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那年走亲戚的意外相遇,14年后,我们即将步入婚姻殿堂。

清风漫语 2025-03-14 09:50:29

摇曳的摇椅轻轻晃动,母亲的目光落在院子里忙碌的儿媳身上,思绪仿佛回到了多年前那个寒冷的冬天。

“志东,你还记得你和玉华是怎么认识的吗?

”这个问题,将我的记忆拉回到十四年前,那个风雪交加的日子,也拉开了我和玉华故事的序幕。

那一年,我只有11岁,命运的齿轮却悄然转动,一次普通的走亲戚,一次意料之外的善举,竟会开启一段长达十四年的缘分,最终成就了我们如今的幸福。

究竟是怎样的相遇,让两个原本毫无交集的生命紧紧相连?

那年冬天,我们家在镇上经营着一家早餐店,生意还算不错。

突如其来的风雪让街上的行人骤减,店里的包子也剩下了不少。

母亲决定将这些包子带去姥姥家。

于是,我们踏上了前往邻村姥姥家的路。

到了姥姥家,我们得知邻居李大娘带着孙女从城里回来了,祖孙俩生活不易。

善良的姥姥劝母亲将包子分一些给她们。

就这样,我第一次见到了玉华,一个瘦弱的八岁女孩。

风雪的寒冷在她的小脸上留下了冻疮的痕迹,稀疏的头发更显得她楚楚可怜。

或许是怕生,她紧紧地躲在奶奶身后,用一双怯生生的眼睛打量着我们。

母亲温柔地拉起她的手,向她介绍我:“玉华,这是志东哥。

从李大娘的口中,我们得知了玉华不幸的身世。

母亲早逝,父亲再娶,继母对她们祖孙并不友善,无奈之下,李大娘只好带着玉华回到农村老家。

看着眼前这个可怜的小女孩,我的心里涌起一阵酸楚。

她小心翼翼地问我:“志东哥……我可以再吃一个包子吗?

我很久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了。

”我看着她狼吞虎咽的样子,坚定地回答:“当然可以。

以后你想吃什么,我都给你带。

从那以后,每次去姥姥家,我都一定会去看看玉华。

渐渐地,她不再那么怕生,每次看到我都会开心地喊一声“志东哥”。

时间过得很快,第二年夏天,玉华在山上玩耍时不小心摔断了腿。

母亲毫不犹豫地将她接到了我们家养伤。

那段时间,我每天放学后都会给她辅导功课,看着她认真学习的样子,我的心里充满了欣慰。

“志东哥,我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找个好工作,孝顺奶奶。

”玉华经常这样对我说,小小的年纪却有着一颗懂事的心。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小学毕业那年,玉华的父亲来接她回城里读书。

临走那天,玉华哭着对我说:“志东哥,我们以后见面的机会就少了。

”我的心里也充满了不舍,但还是笑着鼓励她:“好好读书,有空就回来看看。

”虽然分隔两地,但玉华经常给我们写信,分享她在城里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几年后,玉华考上了大学。

我和母亲一起去看她,并给她带了200块钱。

虽然钱不多,但当时我也在上大学,家里的条件并不宽裕。

玉华执意不肯收下,追到车站把钱还给我们。

母亲硬是把钱塞给了她:“拿着吧,你就当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大学毕业后,我参加了工作,却不幸遭遇了一场意外,脸上留下了一道疤痕。

母亲为此整日愁眉不展,担心我的未来,更担心我的婚姻大事。

“你这样子,以后找对象可怎么办啊?

”母亲的担忧不无道理,我也为此感到焦虑。

命运的安排总是出人意料。

玉华听说我受伤的消息后,立刻赶来看我,并且当着母亲的面说:“阿姨,我愿意嫁给志东哥。

”母亲听后又惊又喜,急忙劝她:“玉华,你要想清楚啊。

”玉华坚定地回答:“我早就想清楚了。

记得小时候志东哥说要管我一辈子吃喝,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

等我工作后,我一定要嫁给他。

玉华大学毕业后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正如她承诺的那样,我们结婚了。

虽然有些亲戚朋友觉得我配不上她,但玉华从不在意这些流言蜚语。

如今,她成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而我也一直在努力兑现着当年的承诺,让她这辈子衣食无忧。

“所以说啊,有时候缘分就是这么奇妙。

”我笑着对母亲说,“那年冬天如果不是下雪,店里也不会剩那么多包子,我们也不会去送包子,我可能这辈子都遇不到玉华。

”阳光洒在院子里,玉华抬头看向我们,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一如当年那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

十四年的光阴改变了很多,但唯一不变的是我们之间那份纯粹而真挚的情感。

或许,这就是爱情最好的模样,不需要轰轰烈烈,只需要细水长流,相濡以沫。

从儿时的包子到如今的相濡以沫,我和玉华的爱情故事,更像是一场跨越十四年的守候。

那么,您相信这世间真的有如此奇妙的缘分吗?

0 阅读:0

清风漫语

简介:让清风携着我的话语,吹散生活的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