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混动赛道,续航与补能曾是难以调和的对立音符,而电池安全更如同悬在用户心头的隐忧。当行业还在为“续航虚标”争论不休时,领克900携宁德时代骁遥电池登场,用一场技术交响乐打破了僵局。
它以17分钟快充为序曲,以280km纯电续航为主旋律,以六维电安全体系为终章,奏响了混动领域“高效与安全”的协奏曲。这场革新,不仅改写了混动车的使用逻辑,更让用户从“妥协者”变为“掌控者”。

电池技术与实际表现:一杯咖啡的“超充哲学”
对于整个汽车行业而言,领克900的亮点有很多,其中最为吸睛的却是其电池技术,其搭载的“骁遥超级增混电池”,源于对用户痛点的精准洞察。放眼全市场,大部分混动车型的电池容量仅有15~50 kWh,充电时长却十分漫长,而骁遥超级增混电池,通过3C超充电芯与快离子导体材料的协同,不仅扩大了电池容量,还将充电时长大幅缩短。
实际续航表现上,骁遥电池以52.38kWh超大容量和253Wh/kg能量密度,支撑起280km纯电续航,这意味着,对于大部分用户而言,即便是在工作日,即便不进行充电,也能用纯电来支撑起一周的通勤。难得的是,其电池体积与车内空间实现极致平衡,MPV级的纯平地板和3160mm轴距未被侵占,真正做到续航与舒适双赢。

性能释放上,骁遥电池打破了混动车的“电量歧视”。无论是满电还是馈电状态,领克900均能输出4秒级零百加速,馈电油耗与动力响应依然稳定。这背后是超导电子网络技术的支撑,它如同一条“永不减速的高速公路”,让电能传输效率始终拉满,彻底告别“有电猛如虎,没电慢如龟”的尴尬。
从实验室到真实场景的“多维防火墙”
安全是混动技术的底线,而骁遥电池为这条底线构筑了多重防火墙。
电芯层面,采用航天级隔热防火墙,在电芯间植入耐高温陶瓷层,即使单颗电芯异常,也能将热失控风险隔绝在毫米级范围内;双保险排爆系统则通过定向泄压通道,将高温气体与火焰导向车外,避免连锁反应。整包层面,SPA Evo架构的五横六纵框架结构,以纵横交错的强化梁形成“笼式防护”,抗碰撞能力提升30%,同时优化散热路径,让电池始终处于最佳工作温度。

领克900的电池安全不依赖理论推导,而是通过250+项全链路测试反复锤炼。从-40℃极寒到85℃高温,从盐水浸泡到10米高空跌落,甚至模拟车辆托底、侧面撞击等极限场景,每一项测试都高于国标要求。例如,在模拟电池包受挤压的测试中,其变形量需小于国标限值的50%才算合格,这种“自虐式”验证,只为将意外概率无限趋近于零。
安全不仅是硬件堆砌,更是对真实用车场景的预判。领克900的六维电安全认证体系覆盖充电、行驶、停放、事故等全生命周期,例如:充电时,BMS系统实时监控电芯状态,防止过充过放;碰撞后,电池包可在0.02秒内切断高压电路,并通过云端同步报警;涉水时,IP68级防护确保电池包在1米水深浸泡48小时仍安全无恙。

从“充电焦虑终结者”到“安全天花板”,领克900的每一次技术突破,都在重新校准混动市场的价值标尺。当行业还在争论“参数优先级”时,它已用实测数据与用户场景的深度融合证明:真正的技术标杆,从不让用户做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