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0月10日,某中学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学生“红领巾自缢”事件。据网传一段视频显示,事发后家长在学校与相关人员对话。当天下午16点42分,家长收到正在读初中的孩子的电话。孩子说,自己的身体不舒服,能否不参加周末学校的一个比赛。通话期间,孩子情绪低落,家长最终同意,让其去找老师说一下。17点02分,家长忙完手上的事情,进一步再与孩子询问具体原因。孩子回复称,正在上课,下课再说。然而,根据学校看到的监控画面显示——通完电话后,17点06分,孩子在教学楼5楼(一间空教室)外的楼道,用红领巾自缢身亡。17点45分,有同学来到事发现场,为孩子做了心肺复苏等抢救行为,但已无力回天。18点,老师打电话通知家长,而家长赶来学校后,发现“孩子已经躺在那里了”...
在与其他家人沟通结束后,家长继续与学校人员交涉,质疑事发后的一个小时里,学校都做了些什么。比如,为何不告知家长,孩子已经身亡的信息?为何不让家长向其他人求助、联系?为何要把孩子(尸体)转移?然而,学校代表回复家长,表示学校还没有掌握事件的完整环节…
2
不出意外,此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质疑,很多人都想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首先,jing方经过调查发现,涉事学生与同学们的关系不太融洽。学习压力大不说,父母在家里还经常隔三差五地吵架。甚至,在孩子的电子手表中,发现其有“自残”的倾向。他与网友的聊天记录也一一对应,都提到了“自残带来的快感”。而根据学校心理老师的“心理辅导”记录,同样提到了其自残经历。校方也曾以“知情书”的形式,告知过家长,建议带其就医。此外,还有一张截图补充了事发前两日,涉事学生在校内的表现情况——
8 日,该学生带激光笔入校玩耍;9 日,玩激光笔时被收缴,并作出检讨;10 日,课间操期间不守纪律,被班主任约谈两节课;下午美术课翘课,物理课时不守纪律,再被老师约谈…种种一系列证据表明,该学生是一个“问题学生”…
最终,官方发出通报,表示认定涉事学生(向某某)为自缢,排除刑事案件。并且,没有发现任何针对向某某的校园霸凌行为。对此,学校表示深刻反思,对学生身心健康关心关爱不细致、对家属沟通抚慰不到位等问题。之后将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帮助家属回归正常生活,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事情到这里,也就结束了。真相终于大白。看完通告后,网友们纷纷猜测,这位学生自S的原因,或许是因为他患上了“重度抑郁症”…3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近年来,学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明显呈上升趋势。可能很多人都觉得,抑郁症是一种“成人病”。但有数据表明,大约2%的儿童,以及大约8%的青少年,都曾经历过抑郁症的困扰。如果这本身还不够令人“心痛”,抑郁症还可能伴随自S的念头或行为——即便是在儿童和青少年中,也是如此。或许,孩子有自S的念头,并不一定会实施且成功。但无疑,这种念头增加了巨大的风险。此外,抑郁症对儿童和青少年其他方面的影响,也可能是毁灭性的。而这些问题的背后,通常由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因素共同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多种手段,从不同层面、多方合作,来预防和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安全、温暖的学习环境。首当其冲,便是“家庭教育”的问题。事实上,在一段亲子关系中,家长对孩子的情感忽视,是比暴力更残忍的存在。如果说,温暖的家庭是孩子港湾。那么,冷漠的父母则像是一个“黑洞”,拖拽着孩子往下沉,连呼救声都没有回音。这样的情感缺失,足以摧毁任何一个孩子…4
某著名心理学专家、教授曾公开表示:涉及抑郁症时,父母应该与孩子进行有效地沟通、谈论,具体可以参考以下提示和建议——1.保持合适的谈话年龄。父母要确保,孩子能理解自己在说什么,并且,他不会因为讨论而感到困惑或无聊。父母可以尝试将孩子的抑郁症,与他们比较熟悉的疾病进行比较;例如,感冒、发烧等病。2.保持积极的对话。抑郁症,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会导致情绪和身体上的痛苦。所以,尽量让谈话集中在积极的方面。要营造出充满希望的前景与氛围,避免对孩子不必要的惊吓。3.说实话,不要对孩子撒谎!作为父母,千万不要做出无法兑现的承诺;也不要讨论不确定的话题。一定要告诉孩子,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可以列出问题清单,询问相关的心理健康医生,并且不要隐瞒事实!4.富有同情心。孩子需要家长的承认、理解,并尊重他们的感受。即使家长不太了解他们的想法,也不要忽视或敷衍他们的感受。避免诸如“有什么郁闷的事?”或“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之类的言论。不屑一顾的言语,只会导致孩子隐藏自己的感受,或变得充满“防御性”。5.做一个好的倾听者。与孩子开诚布公地交谈,并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避免打断、评判或惩罚他们。耐心倾听,表明自己是孩子可以信任的对象,可以帮助到他们。如果家长实在担心,也可以直接询问孩子,“最近是否正在考虑自S,或是有没有自S的念头”。事实上,谈论自S并不会给孩子带来这样的想法。相反,这可以帮助他们识别问题,并知道何时以及如何寻求帮助。可能很多家长并不知道——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自S的念头实在太常见了。这种念头,应当被认真对待。绝不能认为孩子只是在博眼球、关注,或者觉得孩子还小,长大后就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