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的文章总是给人当头一棒的警示作用,先生的杂文自不必多说,他的小说亦是如此,当然先生的小说只是会讲一个生动有意思的故事,但是其深刻内核,却有待读者自己去细心挖掘。
先生的小说仅仅是讲述一个故事,他不会花费一个字的笔墨来感慨和抒发自己的情感,只是用心描写一个个人物,而且他笔下的人物是有着永久的生命力。
如今社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可是先生小说中的人物,比如阿Q、祥林嫂、孔乙己等等不存在了么,总会影影绰绰地出现在我们周围,有时我们自己就不由自主成为了那样的人。
今天我想来和大家一起谈谈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其实孔乙己这个人物非常具有代表性,今天我倒是想谈谈孔乙己身边的那些人,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却拿着孔乙己开心的那些人。
01、调侃孔乙己这个落魄读书人,成为了卖苦力人的唯一快乐《孔乙己》小说就是借用小酒家这个场所,展开故事的叙述,来喝酒中有短衣主顾,他们生活艰辛而困苦,喝酒成为他们暂时消除疲劳和解闷的一个很好去处和方式了。
虽然是在酒馆喝酒的顾客,可是他们却会遭到一些歧视和不公平待遇,穿长衫因为多点了一个荤菜,便可以悠哉悠哉地坐在房间里,慢慢地喝酒。
而那些短衣帮呢,因为囊中羞涩,他们不得不拿着一碗酒,站在柜门外站着,或蹲在角落边喝酒。
就连柜台的伙计都会对短衣帮没有好脸色,觉得他们过于啰嗦和计较。
从这些细致入微的描述,我们不难看出这些短衣帮的卖苦力者,
他们唯一的快乐就是建立在生活比他们更加不如意的人身上,小说中有这么一句话:
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孔乙己》
可见,在那种苦闷的生活中,孔乙己成了他们唯一的快乐源泉了,可是深思细品之下,不得不让人感到几许辛酸。
孔乙己之所以让短衣帮感到快乐,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孔乙己虽然读过一些书,可是却没有成为像何举人那些成为达官贵人,而是变得落魄不堪,由此这些短衣帮从中寻求到了一些平衡,继而可以借嘲讽孔乙己,在苦涩的生活中找到一丝快感。
在他们看来,孔乙己虽然读过几天书,那又如何呢?依然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而且他居然还去偷书,被何举人打了一顿,在他们看来,这不是活该吗?而且还让他们无聊无趣的生活中多了一份谈资,为愁苦的生活增添了一丝快乐,所以他们每次看到孔乙己,不免会揭他的伤疤,乐此不疲。
况且,将这为数不多的快乐就着掺水的酒喝下,为麻木无趣的生活增添了一丝亮点。或许这不仅仅是孔乙己的悲哀,也是短衣帮人的悲哀吧。
02、读过书的小伙计,对于同是落魄的读书人也是不屑一顾和避之不及小说中的“我”其实也算是读过一点书,而且在现实生活中过得不如意,因为读过几年书,却高不成低不就,既没有成为像何举人那样的上流人士,就连在酒家打工,也是遭到老板各种嫌弃。
因为“我”不会给酒掺水,同时对于短衣帮们的各种“唠唠叨叨缠夹不清”也是懒于并且无法应对,好在自己荐头的情面大,老板碍于面子没有将“我”辞退,而是打发我做一些简单无聊的事情。
由此可见,“我”的处境和地位也是非常尴尬,内心也是苦闷孤独的,从某些方面来说,孔乙己和“我”有着一些相似之处,两个人都读过一些书,但是却没有功成名就,同时又不愿意去从事一些打苦工的工作,所以过着不尴不尬的生活。
掌柜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这样的日子让“我”感到索然无味,然后,孔乙己却是“我”生活中唯一的快乐。
虽然两人的境遇有着相似之处,可孔乙己比“我”更加落魄和不堪,因此“我”对于孔乙己是冷漠的。
“我”一边享受着孔乙己带来的快乐,一边却与孔乙己划清界限,不想与他有任何言语上的互动。
因为,孔乙己俨然成了一个异类,“我”当然唯恐避之不及呢,生怕自己也成为了众人的调侃对象,只是远远站在一旁,冷眼旁观。
其实,我的内心也认同孔乙己的人品,他比旁人更有信用,
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孔乙己》
但是“我”却从来不愿意对这个可怜的人付出一点善意,也许是生活的艰辛和困顿,让“我”失去了最后一丝善意。只是从一个更可怜的人身上感受到一些快乐,来麻醉一下现实生活中的痛苦和孤独,冷漠将心中的最后一丝良善也消磨殆尽了。
03、天真浪漫的孩子也学会了成人世界的自私和冷漠其实,在《孔乙己》这篇短小精悍的小说中,鲁迅先生颇费了一些笔墨来刻画了一群孩子的言行举止。
他们听得笑声,便会跑到酒馆来看热闹,这时候,孔乙己便会从自己为数不多的吃食中拿出一些茴香豆分给这些孩子们。
从这里看出,孔乙己内心还存有一丝善良,那些坐在舒适座椅上慢慢喝酒的老爷,倚在门前喝酒的短衣帮们,谁也不会给这些孩子一颗豆子,唯有遭人嘲讽的孔乙己愿意从自己的吃食中拿出豆子来分给孩子们。
可是这些孩子们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他们跑到酒馆来,本来就是听着笑声而来 ,显然是来看热闹的,等吃完了孔乙己的豆子,他们就在笑声中离开,那种习以为常的来去中,隐含着令人心酸的冷漠和自私。
他们早早地受到周围人的熏陶,失去了孩童的天真和纯洁,内心变得冷漠和自私。
我想当初先生把《孔乙己》归入《呐喊》文集中,是源于他内心的一个呼声:救救孩子。
孩子过早地受到成人世界的熏陶,慢慢失去了原本的淳朴和善良,也许这就是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初衷之一吧。
鲁迅先生的小说,就像陈年老酒,值得慢慢细品,百般滋味在心头。
鲁迅试图改变人性,可是人性不可改变。鲁迅错估了人性的顽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