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层:“双循环”十字路口,“通过中欧班列,沿海进口商品可在武汉分拨,湖北农产品、高端设备则卖向全球,让武汉成为‘买全国、卖世界’的枢纽站”;
第二层:改革“样板间”,“自贸区可试点‘小切口’创新,比如允许外国专家用国际信用卡缴税,简化科研设备进口流程”;
第三层:全球产业链“关键螺丝钉”,“武汉的光电子、生物医药产业已具国际竞争力,武汉的5G技术和工程经验正走向世界”。
武汉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两大区域发展战略重要交汇地,位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四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具有天然的区位格局优势。
武汉拥有超150个大型购物中心,商业存量超过1200万平方米,以及六大市级核心商圈、23个区级商圈和12条特色步行街。
在交通枢纽方面,武汉天河机场与鄂州花湖机场构成航空客货“双枢纽”,阳逻港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200万标箱,“超米字型”高铁网正在加快建设中,武汉是国家定位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武汉,做好“五件事”:
一是扩大朋友圈,强化区域合作,让人流、物流、信息流转动起来;
二是提升城市美誉度,聚焦樱花、黄鹤楼、长江大桥等资源,打造5至10个城市IP来增强城市吸引力;
三是构建对外开放大通道,把枢纽链接资源转变为枢纽经济优势,让过境流量转化为产业增量;
四是夯实开放平台能级,提升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等载体的产业集聚功能;
五是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优惠政策,全民树立服务意识,为内陆开放打造良好的软环境。
未来的武汉,以武汉都市圈为中心,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打造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的中国城市群,使得长江中游城市群快速崛起,形成一个新的高地,既是科技创新高地,也是内陆开放高地。
综合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