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职校女生实习期被迫为男顾客“私处养生”?校方:她自愿!

炸鸡猹理 2023-09-28 20:01:47

看到一个新闻,说是“职校女生称实习被安排为男宾洗澡”。

涉事职校是重庆市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的美容美发专业。

一名姓王的女生在7月1日开始的校外专业实习期间,被实习单位永琪护肤造型湖津支路店安排为男顾客按摩。

没错,就是“那种”按摩。

不仅需要替男顾客洗澡,甚至还有诸如“前列腺保养”这种下三滥的勾当。

小王实在受不了,就在7月15日的时候跟班主任反应,结果不了了之。

老师这边没动静,小王也搞不清楚什么情况,店里经理还在一直在施压。

小王担心影响到毕业问题,就只好先将就干着。

直到9月11日,小王的母亲从重庆到深圳探望女儿之后,才终于了解到了具体情况。

王母自然十分震惊,先是找到学校了解情况,结果相关老师一再拖延不给准话。

校方这边推诿搪塞,王母就找到店方对峙。

结果店方摘得那叫一个干净,还把锅扣到了小王头上。

说她跟顾客搞私下交易,把“养生”搞成了“色情”。

无奈之下,王母选择报警。

至此,这件事才终于被公之于众。

不过尽管如此,警方调查还是没有个准确的结果,或者说这事儿本身就很难查得清楚。

现在已经查到的结果是涉事店家“存在管理不规范、未按照洗浴场所管理等问题”。

但小王实习期间被迫跟男性客户不正常接触,肯定是存在的。

要不然小王和经理以及老师就不会讨论这个事。

现在的问题就是,到底谁在撒谎。

小王说自己是被安排做这种服务的,而店方则表示小王是在跟客户搞“私下交易”。

以现有的线索看来,小王被安排的可能性要更大。

因为在小王跟经理的聊天记录中,明确提到了“泡澡做臀”这种业务。

而且经理还大言不惭地表示“所有人都要做”,为表明态度甚至还加了句“你可以选择报警”。

好家伙,一个美容店,都搞得像是没有王法了。

从这个经理吆五喝六的说话口气,就很难让人再相信他那套所谓“自愿”的说辞。

那如果小王说的是实话,这个所谓的美容店让一个17岁的未成年小姑娘去搞颜色交易,究竟是出于什么心态,自然就不难猜。

无非是利用这些半大孩子,满足一些客户的猎奇心理。

噱头无非就诸如“还是学生”“未成年”之类。

关键词排列组合之下的话术大概猥琐淫靡至极,令人作呕。

有些喜欢挂粉红招牌的美容院,背地里干的什么勾当其实人尽皆知。

但非要拿未成年少女做文章,未免太过下作。

这种事情哪怕在P站都属于严打范畴,怎么到了这些美容店里就变得这么理所当然呢?

退一万步来说,哪怕真有女生自愿,

你一个自诩“正经”的美容店,就不需要承担监督责任了吗?

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不过相较于理直气壮的美容店,这件事里更让人痛恨的其实另有其人。

孙二娘混进了校招里,这事已经够离谱了。

更离谱的是她还和校方有一腿,专挑皮嫩肤白的小姑娘下手。

小姑娘信任校方跟着孙二娘进了十字坡的黑店,

那你说这小姑娘的结局是蒸、是炒、是煮,她还有得选么?

孙二娘也有话说,说自己做的是正儿八经的生意,都是你情我愿的买卖。

谁要是信了她这话,十年脑血栓怕是再也好不了。

不过孙二娘本身就是敲骨吸髓的土匪强盗,还能解释称本性难移。

校方跟着掺和进去又算是怎么回事?

小王17岁是未成年人,学校里的老师可都是成年人。

而且说句难听的,既然是美容美发专业的老师,肯定多少对那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店家有所了解。

看新闻里的意思虽然学生实习地点不止一个,但都是校方指派的。

至于那些实习用的美容美发店,到底走的是什么路数,校方自己肯定是知道的。

就是不知道到底是这些店里掺了一个不怎么“健康”的,还是那些店其实都一样。

也不知道是学生年纪小胆子小,没敢跟小王一样检举揭发。

还是校方卡着喉咙不给毕业,逼迫孩子们“体验生活”。

的确,教育也是一门生意。

利用这门生意搞阶级分化,搞优胜劣汰,这个事虽说看着残酷但好歹还算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职校和普通高中,其实就是人群划分的雏形。

职校的学生注定了要更早步入社会,大概率要充当各种服务业的螺丝钉。

为了社会的稳定运转,这是必然的结果——再说现在普通本科生找工作更加困难,基层岗位反而相对稳定。

职校未必不是符合时代的一种被动选择。

但不管怎么说,无论是什么样的教育机构,最起码的底线都应该是对学生负责。

结果现在直接干起了逼良为娼的勾当,强迫学生去混下九流。

周扒皮看了也要自叹不如。

哪怕现在就业环境不好,也没有为了保证就业率把学生往火坑里推的道理。

结果不但把学生当商品出售了,出了事还一问三不知。

甩锅的操作倒是麻利顺溜,怕不是那点儿心思都放在如何避嫌上了。

不过不得不说,这几年下来:

某些学校再也装不了白莲花了,再也不能打着“教书育人”的旗号掩饰贪婪的吃相了。

9月初的时候,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也发生了一件类似的事情。

开学第一天,就把学生送到浙江工厂实习去了。

这一去就是四个月,学校这边不仅挣到了学费,还从实习工资里抽了油水,赚得盆满钵满。

出事之后,校长跑出来说话。

还是那一套车轱辘话,说学生实习是自愿的,学校不强求。

说实话,这话说出来鬼都不信。

这就像老板口中的“自愿加班”一样,说是自愿,谁敢不加谁准要倒霉。

还有前段时间预制菜进校园,也引起轩然大波。

但其实这种行为并不新鲜,预制菜也只是一种比较时髦的工具而已。

什么工具?搞钱的工具。

没有预制菜,鸭脖也可以。

学校总归算个敏感机构,一般人根本没有跟它合作的机会。

能跟这种机构牵线搭桥的,只有极少数人——比如说之前进军预制菜的张核子。

而学校一旦被渗透,那么学生和家长就失去了选择的空间。

毕竟不是谁都有资格选择自己的生活,大部分时候还都是被动选择。

反之能在类似学校这种机构搭上渠道的,往往就会有更多的利润攫取空间。

利益膨胀的地方,就总是少不了下三滥的事情。

下三滥就算了。

一旦出了事这些土鸡瓦狗还特别喜欢甩锅,特别喜欢说学生是“自愿”的。

实习四个月是自愿的、前列腺按摩是自愿的、吃预制菜也是自愿的......

话说得“漂亮”,私底下龌龊事可一点儿不少干。

都是狗苟盈利,拿着大把钞票往口袋里赛。 

简直就像电影《驴得水》里那样,

几个老师嘴上全是道貌岸然,结果在利益面前又变得那么不堪一击。

前几年看了之后还觉得挺讽刺。

结果现在回头想想,原来电影里还是往好了演的,真实情况还要糟糕得多。

难怪近一百年过去了,真正的教育学者们都在感叹:

“只见教育大楼,未见教育大师也。”

0 阅读:44

炸鸡猹理

简介:我是炸鸡,一只瓜田里上蹿下跳的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