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篡位之后,地方大员是如何站队的?

旺邦说历史 2023-06-10 08:26:05

杨坚篡位之后,地方大员是如何站队的?

杨坚篡位之后,为什么很快就稳住了局面?

当杨坚控制中央政府,准备谋朝篡位的时候,选择权就交给了地方上的各位大佬。

大家应该如何选择呢?

我相信,各位大佬在初次听到杨坚篡位的消息时,他们会本能地反感。

因为在此之前,他们一直能够与杨坚平起平坐,有些人甚至在地位上超越了杨坚。

可一旦杨坚篡位成功,这些大佬再见到杨坚时,恐怕就要跪下磕头了。

都是人中之龙,谁愿意面对这样的场景呢?

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家当然都不愿意支持杨坚,而是应该团结起来,把这个乱臣贼子给干掉。

可第一个问题就在于:干掉杨坚之后,谁会成为新的执政者呢?

就好像东汉末年,董卓确实是乱臣贼子不假,可干掉董卓之后,那些关东诸侯,又有谁是真正忠君爱国的人呢?

显然一个都不是。

因为在董卓被杀之后,乱世立刻到来,从混战到三国,再从三国到晋,乱了七十多年。

现在的杨坚,显然就是一个董卓式的人物,而各路诸侯当中,并没有一个实力足以压倒群雄的角色。

因此,即便大家组建起了援军,恐怕也和汉末那个讨伐董卓的关东联军一样,大家貌合神离。

就算真把杨坚给弄死了,那么第二个汉末乱世,恐怕也会随之到来。

汉末的时候,大家可以放心地争雄,但在杨坚篡位的时候,大家显然没有这样的条件,因为南方有统一政权。

其次,向杨坚俯首称臣,真是一个很坏的结果吗?

对于那些大佬来说,或许是这样。但对于他们的家族来说,恐怕未必如此。

谁都知道,从西晋到隋,拥有话语权的从来都不只是皇帝一人,地方上的豪门士族同样拥有呼风唤雨的能力。

就连建立唐朝的李氏家族,都对豪门士族的影响力非常羡慕,在编写豪门名单的时候,还特意把李氏给加了上去,引来不少嘲笑。

换言之,如果杨坚愿意给出足够的砝码,那么从这些家族的角度来看,臣服杨坚似乎也没什么不好。

毕竟在以前,大家也要臣服于宇文氏,现在如果利益不受损,甚至还能更进一步,那么臣服于杨氏,显然也不是什么丢脸的事。

顶多就是大佬面子上过不去,以前和杨坚称兄道弟,现在见面要跪下磕头叫万岁了。

但和实打实的利益比起来,面子似乎可以放到次要位置上了。

更重要的是,杨坚给出的筹码哪怕再多,也依然是有限的,先到先得!

或许是因为类似的原因,宇文泰的头号亲信、并州总管李穆,率先选择了向杨坚俯首称臣。

李穆的这个选择,获得了巨大的回报。

在杨坚登基之后,李穆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隋书》为臣子列传的时候,把李穆排到了第一位。

这样的待遇,显然不是李穆在北周能享受到的。

虽然著书列传这种事,不会在李穆生前发生,但在李穆率先投效之后,杨坚肯定给过他保证。

史书是这样说的:李穆的子孙,哪怕是刚出生,都可以被封为高官,李穆一家可以被称为高官的人,足有一百多。

俄而穆入朝,帝以穆为太师,赞拜不名;子孙虽在襁褓,悉拜仪同,一门执象笏者百余人,贵盛无比。

李穆的选择,以及杨坚的回馈,让那些支持杨坚的人,信心更足了。

随后,韦孝宽也选择了站队杨坚。

不少人说,早在李穆之前,韦孝宽就已经选择了站队杨坚。

这个说法是值得商榷的,因为杨坚把韦孝宽派出去,你可以说是派遣心腹防备叛乱,也可以说是怕韦孝宽搞事情,提前把他支走。

在李穆效忠的消息传来之后,韦孝宽开始执行杨坚的命令,我们真的很难说,这两人谁先谁后。

只不过从杨坚给的待遇来看,我更倾向于李穆率先效忠。

韦孝宽被派到哪里去了呢?相州,那是尉迟迥的地盘。

在得知杨坚篡位之后,尉迟迥立刻起兵造反,或者说是为宇文氏平乱。

史书在记录这件事的时候,把尉迟迥写得非常高大上,俨然一副宇文氏忠臣的模样。

结果呢?尉迟迥先是拉拢于翼,希望能一起反抗杨坚,于翼拒绝。

尉迟迥又去拉拢于仲文,又遭到了拒绝。

由此可见,当时的大多数家族,基本已经达成了默契,那就是支持杨坚上位。

但这依然只是大多数,总还是有少数的。

除了尉迟迥的侄子尉迟勤之外,坐镇西南的王谦,也在积极响应尉迟迥的起兵呼号。

但于氏家族站队杨坚,这个意义非同小可,尉迟迥叔侄和王谦虽然极力反抗,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