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真方便还是真麻烦?明明没付款,商品却到了家?
“0元下单”“0元试用”,本以为是优惠手段,殊不知却是“暗藏陷阱”。
“先用后付”引争议,你的“先用后付”被开通了吗?抓紧查看,小心欠下欠款!
“开通的莫名其妙”
线上购物本身便图个方便,如今却是藏有麻烦,而这麻烦便来自这“先用后付”。
先用后付并非陌生,自然便是“先去使用而后再进行付款”,大众都清楚的道理,但却不曾想却成为其中“受害者”。
实际说来“向用后付”的标识十分隐晦,在购物界面实际并非能够看到该4个大大字,反倒是以“0元下单”“0元试用”作为诱引,以吸引消费者点击。
看似是简化了付款流程,甚至看似给予了消费者购物的“试错成本”,但实际却是暗藏陷阱,简单来说,当你点击第一次而后续点开购物界面,便会有第二次。
直观的结果便是大量的快递来到家门前,而消费者空有一句“我并没有下单啊!”
说来空洞,但却终有实例,江西抚州吴先生收到大量快递,但自己并非清楚什么时候付的款,黑龙江哈尔滨的王先生情况相似,快递明显增多,同样也并非清楚自己什么时候付的款。
而两人的相似点便是这“先用后付”,“开通的莫名其妙”却也成消费者的无法理解。
也就是说,看似方便消费,实际隐藏麻烦,要清楚,这先用后付,必然是货到再扣款,那消费者并未购买,但是已经被动使用了“先用后付”,这货到付款也成了“不得不”。
可以说,是白花了不少本不该消费的钱,又怎么说不麻烦?
然麻烦仅仅如此吗?实际也不然。
“先用后付”一直存在,如遇上仔细的人,便会主动选择抛弃“先用后付”选项,但若是不仔细,这“先用后付”也便成了“退货难”。
实际仔细查看购物界面,“先用后付”虽不出现在商品页面,但却是自动跳转在“支付页面”。
也就是说,纵然是按照以往设置的付费平台先后顺序,但因其自动默认在“先用后付”一栏,若是消费者未观察到,也便被平台默认为“先用后付”用户了。
有的消费者会重新退掉界面重新下单,但有的消费者却因为使用平台“红包消费券”等优惠,选择默认“货到付款”。
然难也就难在这里,选择“先用后付”的消费者退货成了老大难。
好比预售商品,按照平台的规则是先付款定金,如若使用了“先用后付”,虽然货到付款剩下的金额,但因为付款定金时所使用的“红包消费券”过期,平台对此并不对此进行赔偿。
也就是说,使用了先用后付,买了预售商品,虽然货到付款到货物不满意,定金部分平台不予赔偿,消费者退货了还要白搭钱款。
不划算、不合理,但最重要的是投诉单里写的基本便是“自己不知情自己被开通了先用后付”。
而根据显示,单是在某网络平台涉及“先用后付”消费纠纷投诉已经超过9000条,大多理由便是“诱导用户开通”“开通后难以取消”。
看似简单,但却让消费者“更难”,且按照消费者投诉来看,“不知情”却也是令人细思惶恐。
“未征求消费者同意”是否涉及侵权?
消费者权益受损
“被套路”“被欺骗”,先用后付的热火却也是消费者对平台规则的“斥责”。
这一来是不清楚什么时候被开通了“先用后付”,这二来是不清楚怎么关闭“先用后付”。这三来,若是不付款,还会造成消费者信用问题。
而在相关专家看来,如果平台没有告知到消费者先用后付将会产生怎样的结果、是什么样的支付方式、以及退货渠道又是如何,便“强制性”推给消费者,实际已经构成侵害消费者的权益。
既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同时侵犯了消费者的选择权。
而令消费者惶恐的是,先用后付之外,还有“免密支付”,而一旦“先用后付”与“免密支付”挂钩,“误点”下单造成消费者购物清单叠加这才是最令消费者无奈的。
可以说,先用后付带来的麻烦,在消费者看来是一环接一环。
本是追求方便,如今“先用后付”还有“免密支付”,怎么开的?又当怎么关?正如江苏消保委直言,“先用后付”能“一键开通”也得能“一键关闭”。
同时状告到平台,尊重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才是关键,确保各方权责、保护消费者利益、做到规则透明,尽可能提供“二次确认扣款”的方式。
若是将“取消先用后付”按钮“藏”起来,也终是有些说不过去了。
参考资料:
新华网视评|“先用后付”不能让人莫名其妙——新华社
电商“先用后付”引争议!你“被开通”了么?——环球网
网购“先用后付” 真方便还是添麻烦?——光明网
莫名其妙开了“先用后付”?消保委发声!——中国甘肃网
明明没付款但商品到家了?来看“先用后付”的千层套路——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