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谌背景:荀谌,字友若,是荀彧的兄长。他在公元191年成功劝说韩馥将冀州让给袁绍,因此受到袁绍的重用,成为袁绍集团的核心人物之一。
荀谌与荀彧的阵营:荀谌早于荀彧加入袁绍阵营。荀彧在认为袁绍不能成大事后,于公元191年离开袁绍,转投曹操。
官渡之战前的荀谌:作为袁绍的谋主,荀谌在官渡之战前准备进攻曹操。然而,在官渡之战后,史书中再无荀谌的记载,这引发了人们的猜想。
关于荀谌是奸细的猜测:由于荀谌在官渡战后消失,且荀彧对袁绍阵营了如指掌,有人猜测荀谌是曹操的奸细,泄露了袁绍军队的信息。但经过分析,这种猜测并不成立。荀谌如果是奸细,其记载不应消失,且曹操无需等到许攸叛逃才得知袁绍的粮草所在。荀彧对袁绍阵营的了解可能源于其早年经历与荀谌的书信往来。
孙策被追谥为王的隐情孙策与孙权的关系:孙策是孙权的兄长,也是东吴政权的真正开创者。孙权在称帝后,追谥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而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孙策的贡献:孙策横扫江东六郡,为孙氏在江东立足奠定了基础。他临终前将江东基业交给孙权,这一行为也备受称赞。
孙策被追谥为王的争议:孙权追封孙坚为帝,而只追封孙策为王,这一做法历来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孙权对待孙策过于“薄情”。
孙权追谥孙策的考量:孙权追谥孙策为王,可能是为了吴国的稳定。兄终弟及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会发生,但也可能产生隐患。孙权这样做可能是为了避免未来的权力争夺和内部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