找儿女,可惜没多久就爆发了抗日战争,他只能把寻亲计划搁置,跟着队伍赶赴抗日战场。

抗战胜利后,陆定一以为和平终于到来,没料到蒋介石又发动了内战,他担任中央宣传部部长要职,只能把寻亲计划再次搁置,就这样一拖再拖,一直拖到了1949年,此时距离女儿被寄养已经过去了18年,昔日嗷嗷待哺的婴孩已经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只怕当面也不能认出对方。

就在陆定一急切寻找儿女的同时,一双儿女也在四处寻找父母。儿子小定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母亲是一位红军战士,他有一个母亲留下的包裹,可惜上面的字迹已经无法辨认,他向公安部门寻求帮助,从包裹上依稀辨认出“唐一真”、“龙乡卫生材料厂”等字样,靠着这些零散的信息他一路找到江西,最后得知“唐一真”是唐义贞为了方便工作起的化名。

知道了母亲的身份,父亲的身份也随之明了,小定却忽然起了疑心,他的亲生父亲真的是国务院副总理吗?会不会弄错了?

在养父母的鼓励下,小定怀着忐忑的心情给中央写了一封信,信件过了很久才送到陆定一的手里,他看着信上的内容激动得双手颤抖,立即安排去调查,结果证明小定正是他和唐义贞的孩子。

1979年8月12日,这对素未谋面的父子终于见面,陆定一只一眼就认定小定是他的儿子,孩子的眉宇间依稀能寻到妻子的影子。

寻回儿子后,陆定一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唐义贞烈士的回忆》,文章中回顾了和妻子的点点滴滴,记录了对女儿叶坪的深深思念。仿佛冥冥之中注定,这篇悼念妻子的文章竟然为找回女儿制造了契机。

1987年7月,远在千里之外的江西,一名叫赖章盛的大学教师偶然读到《关于唐义贞烈士的回忆》,文中关于“叶坪”的描述让他忽然想到自己的母亲,同样都叫“叶坪”,同样都从小被寄养在农家,年龄相同,地点相符,多年来母亲一直被自己的身世之谜困扰,赖章盛决定给陆定一写一封信,希望能揭开所有谜团。

“陆老您好,您写的关于叶坪的情况,和我母亲非常相似……有很大可能,我母亲是您的女儿。”陆定一收到信,立即把好消息告诉了儿子,此时他已经80多岁高龄,年迈体弱经不起长途跋涉,只能写了封介绍信,让小定亲自去江西走一趟。

在江西省人民政府的帮助下,小定确定赖章盛的母亲正是自己的亲姐姐叶坪。

1987年11月30日,分离半个世纪之久的父女终于团聚,此时两人都已经生出华发,叶坪握着陆定一的手,颤抖地喊了一声“爸爸”,陆定一的眼泪瞬间夺眶而出,他紧紧地拥抱住叶坪,哽咽着说:“我是爸爸,我的女儿,我找的你好苦……”

多年的心愿终于实现,陆定一带着一双儿女来到妻子的墓前,告诉妻子他已经找回了孩子。虽然阴阳两隔,但是一家人的心永远团结在一起。

1996年5月9日,陆定一病逝,享年90岁。儿女遵从他的遗愿,把他的骨灰放在妻子的墓碑旁,生前他们聚少离多,去世后希望能够长眠在一起。

战火纷飞的年代,很多革命志士舍小家为大家,把幼小的孩子寄养到百姓家里,有很多父母孩子终其一生都无法团聚,正是无数革命先辈的无私奉献,才有了稳定、富强的新中国。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