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连队的传家宝丨“甘巴拉英雄雷达站”授称30周年!从海拔5374米向更高处进发

中国军网 2024-06-28 11:21:05

一件传家宝

记录着一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

也承载着一支连队的荣光

讲述传家宝背后的故事

探寻英雄连队的精神密码

解放军报微信将推出

“我们连队的传家宝”系列稿件

敬请关注!

传家宝名片

名称:“甘巴拉英雄雷达站”荣誉称号锦旗

年代:1994年

位置:西部战区空军某旅“甘巴拉英雄雷达站”

走进西部战区空军某旅

“甘巴拉英雄雷达站”营区

最先映入眼帘的

是一面鲜红的锦旗——

“甘巴拉英雄雷达站”

“英雄”二字背后

是一代代甘巴拉人扎根生命禁区

接续吃苦奋斗、顽强向战拼搏

位于站部走廊的“甘巴拉英雄雷达站”荣誉锦旗。(资料图)

海拔5374米的甘巴拉

藏语意为“不可逾越的高山”

1962年,部署江浙一带的某部官兵

跋涉4000余公里挺进雪域边疆

1965年10月

甘巴拉雷达站组建命令下达

短短两年

勘测、修路、建站

在缺乏现代化设备的条件下

老一辈甘巴拉人以赤诚初心融化千年冻土

用“人拉马驮”

把雷达天线架上生命禁区

1967年8月12日,第一代甘巴拉人登上光秃秃的甘巴拉阵地,架设雷达天线,正式担负值班任务。(资料图)

自此

“甘巴拉”三字

在一代代甘巴拉人心中有了截然不同的意蕴——

没有不可逾越的高山

在甘巴拉不得不提这几个关键词

酷寒

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5℃

老一辈甘巴拉人住在四面透风的“干打垒”

有时睡醒后发现头发都被牢牢冻在墙上

狂风

8至10级大风在这里每年要刮9个月

阵地上的国旗时常被狂风吹坏

平均每周都要换一面

缺氧

空气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一半

每次登上阵地

头痛、恶心、失眠等高原反应挥之不去

在光秃秃的山巅构筑阵地时

由于风力过大

雷达天线不受控制地旋转

为了固定装备

官兵在高原冻土打下地钉

每名战士拼尽全力抡动一锤

钢钎只能下沉不到一厘米

由于缺氧

体力再好的战士

抡动两三锤就会头晕目眩

一名名战友先后接力

钢钎上部都被打成了“麻花”

终于成功保障雷达开机

“千里眼”守望着祖国苍穹。朱元强 摄

钢钎打不进,人也要扎根

老一辈甘巴拉人

住着“干打垒”、铁皮房

忍受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

和极度匮乏的物质条件

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人控雷达站

架起西藏与周边地区的“空中桥梁”

立起“甘巴拉精神”的丰碑

1994年

中央军委授予该站

“甘巴拉英雄雷达站”荣誉称号

1994年6月,中央军委授予“甘巴拉英雄雷达站”荣誉称号命名大会。(资料图)

荣誉在肩,更要砥砺前行

这些年

一次次装备迭代

一次次战训模式升级

都是向着战斗力制高点发起新的冲锋

昔日战风斗雪身体吃苦

如今转型攻关头脑刻苦

“苦”的表现因时而异

奋斗的底色灿然如新

夜间紧急机动。王欢 摄

扎根奋斗、向战奋斗

创新奋斗、永远奋斗

从“守山头”到“闯出去”

从异地远程控制到组建机动分队

从扎根雪山支撑空防预警

到走出雪山参加体系演习

面对一道道横亘在战斗力升级面前的难关

一代代甘巴拉官兵

总有一股舍我其谁、勇往直前的虎气锐气——

海拔5374米的无人区都能征服

还有什么不能征服?

新兵的第一课,就是登上阵地学习甘巴拉精神。马冰 摄

一代接着一代干

从一个高度向另一个高度进发

如今

连队已连续30年保持先进

战斗编组越来越小

机动能力越来越强

强军足迹越来越远

保障能力越来越优

向着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冲锋

新时代的甘巴拉人斗志昂扬

“扎根甘巴拉不是目的

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任务才是价值所在”

官兵在陌生地域检验应急机动能力。余红春 摄

解放军报微信发布

作者:马嘉隆 李再华 邓栋之 徐俊杰 宋强军

编辑:王凤祥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