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3月15日,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宝相寺的太子灵踪塔内出土了佛牙、佛舍利等141件佛教圣物。

宝相寺始建于北魏,唐时名为昭空寺,宋真宗封禅泰山时驻跸汶上,御敕昭空寺为宝相寺。宝相寺被誉为“北朝最初的胜迹,东方最著名的道场”。由于发现佛祖释迦牟尼佛舍利、佛牙,使得宝相寺被誉为“第二法门寺”。

出土佛牙、佛舍利的太子灵踪塔,为 8 角 13 层楼阁式砖塔。此塔底层东、西、南各有一券门佛龛,原置有佛像。塔的北面有圆拱门可通往塔内,从第五层开始,四面皆设有洞门。塔的外檐饰有斗拱,承托着圆椽连檐,形如蝉肚。第四层外檐雕刻有大型莲花宝座,十分庄重。塔内设有螺旋阶梯,可直达顶层。整个塔身自下而上逐渐收敛,塔顶为黄琉璃的圆葫芦塔刹,金光闪闪,故而有“黄金塔”之称。

宝相寺的主要景点还包括影壁、香水海、菩提树、须弥山、地宫等。其建筑风格独特,文化底蕴深厚,吸引着众多游客和信徒前来参观、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