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隐血“+”,就是血尿吗?提示得了肾病?医生:这个检查来帮你

刘用的备忘录 2024-02-10 02:35:11

当你在尿常规检查中看到“尿隐血”这一项标记为“+”,可能会担心是否有血尿或肾脏问题。但其实,尿隐血“+”并不总是意味着有严重的健康问题。

如果检查结果显示尿隐血为“+”,先不要太紧张。医生会结合你的整体病情、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来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肾脏功能,以确定是否真的有问题。但我们还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这个检查结果到底意味着什么。

首先,我们要明白隐血和血尿的区别:

隐血,也称尿潜血,是指尿液中含有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但肉眼看不见。这种情况需要通过化学试剂或仪器检测才能发现。隐血可能是因为尿中的红细胞破裂产生的血红蛋白尿,或是因为肌肉损伤导致的肌红蛋白尿,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假阳性反应。

血尿,则是指尿液中含有红细胞,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通常,每个高倍视野下红细胞数超过3个就被认为是血尿。血尿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肉眼血尿是指尿液颜色明显变化,如红色、粉红色或茶色等;镜下血尿则是尿液颜色正常,但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量红细胞。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可能导致隐血或血尿的一些常见6种原因:

1. 尿路感染: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的泌尿系统炎症,可能导致尿路黏膜充血、渗血。这通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尿液可能浑浊、脓性或有异味。

2. 尿路结石:尿液中某些成分沉积形成结石,刺激或损伤尿路黏膜,造成出血。这可能伴有肾绞痛、血尿、尿路梗阻等症状,尿液可能有沙砾或结石排出。

3. 尿路肿瘤:肾脏、输尿管、膀胱或尿道的良性或恶性肿瘤,侵犯血管,引起出血。这通常伴有无痛性血尿、尿频、尿急等症状,尿液可能有血块或肿瘤组织排出。

4. 尿路血管畸形:尿路部位的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发育异常,导致出血。这种情况通常无明显症状,偶尔出现血尿,尿液无其他异常。

5. 肾脏疾病: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多囊肾等肾脏病变,影响肾脏的滤过功能,使红细胞从肾小球漏出。这通常伴有水肿、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尿液可能呈现泡沫状或茶色。

6. 其他原因:剧烈运动、月经污染、药物影响、全身性疾病等,也可能导致尿液中出现隐血或血尿。

从上面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单凭隐血或血尿的存在,并不能直接确定具体的病因。但这两种情况都可能指向肾脏问题,因为肾脏是我们身体的主要排泄器官。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肾小球和肾小管过滤、重吸收和分泌血液,从而产生尿液,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

在正常情况下,肾小球的滤过膜能够阻止红细胞和大分子物质进入尿液。因此,尿液中通常不应该含有红细胞或血红蛋白。但如果肾脏出现炎症、损伤或其他病变,肾小球的滤过膜可能会受损,导致红细胞或血红蛋白漏入尿液中,这就可能导致隐血或血尿的出现。

从肾脏疾病的角度来看,血尿通常更能反映肾脏问题的严重程度。血尿意味着尿液中含有完整的红细胞,而隐血则可能是由于红细胞破裂或肌肉损伤产生的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

需要强调的是,隐血和血尿之间并不总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它们可能有共同的病理基础或不同的发病机制。在某些情况下,隐血可能是血尿的早期表现,如在肾小球肾炎或肾结核等疾病中。在其他情况下,隐血可能是血尿的假象,如由于肌肉损伤或药物影响。还有些情况下,隐血和血尿可能同时存在,但没有必然的联系,如在尿路感染或肾结石等情况下。

总的来说,隐血或血尿是肾脏问题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它们并不是唯一的指标。如果你发现尿液中有血液,无论是隐血还是血尿,都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那么,如果发现有血尿,担心是肾脏出问题了,该怎么办?可以进一步完善一个检查来帮你!

如果发现血尿,但是不能确定血尿是来自肾脏还是非肾脏,那么可以完善这个检查:尿红细胞位相检查。

尿红细胞形态检查是一种可以帮助判断血尿是肾小球性还是非肾小球性的方法。根据尿液中的红细胞的大小、形状、颜色和血红蛋白含量,可以将它们分为正常型、畸形型和混合型。

一般来说,如果尿液中的畸形红细胞占总红细胞的80%以上,就可以认为是肾小球性血尿,因为这说明红细胞在通过病变的肾小球时受到了损伤和变形。

如果尿液中的畸形红细胞占总红细胞的50%以下,就可以认为是非肾小球性血尿,因为这说明红细胞在通过肾小球时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而是在肾小球以下的部位或泌尿道出血。

如果尿液中的畸形红细胞占总红细胞的20%到80%之间,就可以认为是混合性血尿,因为这说明红细胞可能同时来自肾小球和肾小球以下的部位。

尿红细胞的畸形报告通常会显示尿液中的红细胞总数,以及各种形态的红细胞的比例和数量。一般可以看到2种结果:

肾小球性红细胞:这类红细胞是由于肾小球的滤过膜受到损伤,导致红细胞从血液进入尿液,并在过程中发生变形而形成的。肾小球性红细胞的特征是细胞内血红蛋白有逸出现象,形成芽孢或胞膜皱缩,细胞变小。

肾小球性红细胞可以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是G1、G2、G3、G4、G512。肾小球性红细胞常见于各种肾炎,如IgA肾病、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病等。

非肾小球性红细胞:这类红细胞是由于肾脏以外的泌尿系统的病变,导致红细胞从血管或黏膜出血,进入尿液,但没有经过肾小球的滤过,所以形态基本正常,血红蛋白丰富,细胞膜完整。

非肾小球性红细胞可以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是N1、N2、N3、N4、N512。非肾小球性红细胞常见于泌尿系统的感染、结石、肿瘤、结核、出血性膀胱炎等。

所以,总的来说有隐血或者血尿也不要过于担心,如果只是单纯的血尿,而其他指标正常,暂时不需要治疗,做好定期复查即可。尤其是更年期后的女性,可能面临长期的隐血“+”的情况,这一般都是自身抵抗力下降,存在感染的情况所导致的。

当尿液中出现血尿以及其他异常指标,如蛋白尿,就应该引起重视,及时进行进一步完善尿红细胞位相检查,找出病因并积极治疗,以免问题进一步恶化。

5 阅读: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