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的异兽(一):狌狌、鹿蜀、旋龟

雪落沁香 2020-11-06 21:52:28

一.狌狌

《山海经·南山经》:“招摇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山海经出现的第一种异兽,形状如同长着白耳的猴子,可以直立行走,如果吃了它的肉就能够健步如飞。

又《海内南经》:“狌狌知人名,其为兽,如豕而人面”

于是就造就了狌狌的三种形状:一,白耳猴形;二,人首猪身;三,人形兽毛。

《淮南子·泛论》:“狌狌知往而不知来。”狌狌可以通晓过去的事情,但是不可以预测未来。另外《水经注·叶榆河》”县有猩猩,其肉甘美,可以断穀,穷年不厌。“大约是肉质极美,有灭顶之灾。

也有一则狌狌的小故事:

《艺文类聚·兽部下》封溪县有兽,曰狌狌,体似猪,面似人,音作小儿啼声,既能人语。又知人名,人以酒取之,狌狌觉,初蹔尝之,得其味甘而饮之,终见羁缨也。

狌狌声音如同小儿啼哭,可以听人话说人语,却非常好酒,人用酒做陷阱,诱骗狌狌。狌狌早已警觉,骂骂咧咧的走了,但忍不住诱惑,又回去尝了口非常喜欢最终喝醉而丢了性命。

二.鹿蜀

《山海经·南山经》:“杻阳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

鹿蜀形状类似于马,不过头是白的,全身布满了老虎的斑纹,长着红色的尾巴,鸣叫起来如同人在唱歌,将它的皮毛佩戴在身上,可以使子孙昌盛。

另外郭璞《山海经图赞译注》:”鹿蜀之兽,马质虎文。骧首吟鸣,矫足腾群。佩其皮毛,子孙如云。“又指出鹿蜀十分善于奔跑。

看起形状有点像斑马,不过颜色有些不对,更像是已经灭绝的斑驴,但斑驴只有前半身有斑纹。

三.旋龟

《山海经·南山经》:”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其中多玄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

《山海经·中山经》:”又西七十二里,曰密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鐵。豪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洛,其中多旋龜,其狀鳥首而鼈尾,其音如判木。無草木。“

旋龟的体状与普通的乌龟相近,只是浑身红黑,长有鸟(老鹰)的头、蛇的尾巴。它发出的声音就像剖开的木头时一样,要是将其带在身上,能够耳不聋,还可以治疗足底的老茧。其实,旋龟是真是存在的,就是鹰嘴龟。

1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