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日
宋·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此诗作于秦观晚年贬谪时期(约1096年后),当时他因新旧党争被贬郴州、横州等地。政治失意与漂泊生涯使其诗词风格转向含蓄哀婉,本诗以春日意象为载体,隐晦表达孤寂心境与人生感慨。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意象运用:"轻雷"暗喻春雷唤醒万物,"万丝"以雨丝稠密喻愁绪纷乱。"霁光浮瓦"写雨后初晴,阳光在琉璃瓦上跳跃,碧色参差,明暗交织。
艺术手法:动静结合——雷声的动态与瓦上浮光的静态形成对比,展现春日瞬息万变。
情感暗示:表面写景,实则以骤雨初晴隐喻人生起伏,暗含对命运无常的体悟。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拟人化描写:芍药"含泪"、蔷薇"无力",将花草人格化。芍药带雨如含泪美人,蔷薇枝条低垂似慵倦少女。
双关意味:"春泪"既指雨水,亦象征诗人贬谪中的忧思;"无力"暗喻自身政治理想的消沉。
风格体现:典型婉约笔法,以柔美物象传递深沉情感,符合秦观"诗如词"的纤丽特质。

元好问曾评秦观诗"女郎诗",此诗柔婉风格可见一斑。但深层看,其将个人命运与自然意象高度融合,在宋代哲理诗中独树一帜,展现了贬谪文人"含蓄中的抗争"。

图片来自网络,有侵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