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村“最美书记”吴仁宝葬礼,带领全村致富,上万群众含泪送别

杨文山 2024-11-30 17:50:39

华西大队的初步变革

1961年,在苏南的一隅,华西大队正式成立,吴仁宝被任命为党支部书记。那时的华西大队,村民们生活艰苦,每天的口粮仅为半斤,常常是辛苦一整天换来的粮食连基本的饱腹都难以满足。

吴仁宝在一次阅读《人民日报》时,对《大寨之路》一文产生了深刻的兴趣。文章详细描述了大寨人通过自力更生,团结协作,改变了自己命运的故事。

鉴于此,吴仁宝召集了村里的老中青三代人,共同商讨未来的发展计划。会上,他提出了一份长达15年的发展规划,旨在彻底改造华西大队的生产和生活面貌。规划中包括重点项目如河流改道、土地平整及水利设施建设等,目的是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土地产出效率。

开始时,不少村民对这项看似遥不可及的计划持怀疑态度,毕竟之前从未有过如此大规模的土地改造项目。但吴仁宝不断地在村民中宣讲大寨的成功案例,逐渐激发了大家的信心和积极性。

改道河流的工程是首要且艰巨的任务。村民们手持简单的工具,比如锄头和铁锹,每天从早到晚地劳作。吴仁宝总是走在前列,无论刮风下雨,他都坚持与村民一起工作,从挖掘河床到搬运石块,他始终不落人后。

随着河流改道工程的逐渐完成,接下来的土地平整工作也在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有条不紊地进行。他们使用牛拉犁和手工工具,将大片崎岖不平的土地改造成了平坦的农田。

七年的时间里,华西大队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村民的共同努力和不懈奋斗,原本贫瘠的土地被变革成了一块块肥沃的田地。土地平整后的田地也使得机械化耕作成为可能,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学大寨”:华西大队的辉煌成就

1972年,经过多年的努力,华西大队的粮食亩产终于突破一吨大关。这一成果迅速被上级关注,华西大队成为“农业学大寨”的样板村。吴仁宝的名字也随着报道传开,成为各地村干部学习的榜样。

尽管取得了这样的成就,吴仁宝却在反思现状。他与村里的干部和一些老农反复开会讨论。会上,他常提到,虽然粮食产量上去了,但农民的生活还是单一的。家庭收入主要靠农业,村里人买衣服、买点家用物品都得精打细算,手里几乎没有富余的钱。有人在会上建议,可以试着种点经济作物,吴仁宝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接下来的日子里,吴仁宝多次带着村干部到周边的乡村和企业考察。一路上,他认真询问那些工副业发展较好的地方是怎么起步的,工人们的收入有多少,是否比种地的收入高。考察结束后,他召集村民代表,把考察的见闻一一讲给大家听。有些村民一开始担心从农业转向工副业风险太大,会不会失败,吴仁宝就把这些顾虑一一拿到台面上讲,和大家一起算账,分析其中的可能性。

转型升级的决策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吴仁宝召集村里的骨干力量,对村子的现状和资源进行全面的分析。他指出,华西村虽然土地不多,但劳动力充足,过去几年积累了一些基础资金,还储备了不少学成归来的技术工人,这些条件足以支持一场更大规模的工业发展。他提出,将村里的95%劳动力从农业中抽调出来,全力投入到工业生产中。

在实施过程中,吴仁宝依旧是带头干的那个人。他亲自参与到工厂的筹建中,每一个细节都要过问,从设备的选择到厂房的设计,他都要确保万无一失。很快,冶金厂开始动工建设,接着是纺织厂和有色金属厂。吴仁宝常常到工地查看进度,有时还帮忙搬运材料。

1980年,华西村的工业体系已经初具规模。冶金厂主要生产钢材和铸件,纺织厂供应的布料销路极好,而有色金属厂则是当时市场的热门。村里的青壮年几乎都参与到了这些工厂的生产中,各厂的流水线在一片忙碌的气氛中运转,产量和收入逐步提高。

为了确保工厂的管理高效,吴仁宝带领村干部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他还多次邀请外地的企业管理专家到村里授课,教大家如何提升生产效率和销售能力。厂子运营得越来越好,村里的收入也随之飞速增长。到1980年底,华西村的工农业总产值突破1亿元,成为江苏省第一个“亿元村”。

在这一过程中,吴仁宝依然注重集体的力量。他不断强调,每个工厂都属于集体,收益要公平分配,不能让少部分人富起来。他还提出,把一部分利润用于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修路、建房,以及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很快,村里的道路变得更加宽敞,家家户户有了电灯和收音机,有的甚至装上了电视机。

华西模式的传播

2001年以后,随着华西村的发展经验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播,越来越多的周边村庄主动申请并入华西村。最初,村干部们担心资源分配会不会因此变得复杂,是否会影响现有的发展节奏。吴仁宝却从一开始就表示,这是华西村义不容辞的责任。

最早并入的几个村庄距离华西村只有几公里,经济状况相对落后,土地贫瘠,工业基础几乎为零。吴仁宝多次带着华西村的干部和技术骨干到这些村子里实地调研。他们会先了解当地的具体情况,比如地形特点、劳动力结构以及村民的技能水平,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制定发展计划。

并村工作中,吴仁宝尤其重视如何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他常常带着华西村的一些致富带头人去新并入的村子,与村民面对面交流,讲述他们当初如何通过努力改变生活的真实经历。这样的互动让很多原本犹豫不决的村民渐渐看到希望。没过几年,这些新加入的村庄也逐渐走上了富裕之路,很多地方甚至形成了特色产业,比如养殖、加工或手工业。

与此同时,吴仁宝还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为了帮助更多贫困地区改善生活,他提出了“智力扶贫”的想法。这一理念很快得到了实践。华西村开始举办针对贫困地区的培训班,每期都安排技术骨干和经验丰富的村民分享种植、养殖和工业生产的经验。

除了培训班,吴仁宝还推动了“支援外地建设”的项目。华西村先后在黑龙江和宁夏建立了两个“华西村”,为当地的发展提供资金、技术和管理支持。

最后岁月

2012年,吴仁宝已经步入耄耋之年,身体状况大不如前。但当他得知北京国家博物馆将举办名为“复兴之路”的大型展览时,他毫不犹豫地决定亲自前往。为了这次行程,他提前和村里的干部们开了好几次会,仔细了解展览的内容安排,并亲自挑选了一支由百余人组成的华西村代表队,一起前往北京。

展览当天,北京的天气微冷,吴仁宝坐在轮椅上,由儿孙搀扶着进入展馆。高烧和咳嗽让他脸色略显苍白,但他始终精神专注,认真地听着讲解员对每一件展品的说明。他不时点头示意,或用低哑的声音与身边的村干部讨论某些内容。

回到华西村后,吴仁宝并没有因为身体虚弱而减少工作。相反,他依然坚持每天参加村里的重要会议,过问村庄的各项事务。他对华西村未来的发展有着清晰的计划,并一再叮嘱村干部们,无论形势如何变化,都要始终以村民的利益为重。

然而,到了2013年初,吴仁宝的健康状况急转直下,病情越发严重。家人和村里的干部商议后,决定将他送往上海接受更好的治疗。住院期间,吴仁宝依然不忘村里的事情。他总是拉着前来看望他的村干部问这问那,有时甚至在病床上要求看文件或听汇报。医生多次劝他安心休养,但他总说:“等我好些了再回村里看看。”

到了3月初,吴仁宝的病情更加危急,但他始终希望能够回到华西村。家人见他执意如此,只好安排车辆将他送回家中。3月13日,他终于回到了熟悉的村庄,回到了那片他一生都为之付出的土地。

3月16日晚上,吴仁宝在家中去世,享年85岁。吴仁宝的追悼会并不隆重,他生前曾再三嘱咐,不要铺张浪费。但前来悼念的人却络绎不绝,吊唁者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许多人带着鲜花,有人手里还拿着一捧稻穗,象征着他带领华西村从贫困走向富足的历程。追悼会结束后,成千上万的村民步行跟随吴仁宝的灵车,将他送回他一生居住的老屋。在那里,他们排队向这位伟大的乡村领袖遗体告别。

参考资料:[1]陈尧明,沈贵鹏,卢俊峰.探寻吴仁宝与华西村奇迹背后的精神密码[J].江南论坛,2009(12):20-22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