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姆林宫新闻报》在1月30日发表了一篇对瓦尔代讨论俱乐部研究主任菲奥多尔·卢克亚诺夫的采访文章,卢克亚诺夫称克宫正在努力准备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就乌克兰问题的谈判,但“对谈判结果不要指望有大的突破”;
卢克亚诺夫还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对谈判的主要关注点不是“领土”,而是“根源”,卢克亚诺夫将其定义为北约在冷战结束后的“扩张”;
卢克亚诺夫表示他认为特朗普及其政府要比拜登更加软弱,更容易接受克里姆林宫的要求。
就个人而言,我认为卢克亚诺夫的判断基本正确,至少是在核心本质上正确,至于乌克兰战争的根源是北约扩张,这里就不再多说了,此前已经说过了很多次:到底是北约在冷战结束后强迫欧洲国家加入,还是东欧国家因为害怕来自东边的威胁而主动加入,这个得看清楚,可别被那些文字游戏误导,看看瑞典和芬兰在俄乌战争爆发后的做法就很明白了。
“战争研究所”(ISW)则认为,不管美国是否施压,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任何和平协议都注定会失效,克里姆林宫正积极准备破坏乌克兰和平的方法,“即使泽连斯基撤销禁止与普京会谈的命令,只要他认为能够通过军事力量实现其极端军事目标,他就会以此类协议‘无效’为借口,违反他与乌克兰达成的任何和平协议。”
“战争研究所”的这段话又涉及到了克里姆林宫为何要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的本质了,与领土、“去纳粹化”、“去军事化”、保护乌克兰境内俄罗斯族人等理由无关(乌军总司令西尔斯基就是俄族),至于本质到底是啥?呵呵,我不能说,说了轻则删文重则封号,但聪明的读者朋友们应该能猜到一二。
俄罗斯最早开战的目的就是要吞并整个乌克兰,以恢复沙俄或苏联时期的荣光,南面打通德左地区的陆路联系,北面计划夺取苏瓦乌基走廊,打通通往加里宁格勒的陆路通道,一南一北像两把尖刀插入欧洲腹地,从此普大帝比肩彼德一世、叶卡捷琳娜大帝,并流芳千古,想法是好的,但历史的发展并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大帝毕竟也只是个人,左右不了历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