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百花奖第一位影后”的祝希娟,在78岁这一年,与丈夫正式搬入养老院生活。
入住消息传开后,亲朋好友嘲讽辱骂声不断,就差当众指着祝家孩子的脸,大骂他们“不孝顺”。
早在六十年代,祝希娟靠吴琼花角色一跃成为殿堂级影后,并得到周总理的第一支舞邀约。
八十年代南下深圳,亲手创造深圳电视台,短短十五年超过TVB,将当年的铁屋子,累建成二十楼大厦。
她是当之无愧的娱乐圈传奇人物,晚年为何选择去养老院生活?究竟是儿女不孝?还是背后另有它因?
01、一部《红色娘子军》,成就事业与爱情
祝希娟从小热衷于文艺,哪怕童年生涯跟随父母四处奔波,直到十一岁才举家定居上海。
仍不忘每天给家人跳一段舞,唱首红歌活跃一下乏累苦日子。
户口落定后,祝希娟正式踏入校园,才艺细胞一点点被挖掘。
小学登汇演,初中演电影,高中当话剧队领导,毕业筹备考上戏。
但临高考前,祝希娟差点走错路,憧憬浪漫的她,疯狂痴迷农艺师。
整日幻想在黄金色的麦浪中穿梭,举剪修枝时,天上缓慢飘过蓝白云影,不远处成群果树绽放绚烂花朵,日子久了,她会满身仙气。
班主任见她异想天开,便主动找她进行了一次谈话,少年有梦很正常,但要懂得切合实际,上戏最适合你,不要考农艺,你当不了农艺师。
当祝希娟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刻,一家人心情跌入谷底,父亲更是直接朝她甩了一句话:“我们家,出了个戏子”。
就是这句话,让年幼的祝希娟体会到极大羞辱感,立刻面色通红大声反驳道:“我以后一定会有出息,我会证明,现代演员和旧社会戏子是不一样的”。
入学第二年,祝希娟已经明白,表演真谛是放松与想象,随后老师交代给他们一个功课,用发散性思维创作一个小品。
大半同学都选择恋爱为主题,但从高中到大学,一次恋爱都没谈过,身边更没一个异性朋友的祝希娟,找不到共识点,便决定反串《火烧赵家楼》。
因为要演报童少年,她事前剃掉一头长发,演出结束后,一时半会恢复不了女儿身,便遭同学耻笑,还被起了个外号“假小子”。
老师看完她的表演,很欣赏她甘愿为角色,做出形象贡献,但可惜小品没有灵魂,也没有生活共鸣。
听到老师的评语,祝希娟明明坐在教室,却彷如深陷马戏团中央,身边同学无限变大,一个个面露鄙夷朝自己指指点点。
她下意识碰了碰自己寸发,更觉他们耻笑姿态越发癫狂,甚至腰都乐弯了。
祝希娟再次萌发想当农艺师念头,好在导员见她快萎靡成黄花菜,赶紧说出最终成绩“四
分”。
满分五分,这个分数已经合格,至于如何拿下另外一分,老师给了祝希娟一个建议,多接触烟火气,别只活在话剧舞台。
祝希娟立刻用手绢拭去清泪,第二天主动找到导员,提出暂时休学申请,她要去工地当打杂工,尝一下生活疾苦,体会一下烟火气息。
导员皱了皱眉,递给她一个剧本《在和平的日子里》。
这是一个讲述西北工地故事的作品,与其顶着大学生身份,吃白苦受白累,还不如去校内剧团直观体会一下。
傻人有傻福,说的就是祝希娟。
她凭那股直爽劲,成功拿下剧中技术员和阎大嫂角色,拍摄期间展示的个人潜力,还荣获谢晋导演赏识,得到参演《红色娘子军》资格。
那一天,谢晋导演偷偷来到舞蹈室,将琼花的传奇故事娓娓道来。
祝希娟全程认真聆听,交谈结束后,她又激动又忐忑,因为导演临走前告诉她:“这个角色,是为你准备的”。
但学校没有借学生给电影厂的先例,幸好谢晋导演有本事,一路从校领导找到文化部副部长。
最后学校得知,这是一部重点剧,一定要支持,才点头祝希娟入组。
外界人一听,大导演谢晋竟挑一个大三愣头青当女主,分外好奇下,全跑到上戏食堂偷看正主,候烽民便是其中之一。
浑然不知的祝希娟正站在长龙队伍中,安静排队等买饭,偶尔还伸着脖子往前瞅一眼。
那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粮食急缺,她再多排一会,好吃的都被抢没了。
候烽民便正好将这一幕收入眼帘。
祝希娟身穿蓝白色连襟旧棉袄,两根大黑辫子从肩膀一直拖到腰,一张圆乎乎俏脸蛋上,有一双杏眼,正瞪大眼睛,左瞅右瞅,好不可爱。
谢晋导演眼光真不错,这姑娘虽然穿的土里土气,容貌一打眼也不算夺目漂亮,但眼睛很大很灵动,看久了格外顺眼。
这是候烽民爱情的开始,却是祝希娟事业的开端,两个毫无交集,且人生轨迹完全不搭边的人,究竟如何走到一起?
02、26岁嫁初恋,婚后生一男一女
来到海南拍摄地,祝希娟和七、八个女演员直接被导演领到招待所。
刚进屋,前脚坐下门便被打开,一个漆黑短发中掺杂几缕白丝的中年男子映入眼帘。
他便是《红色娘子军》电影的编剧梁信老师。
谢晋导演立刻站起身,将他领到女演员面前,还未说话,梁信便指着祝希娟说道:“她就是琼花吧”。
能被编剧直接钦点,不仅是一种认可,更说明,祝希娟本人就是他想象中的女主角样子。
这让年幼的祝希娟感到莫大荣幸,心底更增了一股自信。
谢晋导演又带领大部队来到琼海县,一比一复刻娘子军军营生活。整整三十天,祝希娟穿着短裤短袖,在烈日下训练。
渐渐地,肤色越发焦黄透亮,原本乌黑发亮的长发,被炙热阳光晒得发黄,鼻尖脸蛋更被晒脱了皮。
小身板也强健很多,走起路下意识挺胸抬头,英姿飒爽气概十足。
最后三天,谢晋导演放弃特训,带着大家伙到博物馆参观文史,让演员对娘子军巾帼不让须眉印象,深深刻入脑海。
1962年,《红色娘子军》正式上映后火遍全国,女主祝希娟更是一举拿下首届百花奖女主大奖。
颁奖当晚,祝希娟整个人傻了,谢晋见她迟迟不动,赶紧轻拍她的背部。
反应过来的祝希娟,立马换上欢颜笑容,蹦蹦跳跳走到主持人郭沫若身边。
下一秒,全场响起轰隆掌声,还有无数影迷往她脚下扔鲜花,其实更大荣誉在后面。
仪式进行到最后环节,所有来宾伴歌起舞,当乐曲即将开始时。
周总理突然拨开人群,走到祝希娟面前,他要邀请百花奖最佳女演员荣获者跳第一支舞。
因为是第一次见大场面,祝希娟全程姿态僵硬,一双脚总朝总理的脚踩去,一曲完毕,她简直没脸见人。
但没人怪责这个小姑娘,她可是“二十二大殿堂级电影明星”中年纪最小的影后,这点可爱的失误,完全能被理解。
满载荣誉归来,旧友们特地为祝希娟准备了一场宴会。
来到聚会却发现,在场人几乎都带着爱人,唯一一个女朋友在外地的男士,为了不被孤立,便喊来好兄弟候烽民压场。
酒过三巡后,气氛热闹起来,有人直接指着祝希娟和候烽民,大声嚷道:“我们都是名花有主的人,只有你俩还单着,要不凑一对得了”。
一向开得起玩笑的祝希娟,难得脸红,候烽民也难掩嘴角微笑,心里暗暗想着:女神是单身,他有机会了。
打听过后得知,祝希娟是个浪漫主义者,候烽民正好是一名职业画家,便特地找来她的电影,寻觅最美画面,再用水彩一笔一划描绘出神态。
捧着画像那刻,祝希娟第一次尝到甜蜜滋味,羞涩着答应了对方的求爱。
但候烽民刚得到女神放心,就被频繁告知,爱人要出差去外地拍戏。
相爱三年,他们的见面机会寥寥无几,候烽民的心,随着每次短暂见面后的空虚,越来越空落落的。
1964年,为了让自己有安全感,候烽民主动求婚,祝希娟心疼爱人承受异地恋压力,便索性答应。
结了婚后,她依旧在全国各地飞来飞去,直到一年后怀孕才正式停下脚步。但祝希娟没想到,这一停就是整整十年!
03、晚年住养老院,原因令人泪目
动荡期来临后,她成为人人喊打的资本家女儿,事业被中断,昔日相熟的导演、演员同事,皆避她如蛇蝎。
单位领导更是总恶意找茬,先将她撤下领袖位,又借各种事由批评她,要求她写公开道歉信。
被黑暗笼罩的祝希娟,一天过得宛如一年之久,半年后被诊断患上抑郁症。
万幸,她身边有一个挚爱自己的丈夫,和乖巧懂事女儿相伴,他们主动牵起祝希娟的手,带领她走出思维困境。
1977年,祝希娟迎来十年里唯一一份喜讯,她又一次怀孕了。
只是,这一年她已经40岁,丈夫候烽民不想她承担高龄生子风险,便多次含泪提出打掉吧。
但祝希娟坚决要留下,既如此,候烽民能做的只有悉心呵护。
产前无微不至照顾,月子期间承担一切琐事,洗衣洗尿布他来干,买菜做饭他包揽。
平时还时刻留意妻子精神状况,但凡感到日子无聊枯燥,就拿出搜罗很久的珍贵外国书籍,让妻子读书解闷。
生完孩子第一年,祝希娟便与贵人谢晋导演重新联系,从刘晓庆手上,抢来《啊!摇篮》电影通告,再次塑造了封神角色李楠。
但这一次演戏,祝希娟感到格外吃力,曾经熟悉的剧本,突然变成苦涩难懂的文字,死死把她拽入深渊。
好不容易将角色掰扯明白,嚼碎了咽入肚,找镜头时的慌乱感,让她很窘迫。
演戏变得艰难,是因为年纪大了,既如此便退圈吧,将机会留给更多年轻人。
1983年,祝希娟决定放弃上海的一切,与丈夫南迁至深圳,开启了电视剧导演新人生。
小两口下了火车,坐上轿车,一路从县城开到乡下,又路过一片水塘和无数香蕉树,最后停到了一个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铁皮房子前。
既来之则安之,祝希娟没有嫌弃环境恶劣,动员有限资源,用两个月时间,将深圳电视台成立。
之后边干边学,以台长身份经营整整十五年,成功塑造百部剧,三度拿下飞天奖,一步步将小铁屋建造成二十楼高层大厦。
直到60岁那年,祝希娟功成身退,正式退休。
当时,两个孩子第一时间提出,要承担爸妈的晚年生活,祝希娟拒绝了,她是年纪大,但并不是失去自主能力,和儿子生活多有不便。
女儿则在美国洛杉矶和洋女婿过日子,她可以为了去那边小住,学点日常英语,但不能常住,深圳永远是她的家。
2016年,78岁的祝希娟和丈夫候烽民正式搬入心仪养老院,这里都是同龄老头老太太,有共同话题畅谈,有过往经历共同回忆。
如今85岁的祝希娟依旧是影坛响当当人物,去年还与朱一龙共同亮相百花奖开幕仪式,庆祝百花成立60年。
再度站到颁奖台,虽已暮年色衰,但祝希娟前辈依旧精神矍铄,老而强健,不失风采!
结语:
祝希娟的事业履历丰富多彩,堪称传奇。
爱情过往更是楷模,一辈子只谈一次恋爱,如今与初恋丈夫携手58年,依旧恩爱两不疑。
但晚年却甘愿入住养老院,可见,她真的很有主见和风骨。
一生拼搏,换来晚年充实,与老朋友说笑逗乐的群居生活。
儿女也曾竭力阻止,但祝希娟态度坚定,小年轻有自己的生活节奏,老人不打扰,是善解人意,更是让自己舒心。
年纪代沟,导致两辈人生活有差,与其在一起发生龃龉,影响亲情血缘关系,还不如分开,各自过各自小生活。
每逢佳年相聚,再体会一下家和美满之乐,这才是惬意日子,幸福晚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说的就是她吧!
明智的老人
她住的也是高档的养老院,普通工薪阶层也住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