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的天气其实相当无聊,暖湿气流增强让南方的雨水终于多了起来,但降雨区域过于稳定,导致西南东部、江南大部阴雨绵绵,而华南和江淮等地干燥依旧。与此同时北方冷空气活动也大幅减弱,中东部地区气温逐渐转为偏暖状态,天气分布格局已连续好几天没有发生变化。

不过刚刚看了一下最新的数值预报,却忽然发现数值临近给江南东部地区报了一场降雪,时间就在17号周一,也就是后天的下午到夜里,在时间上已经非常近了。从数值预报的结果来看,17-18号江西北部、安徽南部、浙江大部都有望迎来降雪,安徽南部、浙江西北部山区还可能出现大到暴雪,算是一次比较明显的降雪过程了。

为什么数值会忽然报出这样一场雪?我们从形势场预报来看,可以发现17-18号东部地区有一股冷空气南下,之前预报这股冷空气主要影响北方地区,现在逐步在南调,江淮、江南北部也会受到影响。并且在北部冷高压的影响下,冷空气对江浙沪地区的影响尤其明显,850百帕0度线深入南下到浙江南部一带,导致浙江大部气温都满足了降雪条件。而最近南方的水汽条件已经明显好转,气温一下降,雪自然就能出来。

此外,美国数值给出的预报结果也非常接近,但美国数值报的雪基本全都在浙江境内,江西和安徽没有报啥雪。两家的预报差异主要出现在水汽供应上,欧洲数值的水汽更强一些,美国数值偏弱,因此当冷空气南下时,美国数值里江西、安徽的水汽率先断供,只有浙江还有不错的水冷配合。不过要注意的是,这次降雪还是以山区为主,平原的气温正好在雨雪临界点上,出现雨夹雪或冰粒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先不要抱有太大的希望。

一般来说,江浙沪的地理位置偏东,位于水汽输送的末段,降雪较西部内陆地区更为困难一些。这次水汽条件有所好转,冷空气路径又偏东,反而让浙江成为了降雪的最大赢家,也是比较少见了。目前距离降雪已经不足48小时,且欧美数值预报基本达成一致,因此可信度还是有的,不过中央气象台的官方预报还没有体现出来,看明天早上会不会更进。

今年冬天我国的降水天气格外少,南方更是一次大范围降雪都没出现过,绝大多数地方都还没见过雪花,是罕见的无雪之冬。不过从目前的预报来看,2月下旬初我国还有一次较明显的冷空气过程,理论上江南中北部地区还是有见雪的可能的,具体的雨雪情况还是要临近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