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轻触↑“ 关注 ”订阅!
【引言】近期,投行行业确实出现了降薪的现象。根据腾讯新闻的报道,头部券商如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的员工人均薪酬出现了大幅下降,告别了“人均百万”的时代。

界面新闻报道了关于头部券商投行部门降薪的传闻,有员工表示降薪后到手部分少了50%,有的甚至不足万元,主要涉及VP及以下级别的员工。但也有员工表示传闻中的降薪比例50%并不属实。金石杂谈通过分析wind数据发现,某头部券商在2022年达到顶峰后,2023年略有下降,2024年Q1近乎腰斩至3万,且有进一步降薪的趋势。不过,也有分析认为,投行部门降薪50%,税后到手不到1万的说法可能并不准确,因为投行部门作为长期方案,不太可能出现如此大幅度的降薪。不论降幅的情况是否真实可信,但降薪这一事实是毋庸置疑的。
从2023年业绩来看,不少券商出现营收、净利润双降,其中不乏中信证券、海通证券、中金公司等头部券商。根据财报数据,中信证券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下降7.74%、7.49%;海通证券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下降11.54%、84.59%;中金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下滑11.87%、18.97%。
2023年,头部券商中,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投行业务收入分别为68.08亿元、32.42亿元、48.03亿元,同比下降24.87%、40.3%、17.73%。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的统计数据显示,51家上市券商中,5家券商2023年的员工平均薪酬同比下降超10%。包括天风证券、中金公司、中原证券、东兴证券和国泰君安。
其中,天风证券的人均薪酬降幅最大,达到14.77%,紧随其后的是中金公司,其薪酬下降14.54%。“券商一哥”中信证券员工人均薪酬也降至不到80万元。
随着监管趋严、IPO收紧,券商“人均百万”的时代过去了。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界面新闻表示,“受到资本市场下行波动,券商行业去年整体业绩承压,这直接影响券商员工的绩效收入。同时,为了防止过度激励和风险积累,监管部门加强管理券商薪酬事宜,带来政策导向性的薪酬压缩。”
他说,现在券商普遍都降薪啦,在这种情况下,券商得改变那种到处抢地盘的经营策略。业务收缩的时候,要把业务质量提上去,风险也得把控好。安安稳稳地度过这段行业的困难时期,为下一轮增长周期做好准备。还有啊,券商行业得多在科技方面投点钱,靠科技的办法来提高经营效率,争取在竞争里占到有利的位置。
投行降薪潮的再度涌现,清晰地昭示着该行业当下正承受着颇为巨大的经营压力,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不过,这绝非意味着投行行业毫无发展前景可言。恰恰相反,借由业务转型、强化风险管理以及优化薪酬制度等一系列措施的切实推行,投行行业有很大希望在未来达成更为稳固且可持续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就投行员工而言,也应当主动积极地适应市场的种种变化,努力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从而从容应对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人均50万也太高
一个平均月薪5000的人操心月入50000的人降薪?况且投行有多种办法保住高薪,因为他们可以配股,可以发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