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春晚的舞台上,岳云鹏这个“喜剧小巨人”又出现啦!
还像过去一样,现场的观众笑得前仰后合,网上的评论也像开了锅一样,热闹得很。
几乎每年春晚过后,岳云鹏的相声都会成为大家吐槽的对象。比方说在2024年的春晚舞台,他跟搭档孙越表演飞花令,要说17个带花字的诗句,岳云鹏在扇子上协商小炒,而且频频嘴瓢。
2021年的春晚,他和搭档表演《年三十的歌》,结果把“能耐”说成了“恁能”,好在当时孙越接的及时,当场调侃他说错了,将这一段失误一带而过。今年的春晚舞台,他倒是没出错,但是节目内核空空,就是岳云鹏和观众来了一段即时的互动。都说相声讲究说学逗唱,岳云鹏的相声这四样一样也不占。如果把这个节目作为一个串场的节目,还说得过去,如果放在黄金时段,就有点贻笑大方了。相声里面有一个梗,岳云鹏问现场的观众,对他有什么建议。现场的观众直接来了一句,“建议岳云鹏别再上春晚。”节目过后,“建议岳云鹏明年别来春晚”就纷纷登上了各大榜单的热搜。
很多观众也在评论区留言,“岳云鹏明年别来了”。
可是,您发现没?
岳云鹏是年年遭吐槽,年年还继续春晚舞台走一遭。
那这究竟是为啥呢?
首先,岳云鹏的亲和力很强。
他在舞台上可以撒娇卖萌,观众也不觉得违和。
就算他在舞台上出点丑,倒点霉,观众还觉得是个乐子。
他在舞台上,观众更多的是看他这个人,而他的节目,退到了次要的地位。
这就是观众缘,你不得不服。
就像孙越说的,他的三板斧就是“说孙越胖,没辙把歌唱,又会撒娇又会浪。”
这三板斧,没一个是相声演员真才实学,全是讨好观众的小手段,但是岳云鹏做出来,观众就是买账
其次,他虽然是逗哏演员,但是善于自嘲。一般来说,逗哏演员都是贬低对方或者第三者,而小岳岳愿意放下自己的面子,调侃自己。他甚至愿意让观众站出来,指出“建议你明年别来春晚”。放到一般人,肯定不乐意这么做,但是他接受了,并且顺利化解了,这也是他的一个本事。也正是因为如此,他赢得更多观众的理解和喜欢。也正因为观众的喜爱,所以他才能有机会年年登上春晚舞台。
然后再翻看春晚演员的名单,有谁比小岳岳的履历更适合 buff叠满了?传统艺术;农家子弟;
早期农民工,逆袭人生……整个春晚最符合这个舞台的意识价值的,
除了岳云鹏没有第二人。他之所以还要上,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中国社会的一种潜规则,即“别给脸不要脸”!你可以表现得不尽如人意,但绝不能拒绝。
举个例子,假设2026年春晚邀请了岳云鹏,要求他在1月1日12点之前提交作品进行初审。
岳云鹏就必须按时提交作品,作品的质量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他的态度。初审结束后,节目组的审核老师肯定会提出修改意见。
岳云鹏需要根据这些意见进行修改,然后提交二审,二审之后还有三审、四审,直到最后的终审。整个长达半年的审核过程中,只要节目组没有明确表示“岳云鹏你以后不用来了”,他就必须继续修改和调整,积极配合领导的工作,毕竟领导的时间非常宝贵。因此,春晚是岳云鹏想去就能去,想不去就能不去的地方吗?显然不是。说白了,岳云鹏是对春晚导演组来说最好用的相声演员,只要没有更好的选择,让岳云鹏上场就是最好的托底。
惯于刷贱卖萌岳云鹏之所以能成功,郭德纲的一句话道出了真谛:“岳云鹏最大的优点就是听话。”
这句话看似简单,却揭示了娱乐圈的生存法则:在资本和权力面前,能力并不是最重要的,听话才是。岳云鹏的听话,恰好符合春晚的“安全标准”。
春晚作为全国性的文化盛宴,对演员的要求不仅限于专业能力,更包括政治正确、形象健康、无负面新闻等。
而岳云鹏,恰好符合这些条件。
对岳云鹏本人来说,肯定是不想再上春晚了,以前也就是节目糊弄,今年不光糊弄,还在台上用自我解构来自嘲,以及安排人说“建议岳云鹏不要再上春晚。”但说实话,上不上春晚这事,他自己是没有话语权的。不由感叹: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不过,说真心话,相声演员最成功的秘密武器,岳云鹏还没有具备。这个“秘密武器”,就是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自我修养包括知识素养、技能素养、对舞台的尊重等等。因为成名太早,太容易,所以他缺少老一辈演员对于舞台的敬畏。春晚舞台对他来说,更多的是扩大知名度的一个秀场,而不是让自己精心打磨的作品绽放光彩的舞台。所以,每年他虽然都上春晚,让观众记住的只有“啊,五环”,除此之外,就是他的各种状况。
流量为王的时代,演员追求流量无可厚非,但是,别忘了流量也是一把双刃剑,他会让你沉迷于鲜有的花团锦簇,而逃避十年磨一剑的艰辛。希望岳云鹏不要沉迷于自己的优势里,还是好好打磨作品,练好基本功,做到真正的言之有物,不要吃人缘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