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运-20作为中国自行设计研发的国产重型运输机,当前已经确定首个潜在买家——尼日利亚,据悉,其国防部长还近距离观看,并对运-20赞不绝口。那么,中国为何会接连同意五代机、重型运输机这类战略性装备出口?既然敢拿出来卖,是否表明有更先进的了?
(图解:央视节目截图,运-20可装载15式坦克快速完成7800公里的远程部署)
1、歼-31出口!运-20也出口!
前段时间,巴基斯坦空军参谋长巴巴尔在视察空军基地时宣布,巴基斯坦已经奠定采购中国隐形五代机歼-31的基础,不久之后,这款战机将能成为巴基斯坦空军机队的一部分。
外界表示,此番表态不管从哪个角度分析,都能看出巴基斯坦对采购歼-31的坚定态度。
而现如今,另一款飞机也迎来出口新机遇,那就是运-20BE(出口型)运输机。
香港《南华早报》报道称,尼日利亚将成为该运输机首个潜在买家,在此之前,中方还向对方亲自展示运-20BE的一些细节,若是合作达成,那中国将于尼日利亚建立更深层次战略关系与合作,同时也在国际大型运输机领域市场上,占据一定地位。
运-20无需过多介绍,想必很多人都对其非常了解。
资料显示,运-20是全球最先进的战略运输机之一,起飞重量最大可达到220吨,运载能力66吨,可满载99A主战坦克或04A步兵战车奔赴数千公里外,而后将装备空投至指定地点。
正因如此,大中型远程运输机一直都是重装空投关键,尤其是大型运输机。
目前,我国服役机型主要是伊尔-76和运-20,前者有效荷载可达到40吨,一次能空投3辆03式战车。2014年和平使命实兵演习中,三架伊尔-76同时出动,不到11分钟就将9辆战车全部运抵预定地域。
(图解:用于喷丸成形技术的小钢球,运-20机翼经过喷丸加工,疲劳寿命可增加数十倍)
2、弹丸疯狂捶打,攻克美国垄断技术
相比之下,运-20性能丝毫不比美俄的差。
据悉,我国采用了美国洛马集团创造的“喷丸成形”技术,在此之前,该技术一直被美国几家公司封锁,为了攻克,我国科研人员白手起家,从机械控制到数字控制,历经40多年终于打破垄断。
所谓喷丸成形,其实和章丘铁锅有些相似。当前常用加工技术主要有喷砂、喷丸、抛丸三种,喷砂主要用于除锈打磨,喷丸则是不断抛出硬度很高的钢球或陶瓷球,对零部件进行高强度打击。
一般情况下,刚生产出来的零部件上,会存在很多空隙或裂痕,若是不处理,随着长时间使用,这些空隙裂痕会被越拉越大,进而断裂故障。专家将这一现象定义为“金属疲劳”。
而喷丸技术下小钢球的频繁打击,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零件表面积,期间产生的残余应力区可以令其承受更多形变。
当年德哈维兰彗星客机之所以空中解体,就是因为窗户附近的零部件发生“金属疲劳”。由此可见,喷丸技术为我国运-20提供了强大的安全保障。
正如专家所说,虽然喷丸技术看起来简单,但背后原理极其复杂,中国能做到攻克,说明航空制造业能力得到巨大提升。不仅如此,我国科研人员目光还看向难度更高的双面喷丸、激光喷丸、超声喷丸成形技术,力争彻底超越,再创佳绩。
(图解:运-20具备上下两层运输能力,大大提高运输投送效率,可及时有效的形成战斗力)
3、性能不输俄罗斯,抢占美国市场
某一期央视《军事科技》节目,还公开展示运-20的“大肚量”——可一次载两辆30吨级15式轻型坦克,前往7800公里以外进行部署。
这是因为,中国南方有太多水网稻田,西南有高原,考虑到15式坦克的模块化、轻量化设计,再加上运-20远程部署能力,解放军可以更好地优化军事力量布局。
当坦克这类装备着陆后,空降兵需要在短时间迅速空降至装备附近并投入使用。俄罗斯曾试验过伞兵与装备一起空投,但危险系数太高只能放弃,为此,其将安-70、伊尔-76等运输机进行隔离设计,也就是货舱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可用来装在弹药、货盘,上层则运输士兵。
运-20借鉴该设计,也将货舱分为两部分。
央视节目《大国鲲鹏》中,运-20同时运输伞兵和装备,很好地展现出战略运送能力。同时,从运-20身上,我们也能看到中国体系化重装空投能力,已经达到领先水平。
正因如此,包括尼日利亚在内的国家,才会无比青睐运-20,增强其国际军售市场上的竞争力。除了运-20,带有中国元素的翼龙无人机、枭龙无人机,也都收获不少海外用户。
分析人士称,俄罗斯伊尔-76全球买家多达30个以上,美国C-130卖家也全球畅销,运-20与之相比,有着巨大的性价比优势,因此,未来这些客户,都有可能采购运-20BE,抢占美国市场。
(图解:曾出现在珠海航展上的运-30中远程运输机模型)
4、下一代运输机,或许也不远了
也有人疑惑道,歼-31作为五代机这样的战略装备,出口举动本身就让人不解,如今,运-20大型战略运输机也要出口,到底是为何?
运-20的出口,或许意味着我们有了另一个更好的选择。
事实上,运-20生产速度早已达到全球第一的水准,其生产线火力全开、性能显著提升,各处细节都表明,中国有必要进入下一代运输机的研发工作之中。
在各方看来,中国下一代运输机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将与美国C-130无比接近,其首次亮相于2014年珠海航展,从外形上看,与欧洲A-400M相似。
过去很长时间里,中国一直缺少类似于A-300M、C-2一样的中远程运输机,未来,基于运-20设计优势的下一代运输机,将与运-20形成完美组合。
总而言之,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国产装备竞争力加大,最终走向国际市场,是一个必然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