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炎热的夏季,农民工是不得不说的一个话题,你在空调房里喝茶,而他们早已汗流浃背。
我老公之前也是农民工,孩子十个月左右去了内蒙,等他回来我去车站接他。半天都没人出来,整个人瘦的脱形,头发特别长,胡子拉碴的,完全变了一个样,回到家孩子都不认识他了,给孩子过完生日他就很快又去了内蒙,有一天他给我发了一张照片,上面一个特别大的锅炉,下面有一辆十几轮的货运车,我没看出来有什么,过了几天他问我,看到照片没,我说看到了,他说看那个锅炉,我说看起来挺高的,他告诉我有三十多米高,然后让我看锅炉上面,我仔细一看才看到一个很小很小的身影,他告诉我,那就是他,在十几级大风的高度做工,身上绑着安全带,他为了我们更好的生活,真的豁出命地挣钱,才二十几的小伙子,活得比同龄人老很多。
社会分配不公造成的主要原因,其实没有人瞧不起农民工(这话或许农民工们不会理解),实际情况是农民工确实付出了一个城市70%的基础劳动力,得到的却只有30%或许更少的所得。为什么排斥农民工?很简单,因为侵占了本地人的资源(各种资源),而原本一个平静的城市或许因为你们的加入不得不大家争抢食物,事实是农民工大受欢迎,原因很简单,耐劳、低廉,而本地人或者企业员工因为有着仗着本地优势而有心理优势(上海就是个典型),因此出现很多农民工不能扎根的原因。可你们想过吗?1:国家大力支持农民工待遇(虽然还是杯水车薪),但已提高了很多层次,比如子女就读(浙江就是),2,农民工素质参差不齐,各种犯罪率在本地提高;3、你们确实体力超群,可本地人没那么幸运,他们祖辈都生活在这里,已经习惯了平静,你们一来,他们有很多失去了生活保障(不要跟我说最低收入保障);4、医疗资源、教育资源的侵占,想想有一天七大姑八大姨去你家每天吃喝,却也答应帮你收拾房间,你愿意吗?等等。这里我只想说你们是人,尊重每一个是必须的,但不要把自己划分了,因为自尊是自己争取的。
不是所有的工作,都是你付出了,就有相应的回报 ! 农民工就是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的典型! 看着辛苦劳作却不一定能温饱的他们,对现在可以让自己吃饱穿暖甚至还有一定余富的工作,是不是应该更加珍惜呢?
城市是他们一手建造出来的,可是城市却没有他们的一席之地,现代城市的悲哀,这辈子最恨两种人一种是拖欠工资的老板,一种是强拆强买的黑心商户。这个时代的悲哀或许就在于此,社会最底层的人为这个社会贡献的多得多得多。而这个社会这个城市缺容纳不下他们。
不为啥为了生活,为了生存,为了钱,乘年轻多挣点,不然50岁的话,连活都找不到,我妈今年54,看起来也不那么太老,可人家今年硬是给辞了,儿子不孝,只能好好抱砖,让她,歇会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