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画《开国大典》董希文 作
《开国大典》所描绘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天安门国庆典礼的盛况。场面恢宏,喜庆热烈,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神采奕奕,气度不凡。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广场开阔,红旗如海,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画家在进行严谨的写实描绘中,借鉴了民间美术和传统工笔重彩的表现手法。作者使蓝天与地毯、红柱子、红灯笼及红旗等造成强烈的对比,并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在写实手法的描绘中,画家又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加工,如透视和光影的处理都没有严格地按西方写实绘画中的素描要求,在画面的右侧部位减去一根柱子,这些都是为了适应并强化画面主题和总体的需要,同时也适于中国广大读者的审美情趣。还应该提到的是,这些作品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抒情性 。有评者认为是"富有装饰意味的纪念碑性的大型历史画。"
作者董希文(1914一1973)是浙江绍兴人,曾在苏州美专、杭州美专西画系就读,1939年去法国留学,后回国。1943年赴西北敦煌艺术研究院并投入对敦煌壁画的研究。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他还创作过《春到西藏》、《哈萨克牧羊女》、《苗女赶场》、《百万雄师过大江》等主题性绘画。
1949年10月1日凌晨6点,东方天边已露出橘红色的曙光,毛主席才缓缓走出他的办公室,来到院里,点起一支烟,边抽边轻轻踱起步来,神色显得有些疲倦。
他太累了!这些天连续开会,非常紧张。昨天晚上没有召开会议,毛主席本来要早休息,以便次日有充沛的精力上天安门参加开国大典。但他仍然没休息成,在办公室一直工作到深夜。
是啊,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几十年来,我们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英勇奋斗,流血牺牲,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吗?
记得1947年3月18日晚上离开延安时,毛主席语气肯定地说:“延安还是我们的,全中国都是我们的!”时间才过去两年多点,这个伟大的预言就实现了,谁能不兴奋呢?主席大概也是这样吧!
平时,毛主席是下午3点起床,今天要参加开国大典,大典前还要开一个会,所以下午1点毛主席就起床了。吃了饭,穿上那套绿呢军装。参加开国大典。
下午2点50分,毛主席走出大门,其他中央首长:刘少奇、朱德、周恩来、 任弼时等已等在丰泽园门前了。毛主席见了这些老战友,立即上前一一握手。周恩来问:“主席今天睡好了吗?”毛主席摇摇头,风趣地说:“我们打了这么多年疲劳战,打出了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是建国第一天,又是一个疲劳战。我一直没怎么睡,吃了药也睡不着。上天安门又要站几个小时,咱们的一生就是打疲劳战吧。”其他首长都笑起来,主席自己也笑了。
毛主席和首长们登上天安门城楼时,正是下午3点整,54门礼炮齐鸣了28响,在庄严嘹亮的国歌声中,毛主席轻轻按动电钮,巨大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广场上冉冉升起。在这万众欢腾的时刻,毛主席用浑厚洪亮的声音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这高昂的声音,透露出毛主席的兴奋心情。几十万人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显示着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
随后是检阅。毛主席目光炯炯,伟岸地站在城楼上。最先走过的是陆、海、空军,接着是群众队伍,文艺大军,体育大军。
时间太长了,工作人员担心毛主席太累,就请他进了休息室。他还没有来得及喝水,就和同在休息室里的程潜说起话来。毛主席刚点起一支烟,周总理就匆匆走进来,对毛主席说:“你预料得对,要在天安门上站几个小时。”原来群众队伍到了天安门前,见不到毛主席就不愿往前走。毛主席对程潜抱歉地笑笑,放下刚抽了几口的烟,又回到了城楼上,对游行的群众招手致意,直到大典结束。
这天夜里,毛主席办公室的灯又亮到很晚很晚,他又在为新中国的建设绞脑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