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秦始皇为中国取了个霸气的名字,至今仍被沿用

崔崔不是催 2025-02-21 09:56:02
前言

我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国家是秦朝,它在历史上留下的痕迹可不是别的朝代能盖住的。秦始皇,那可是第一位帝王,真的可以称他为千古一帝。

他统一六国之后,出台了好多政策,还弄出了很多个第一。他可是第一个被称为“皇帝”的君主,就连现在还在用的“中华”这个称呼,都是秦始皇给取的。

一、中华

华夏民族,简称华夏族,这就是汉族最初的名字。在中国古代史书里有记载,华夏民族大多居住在黄河的南北两岸,这是有历史根据的,就像夏朝就是在我国北方定居的。

不只是北方是中国农业的起源地,更重要的是北方发展比南方领先好多,所以好几个中后期的朝代都把都城定在北方。黄河沿岸就是这样,以前的人也这么做。黄河流域的土壤特别适合搞农业,地势还平坦,这可方便农民种地。

黄河流域从来都是华夏民族居住的地方。而且,它在战争年代那可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处,毕竟它处于中原地区嘛。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就打算给自己这个最高统治者弄个前所未有的称谓。于是就有了“皇帝”这个称呼,那自己统治的这片地方也得有个名儿。

中华和皇帝一样,都是两个词凑一块儿的,从这两个词里各挑一个字,就能组成一个新词。

之前提到过,华夏民族一直都居住在中原地区。于是就从“中原”里选了个“中”字,咱们是华夏民族嘛,再从“华夏”里挑个“华”字。

于是,一个新名词就冒出来——中华。秦朝虽说很快就灭亡了,可它留下的这两个称谓,一直传到现在。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定都咸阳,咸阳,就是现在的陕西。它处在中原地区,而中原地区可是北伐的重要地带。这么说来,秦始皇把国家取名为中华,某种程度上也是照着自己的都城来定的。

不管是夏商,还是后来的秦国,他们可都是华夏儿女,而且都是在中原地带定居的。

二、极具争议性

秦始皇在历史上那可相当有争议,后人对他的评价,有好有坏。有人觉得他是千古一帝,可也有人说他是前所未有的暴君。

为啥他会给后人留下这种看法?这都取决于他做的那些事儿。他可是咱封建王朝里的首位帝王,他征战六国的本事那都不用再唠了,咱们现代人就只能看到个结果,这过程中的艰辛根本就想象不到。

秦始皇用十年就统一了六国。其实,早在这之前就能瞧出他的野心。他继位之后,就对当时的天下有了自己的盘算。大家都知道,秦始皇刚继位的时候,手里可是没多少大权的。

秦始皇刚继位的时候还很年轻,在朝廷里没什么根基,跟权臣吕不韦比起来那可差远了。不得不说,秦始皇这人特别能忍,他管吕不韦叫“仲父”,把朝廷里所有的政务都交给吕不韦去处理了。

在这儿得说一下,吕不韦掌权那么多年了,他怎么会轻易放弃手中的权力?所以之后发生的那些事儿都是必然的。

嬴政可是帝王,他哪能容忍国家大权被臣子掌控?吕不韦掌权多年,在朝中那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说不定秦始皇都得听他的。权力这东西会让人迷失,对吕不韦这种人来说更是如此。

秦始皇到了21岁的时候,就能够亲政。大家一看到这个年龄,肯定会觉得很纳闷儿,要知道在古代,男子十六岁就已经行及冠之礼了。

福临和康熙都是年纪轻轻就登上皇位了,他俩可都是十四岁就开始亲政了。可秦始皇为啥到二十一岁才开始接触朝政?这里面肯定有吕氏集团的“功劳”,还有朝中大臣等各方面势力的影响。

秦始皇能在十年就统一天下,他得有多大的魄力,这是能想象出来的。同样,这几年里发生的那些事儿,秦始皇会不知道他们的手段吗?这也是能想象出来的。

嬴政亲政后,又一场没动静的战争开始了。这是皇权和相权的争斗,也是秦始皇跟吕不韦集团的斗争。这时候,另一股势力也冒头了,那就是嫪毐。

嫪毐,就因为赵姬,不但被封了侯,还得到了自己的地盘。这嫪毐可真是一点都等不及了,在公元前238年就发动叛乱了。结果,秦始皇给他用了极刑。过了一年,秦始皇又把吕不韦给处置了,打这往后,秦始皇就正式当家,掌握国家大权。

就从这个时候开始,他踏上了自己的伟大征程。那这其中要做的准备工作可不少。商鞅变法之后,秦朝就全面推行商鞅提出的政策了,秦始皇还制定了新的政策标准,整个国家的政策都是按照韩非子的思想来施行的。

这里边军队可太重要了。军功爵制度一推行,秦朝的军民一下子都为秦国的将来出起力来,把大家的积极性全调动起来了。不过,最让老百姓感到满意的,还得是粮食这块儿。

秦始皇在一些税收的独特方面也做出了变革,一下子秦国的综合国力就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一下子就跳到七国里综合国力最强的位置上去了,这也给他之后的征战打下了根基。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开启了大规模改革。这当中好多改革对国家和历史都是有益的,他设立的制度甚至都流传了上千年。

三、时代铸就英雄

秦始皇出生的时候,正赶上战乱时期。他,那可是从小就看着战争长大的,在他的记忆里,战争就没停过。也正是这不停歇的战争,对他年幼的心灵产生了影响。

当时国内的整体局势相当混乱。可以这么说吧,只要是个君王,就没有不想扩充领土、侵占他国的。

可是打仗必须得有强大的国家做后盾,所以那个时候兴起了好多大规模的改革。改革之后就有战争了,秦国也被战争给牵连进去了。而且大家肯定都知道,一开始的时候,秦国的国力比其他国家差得远。

就因为这样,别的国家都对秦国垂涎欲滴。其实秦国真正开始有大变化,那是秦始皇继位之后的事儿了。从这事儿上,大家应该能看出来,秦始皇刚开始的时候,对秦国也好,对秦国的老百姓也好,带来的都是积极影响。那他为啥最后落了个“暴君”的骂名?

这实际上和晚年的秦始皇脱不了干系。要是用一个词描述晚年的秦始皇,那就是——孤家寡人。晚年的秦始皇简直谁都不信,疑心大得不得了,就是他的这种疑心造成的。

他在沙丘去世了,可你知道吗?这么大的事儿,朝廷里竟然就只有几个人晓得。这都是他老是疑神疑鬼带来的恶果,就因为这个,秦朝才会在秦二世手里给断送掉了。

结语

咱们今天看待历史得用辩证的眼光。秦始皇,确实做了不少对国家发展不利的事儿,可咱也不能否认,他给中国留下了好多文化遗产。

到现在咱们还在用“中华”这俩字,他搞出来的好多政策对后面的各个朝代都有影响。大家可别老骂秦始皇,焚书坑儒这事儿,得好好琢磨琢磨。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