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一个特殊的节气,它是“秋分点”,秋分过后, 我们所处的北半球,黑夜时间开始大于白天时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天比一天黑的早了。
从温度上来说,秋分过后,我们所处的北半球,太阳辐射会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越来越明显,不少地方都是从秋分节气开始后,能明显的感受到当地温度没那么高了。
基于这个原因,民间把秋分节气和当年的冷暖也联系在了一起。农谚说“看秋分,知冷暖”,所表达的意思很好理解,当年冬天是冷是暖(相对来说的冷暖),通过看秋分当天的天气表现,就能提前知道。
有朋友会问了,今年冬天冷不冷?本篇内容,笔者就结合具体农谚,详细说说这件事,大家看完后就有答案了。
“秋分西北风,冬天多雨雪”秋分节气是气温逐渐下降、天气转凉的开始。此时,北方冷空气开始活跃,并有可能南下影响大部分地区。
“西北风”指的是从西北方向吹来的风。在气象学中,西北风往往与北方冷空气的南下紧密相关。
在秋分时节,如果出现西北风,根据古人们的观察,到了冬天时,当天的雨雪天气相对就会多一些。
大家都知道,冬天出现下雨下雪时,一般都比较冷(晴天多相对会暖和一些)。因此,这句农谚可以理解为,如果秋分当天刮了西北风,当年的冬天或会冷一些。
“秋分出雾 ,三九前有雪”这句农谚的意思是指,如果秋分当天有雾了,那么当年三九之前就会出现降雪。对于不少地方来说,三九四九期间出现降雨是正常现象,如果三九之前的一段时间,当地就出现了降雨,说明当年降温来得早一些,也预示着当年会更寒冷。
雾的出现意味着大气中水汽含量较高,且近地面温度较低。在秋分时节,如果出现大雾,可能预示着接下来的天气将变得寒冷一些。
大家都知道,雾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遇冷时凝结成的小水滴或冰晶。秋分时节,早晚温差本来就大、地面辐射冷却强烈,部分地区就容易形成雾。
所以,单从这句农谚的意思来说,秋分当天有雾的地区,当年冬天可能就会相对冷一些。
“秋分冷得怪,三九天气坏”这句农谚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意思是指,如果秋分当天的天气冷的“怪”,那么到了当年三九期间,天气就会冷的“坏”。
这里的“怪”指秋分时节天气突然变得异常寒冷,超出了往年的正常范围,比如气温骤降、大风刺骨、早霜等极端天气现象。
而这里的“坏”指的是三九时节天气异常恶劣,比如雨雪频繁、气温极低等等。
根据古人的经验观察,这种异常可能与大气环流、海洋温度等多种因素有关。其实,简单来理解,如果自己当地秋分天气的温度,比往年要更冷一些,那么当年冬天也会更加寒冷。
“秋分一声雷,冷到来年二月回”这句农谚的意思是指,如果秋分当天打雷了,那么从进入当年冬季开始,一直到明年的二月份,天气都比较寒冷,说明了寒冷时间久,会感到冬天更冷一些。
今日秋分时节后,虽然大部分地区降雨减少了,但由于局部地区的气温、湿度等条件适宜雷暴云的形成,偶尔仍会有雷雨天气出现。
至于 “冷到来年二月回”, 这里的“二月”指的是阴历月份,通常已经过了立春时节。寒冷天气会一直持续到次年的农历二月份才会逐渐回暖,着重说明了寒冷时间长。
单从这句农谚的意思来分析,简单来说,秋分当天打雷了,或预示当年冬天冷一些。
看到这,通过上述农谚,相信大家对于“看秋分,知冷暖”的寓意,有了一定的了解。
可总结为:如果秋分当天打雷了、起雾了、过于寒冷了、刮西北风了,出现这些天气,都预示着当年冬天相对会更寒冷一些。
当然,从如今角度来分析,随着气候的变化,即便秋分当天出现了上述天气,也并不代表当年冬天一定会寒冷。
不过,本篇内容所提到的农谚,也并不是完全是错误的,大家可以做个借鉴,了解一下传统文化,也可以和当地的天气预报作对照。
今日就是秋分节气了,我们这里是晴天,没有打雷,没有起雾,温度13-23度,你们那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