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哀!寒风中万人送别叶嘉莹,遗体被花海包围,72岁女儿身形凄凉

随心而行旅行者 2024-11-30 20:56:02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送心]

【前言】

2024年11月30日清晨,天津第一殡仪馆外,天未亮便已人山人海。

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悼念者排起长队,只为送别这位百岁诗词泰斗。

叶嘉莹——这位“诗词的女儿”,她曾历经战乱、丧亲、婚姻挫折,但最终凭借诗词疗愈心灵,成为一代文化灯塔。

那么,是什么让这位老人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她又曾经历过什么?

【叶嘉莹逝世,举国悼念】

叶嘉莹,她的名字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但这一次,是因她的谢幕。

2024年11月24日,叶嘉莹因病医治无效在天津南开大学逝世,享年100岁。

这一消息迅速传开,南开大学文学院当天傍晚发布讣告,对这位中国古典诗词研究泰斗的离世表达深切哀悼。

消息传来,诗词爱好者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发表纪念或留言:“她是诗词的火种,点燃了我们的文化认同。”“叶嘉莹先生用一生守护诗词,现在诗词会永远守护她。”

不仅如此,各大高校也相继发表悼念声明,北京大学的公告中称她为“一代宗师”,南开大学更将她誉为“文化精神的灯塔”。

11月30日,天津第一殡仪馆滨河厅,叶嘉莹的遗体告别仪式如期举行。

尽管寒意渐浓,仍挡不住悼念者的脚步,人群自清晨便开始聚集,殡仪馆外的长队迅速蔓延,前来送别的社会人士从四面八方赶来。

北京、上海的高铁票早已售罄,有人选择连夜乘坐火车,甚至硬座,只为赶上这最后的送别。

上午十点,仪式正式开始,灵堂里,叶嘉莹的遗像被鲜花簇拥,遗像上的她笑意暖暖,与一生的优雅气质如出一辙。

人群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鱼贯而入,向这位百岁老人做最后的告别。

前来吊唁的人,对着叶嘉莹先生的遗体深鞠躬,并一一与家属告别,其中叶先生72岁的女儿,一身黑衣站在母亲遗体左侧,表情悲恸,身形凄凉。

这场告别不仅是对一个文化符号的致敬,更是一场对中国古典文化的深情守望。

【生命的波澜】

1924年7月2日,叶嘉莹出生在北京一个书香门第的四合院中。

她的祖父是光绪年间的进士,父亲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幼年的叶嘉莹聪慧过人,3岁开始背诵《长恨歌》,5岁能用文言文写信,10岁便通读《论语》《四书》,深受家庭熏陶。

但她幸福的童年生活在战乱中被彻底打破。

1937年,叶嘉莹的父亲因工作调动去了上海,与家人失去联系,母亲带着她和两个弟弟留在北平,年仅15岁的叶嘉莹不得不挑起家庭重担。

1941年,她的母亲因长期劳累不幸病逝,这一打击让尚在读书的叶嘉莹悲痛万分,她用诗词疗愈自己,写下八首《哭母诗》,以诗抒怀,用文化与情感的力量修复创伤。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叶嘉莹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深耕古典诗词研究,在那里,她逐渐将古典文化的浸润与自身才华结合,成为同龄人中最耀眼的学子。

1948年,家人的安排让她嫁给了比自己年长10岁的赵钟荪,婚姻从一开始就带着现实的无奈,这并非一场爱情的结合,而是时代压力下的妥协。

婚后不久,赵钟荪因工作调动,叶嘉莹随丈夫辗转南京、上海,最终移居台湾,夫妻关系却充满裂痕,赵钟荪重男轻女,长期失业,将经济重担全然压在叶嘉莹一人身上。

更让她痛苦的是,丈夫对她有着无端的怀疑和控制,甚至施以家暴,为了两个年幼的女儿,她选择了隐忍,把所有的情绪化作对诗词的热爱,将学术研究作为自己的避风港。

她在苦难中找到了内心的力量,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诗词的研究与教学中。

她曾在困境中默念禅诗:“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瓦亦自破碎,匪独我流。”这些文字成为她化解痛苦的精神支柱。

1954年,她受聘于台湾大学,开始在学术界崭露头角,1966年,她被密歇根大学邀请担任客座教授,开始了她在国际学术界的首次亮相。

随后,她又在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等世界顶尖学府讲授中国古典诗词。

1969年,叶嘉莹定居加拿大,受聘为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作为第一位在该校担任终身教授的华裔学者,她独创的“比较诗学”方法,深受西方学者推崇。

1976年,她的大女儿与女婿在车祸中双双离世,这一噩耗几乎将年过半百的叶嘉莹彻底击垮,那段时间,她闭门不出,几乎失去了继续生活的勇气。

在深沉的悲痛中,她一次次回到诗词的世界,用文字安慰自己,也找到了新的精神寄托。

正是在这一时期,她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回国教学,将自己的学术追求与祖国的文化传承结合起来。

1979年,叶嘉莹归国讲学的申请获批,她从加拿大回到北京,开始在北大和南开等高校教授古典诗词。

【生平成就】

1979年,她以无偿讲学的形式回国,这是她事业的转折点,也是人生的高光时刻。

从北大到南开,她利用假期在国内讲授古典诗词,甚至亲自编写教材,培养了一大批古典文学研究人才。

她的课堂一座难求,南开大学主楼的阶梯教室里,学生们挤满了座位,连走廊和台阶都站满了人,她曾用诗记下当时的盛况:“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

叶嘉莹以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独特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感受到诗词的魅力,她说:“诗词不是陈旧的文字,而是活着的生命。”

除了学术研究,叶嘉莹将一生积蓄用于捐赠,设立“叶氏驼庵奖学金”“永言学术基金”“迦陵基金”,推动古典诗词研究与传承。

据统计,她累计捐赠3568万元,这些资金几乎涵盖了她所有的个人财产。

2018年,叶嘉莹以3500万元的捐款设立“迦陵基金”,这笔巨资来源于她变卖房产、省吃俭用的积蓄。

她被誉为“诗词的女儿”,是诗词传承的火种,也是文人风骨的象征,她一生的言行,展现了何为真正的文化责任与使命担当。

北京的一位书迷说:“叶先生的书让我知道,真正的学问和人格是合二为一的,她让我明白,什么是‘文人风骨’。”

在她的课堂和著作中,人们感受到诗词的力量,看见了一种淡然、宽容、坚韧的人生态度。

而如今,在她生命走到了最后一刻,这场遗体告别仪式,蕴含着无数人的敬意与深情……

【结语】

叶嘉莹的一生是坎坷的,也是辉煌的,她用诗词化解苦难,用文化超越生命,塑造了一个精神的高度。

今天的送别,虽然令人心痛,却并非结束,叶嘉莹留下的诗词精神,将继续影响无数人,正如她的学生所说:“诗词是一种永恒的生命力,叶先生的离去,是诗意长存的开始。”

叶嘉莹先生千古,她的诗魂永存。

【参考信源】

澎湃新闻 2024-11-24 《叶嘉莹先生逝世,享年100岁》的报道

南开大学2024-11-30 《叶嘉莹先生遗体告别仪式举行》的报道

九派新闻 2024-11-30 《全国各地人士赶赴天津送别叶嘉莹先生,学生追忆:先生上课时台阶上都坐满了人》的报道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