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32岁牺牲,后来丈夫成为主席,3个子女皆成栋梁

阡陌上文史 2024-11-14 16:22:45

Hi,我是阡陌,爱写书影评、人物、文史故事

“要口供,没有!要命,有一条!”

1934年,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她义正严词拒绝,壮烈牺牲,年仅32岁,3个年幼的孩子下落不明。

后来周恩来派人找到他们,送去苏联学习,3个孩子皆栋梁。

25年后,已经成为主席的丈夫携新夫人去南京雨花台专程缅怀她。

她叫何宝珍。1902年出生在湖南一个贫苦人家,因家人无力抚养,从小被送去了蒋姓人家做童养媳。

幸运的是,蒋家有个女儿上私塾,蒋老爷让年龄相仿的何宝珍跟着一块陪读。

天资聪颖的她得以识文习字。16岁时在亲戚的资助下,她考上了湖南师范学校。

在校期间,受爱国思想熏陶,她经常投身进步活动,成为运动骨干,立下救国志向。

她的行为却惹怒了腐朽保守的校长,遭到开除。

万幸,生活困顿、走投无路的何宝珍却到了中共湘区的帮助,还在那里结识了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人。

毛泽东、杨开慧夫妇热情地接待了她,安排她在自家住下,还到湖南自修大学免费学习。

一天,家里来了位清瘦儒雅的年轻人。

何宝珍与他简单打招呼后,就去找杨开慧了。

她忍不住好奇地问:“开慧姐,他是谁呀?怎么以前没见过。”

杨开慧笑着说,“哦,少奇啊,从苏联留学回来的,宁乡老乡......这次来汇报安源罢工情况”。

说完她若有所思:“宝珍,我给你们俩介绍认识,好不好?”

“好啊!”何宝珍爽快答应。

就这样,她与刘少奇相识了。志同道合的两人彼此都有好感,渐渐暗生情愫。在杨开慧夫妇的牵线搭桥下,两人于1923年结为伉俪。

为了革‘命事业,他们奔走四方, 四海为家。生育的3个孩子中有2个,不得不忍痛分别送到老家和武汉一个工人家庭代养。

1932年,刘少奇前往苏区工作,何宝珍带着出生不久的幼子留在上海,从事秘密工作。

她化名王芬芳,以小学教员的身份作掩护,为营救被捕的同志四处奔走。

长期在尖刀上行走,她不幸被捕。在敌人冲进来之前,她将年幼的孩子交给了房东太太,保住了孩子。

敌人虽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但抱着“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走一个”的原则,将她关入牢中,判刑15年。

无论敌人如何严刑拷打,她一口咬定自己只是个教书的。

在狱中,何宝珍也没有停止奋斗。

她与狱友们想方设法同敌人展开各种形式的斗争,设法搜集材料并利用放风机会传出去。甚至通过绝食方式为狱友们争取改善恶劣伙食条件等。

时间到了1934年秋,随着一名女干部被捕,何宝珍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这名女干部经不住严刑拷打,供出了何宝珍的真实身份。

敌人如获至宝,想藤摸瓜抓到更大的鱼。

可令他们失望的是,无望如何威逼利诱、严刑拷打,都无法从何宝珍口中获得一点情报。

何宝珍反复强调她虽是刘少奇的妻子,但只照顾他的生活,其他的一概不知道!

“要口供,没有!要命,有一条!”

1934年,丧心病狂的敌人将何宝珍残忍杀害,牺牲时年仅32岁。

就义前她来高唱《国际歌》走出牢房,引发狱友共鸣,大家愤然应声激昂合唱,场面令人动容。

刘少奇得知后悲痛不已,3个孩子也曾一度下落不明。

后来,周恩来派人找到了他们,安排送去苏联学习。

3个孩子都成长为出色的人物。

长子刘允彬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成为国内最年轻的的核化学专家之一;

长女刘爱琴毕业于莫斯科通讯技术学院,回国从事教育行业,工作出色;

次子刘允若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是国内著名的导弹专家。

1959年,已成为主席的刘少奇携夫人王光美专程去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凭吊先烈。

当来到这位一直铭记于心的革命伴侣何宝珍的墓前时,他眼睛湿润了,深情地说:

“英勇坚决, 为女党员之杰出者”。

何宝珍一直非常喜欢散文名篇《爱莲说》,曾立志做一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人中之莲。

她就是那坚贞不屈的“花之君子”,值得后人铭记!

end

幸得文史从今伴,从此阡陌多豁达

愿同频的人,都能在这里相聚,感谢您的阅读

0 阅读: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