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解放军大型无人机绕台飞行引起各界广泛关注。据报道,这是一架外号“双尾蝎”的大型无人机。该架飞机绕行整个台湾东部,被解读为是在演示“包围台湾”。

正在外界猜测纷纭的时候,台当局的一个举动,再次将台海局势推向紧张。据台媒报道,近日岛内公布了《海岸巡防机关器械使用条例修正草案》,对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其中就包括了对“海巡署”动武规则的更改。
根据媒体报道,条例对台“海巡署”在海上“执法”过程中动用枪械、火炮等装备的限制条件进行了修改。比如,在之前的版本中,规定“海巡署”在执法中,动用枪械、火炮等装备前必须要先鸣枪示警。而修改后的条例,则将限制条件放宽,不再要求鸣枪示警,可在“执法”过程中直接进行射击。
这里需要解释下“海巡署”是个什么。台湾的“海巡署”,隶属于海洋委员会的三级机关,负责台湾地区海域及海岸巡防,执行查缉走私、犯罪逃亡等治安事务。

但值得注意的是,从“海巡署”过往的执法记录来看,“被执法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大陆的渔船。这意味着,原本就对大陆渔船粗暴“执法”的“海巡署”,今后将可以在“执法”过程中动用手铐、警棍,甚至是枪械、火炮等武器装备。
在解放军环台军演、海警战训常态化的现在,台当局的这一举动,明显是冲着跟海峡对岸“擦枪走火”来的。因为岛内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两岸军事实力差距,台当局“不得已”开始用尽一切手段对岛内进行“武装”。
在台海问题上,中国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底线原则。近年来,中国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强硬态度。
去年,佩洛西不顾中国反对执意窜访台湾后,解放军立即在台海地区多个海域和空域进行大规模军演,并组织实弹射击,对台湾进行“准封锁”演习。

今年,蔡英文窜访美国,解放军当即在台湾海峡再次举行了规模庞大的环台军演——环台战备警巡和代号为“联合利剑”的多兵种联合军演。不仅穿过了所谓的“海峡中线”,进入了台岛十二海里以内,还进行了实弹精准模拟打击,让岛内见识到了,解放军联合作战体系支撑下夺取制海权、制空权、制信息权的能力。并且,大陆借机实现了海警对台湾海峡常态化巡查巡航。
台当局深刻认识到,解放军的火力 足以轻易摧毁台岛海岸的防御工事和军事设施。于是,台当局开始疯狂在军备和海军上下功夫,一方面勾结美国,购买美国军备武器,接受美国新增驻军;另一方面,改革台湾“海军”,将“海军”高层大换血,修订相关法律条例,尽可能地支持“海军”的壮大。

此次修订《海岸巡防机关器械使用条例修正草案》,未尝没有计划将“海巡署”变成台湾“第二个海军”的意图。不过台当局这次铤而走险,妄想通过与大陆渔船“擦枪走火”挑起事端,恐怕并不能如愿。大陆的海上执法力量,足以确保中国所属海域的船舶安全。台当局一意孤行搞分裂,终会玩火自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