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红薯储存的方法,延长保鲜的时间,减少损耗增收益;冬季大棚种玉米不简单,温湿度调控得精细,模拟自然好生长
红薯是咱农民朋友们很熟悉的一种作物,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可以加工成各种各样的美食,深受大家喜爱。可储存红薯却是个技术活儿,要是储存不好,那红薯不是发芽就是腐烂,那损失可就大了。这时候就得好好研究研究怎么让红薯多保存些日子。
和新鲜蔬果不同,红薯的储存不是简单的放在那就行。要是不注意一些方法,很快红薯就坏了。很多人会想,把红薯放在一个地方啥的就行,其实不然。像有些地方,直接把红薯堆在地上,没几天就会发现有红薯开始发霉。这是因为地面往往比较潮湿,红薯容易受潮。而且周围的温度也不稳定,变化大的时候红薯就很容易受到影响。所以储存红薯得找个相对干燥、温度相对恒定的地方。比如说,在一些农户家里,会专门挖个红薯窖。红薯窖的好处可多了。它能隔绝外界的温度变化,让红薯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环境里。而且窖内比较干燥,不像放在外面地上那么容易受潮。再看没用储存好方法的,红薯堆在墙角,不出一个月,可能就有很多红薯烂掉了。
红薯的包装也很重要。不能随便拿个袋子一装就完事。有些地方用塑料袋装红薯,看似是防止红薯水分流失,其实是错的。因为塑料袋密封得太严,红薯在袋子里呼吸不顺畅,产生的水汽散不出去,反而会加速红薯的腐烂。正确的方法是用透气的纸箱或者编织袋。像在红薯丰收的季节,有些小商贩就会把红薯装在透气的纸箱里,然后码放在一起,这样既能防止红薯水分过度蒸发,又能保证有足够的空气流通。而且这种透气包装能避免红薯因为水汽积聚在局部而发霉腐烂。
红薯自身的处理也影响着储存时间长短。挑选红薯的时候就得注意,有损伤、患病虫害的红薯一定要挑出来。这些红薯就像一颗颗“定时炸弹”,放在一起很容易影响其他的红薯。受损和染病的红薯可能已经携带了病菌,在储存过程中病菌就会传播。而完整的红薯相对健康很多。在存放之前,还可以对红薯进行适当的晾晒。晾晒后的红薯水分适当地散失一些,这样在储存的时候就能更耐存放。这就跟人在旅行之前做好准备一样,把身体调整到较好的状态,才能适应旅途中的环境。
下面再说说大棚种玉米的事儿。冬季大棚种玉米可不像在大田种玉米那么简单。大田里玉米可以接受大自然的阳光雨露,而大棚里很多条件都得人工调控。
先说说温度这一块。玉米在不同生长的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不一样。在种子发芽的时候,温度得合适。一般来说,15到20度的温度比较适合玉米种子发芽。如果温度太低,种子可能就迟迟不发芽,或者在土里发霉了。就像把一个需要温暖环境才能苏醒的东西放在冰窟窿里一样,它肯定是没法好好发展的。而当温度太高的时候,超过30度,玉米种子可能又会因为高温而损伤,影响后续的生长。大棚种植就得把温度调控到这么精准的程度。白天和晚上的温度也得分别调控。白天的时候,温度可以适当高一点,但也得在玉米能承受的范围内,大概25到30度比较合适。晚上温度则会降下来,降到12到15度左右。这就跟给玉米盖被子一样,白天掀开一点让阳光照进来让它暖和,晚上再给它盖上点让它保暖。
湿度也是个关键因素。玉米生长需要适量的水分,但是多了少了都不行。如果大棚里湿度太大,玉米叶子容易发黄,病害也会增多。很多在湿度大的环境里种植的玉米,叶片就会变得湿漉漉的,很容易滋生霉菌。相反,如果湿度太小,玉米就像缺水的鱼,在那样的环境里很难茁壮成长,叶子会变得干枯。正常的大棚湿度保持在70%到80%比较好。为了控制湿度,可以采用通风的方法。当湿度太大的时候,打开通风口,让湿气散出去。但如果通风过度,外面的冷空气或者干燥空气进来太多,又会让温度和湿度产生太大的波动,这也是需要注意的。就像走钢丝一样,要在湿度控制和保持稳定之间找到平衡。
光照在冬季大棚里也是一个需要精心调控的因素。冬季的阳光不像夏季那么充足而且强烈。玉米是比较喜欢光照的作物,充足的光照能让玉米很好地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大棚的薄膜会阻挡一部分光线,所以有时候需要通过反光膜等一些辅助手段来增加光照。没有足够光照的玉米,在大棚里就会长得比正常照光的弱。那些生长茂盛的玉米往往是光照充足的地方长起来的。而且光照的均匀性也很重要。大棚里的玉米如果有一部分光照不好,这一部分的玉米生长就会受到影响,比如长得矮,叶子发黄之类的。而光照均匀的时候,玉米就相对长得比较整齐、健壮。
土壤肥力也不能忽视。在大棚里,土壤相对来说是一个固定的资源。为了让玉米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健康生长,土壤肥力要保证充足。玉米生长需要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如果土壤里的营养成分不足,玉米就像一个缺乏营养的孩子,长得会不好。在施肥的时候,要合理搭配肥料。不像在大田里可以依赖自然土壤的肥力和偶尔施加的农家肥,大棚里更讲究精确的营养供应。有时候会在种植之前进行土壤检测,然后根据检测的结果来决定施加什么样的肥料,施加多少量。这样做就是为了给玉米创造一个最佳的生长环境。
在冬季大棚里种玉米,温湿度和光照的调控得模拟自然。大自然的玉米生长是在一个很平衡的环境里,大棚里虽然有了人为干预,但这个干预的目的也是为了让玉米能像在大自然里一样健康成长。从玉米的发芽到最后的成熟,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这些条件的精心调控。这就像养一个娇嫩的宠物,得方方面面都考虑到,才能让它健康成长,收获满满的玉米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