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头怎么也没想到,平静的晚年生活会因为一百多万而掀起波澜。
这天,他正在女儿家阳台上侍弄花草,享受着午后的阳光,突然接到老家堂侄的电话,说村里要拆迁了,让他赶紧回去准备材料。
王老头愣住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一百多万,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就在三天前,儿子亮子突然造访,说是要接他回家住,理由是儿子照顾得更好。
王老头心里明白,儿子八年来鲜少探望,如今的殷勤背后,肯定另有隐情。
拆迁的消息一出,一切都明朗了。
八年来,王老头一直住在女儿王芳家。
自从妻子去世后,他因为过度悲伤,引发了小中风。
是王芳和女婿张明把他接过来悉心照料的。
八年里,女婿待他如亲父,女儿更是无微不至。
他在这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王芳夫妇对王老头关怀备至,让他感受到了久违的亲情。
张明常说:“爸,您就安心住下吧,这就是您的家。
”这八年,是王老头最舒心的日子。
他每天种种花、下下棋,生活平静而惬意。
可是,儿子的突然出现打破了这份宁静。
亮子一进门就笑呵呵地说:“爸,跟我回家住吧,您这把年纪了,还是儿子照顾得好。
”王老头没有立刻答应,因为他知道儿子孝顺的背后,一定藏着什么。
果不其然,刚到儿子家,儿媳就迫不及待地说:“爸,这拆迁款和房子,您得给我们保管啊。
我们可是您的亲儿子,孙子都跟您姓王呢!
”这番话,让王老头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想法。
王老头心里五味杂陈。
一边是八年来嘘寒问暖的女儿女婿,一边是突然冒出来“尽孝”的儿子儿媳。
他该如何选择?
亲情与利益的纠葛,让他陷入了两难。
他思虑再三,决定回女儿家。
临走前,他问儿子:“亮子,你觉得这样对得起你姐姐吗?
”亮子梗着脖子说:“爸,养老是儿子的事,姐姐管得着吗?
”
就在这时,王芳和张明带着父亲的衣物赶来了。
王芳轻声说:“爸,这是您的换洗衣服。
”看到姐姐和姐夫,亮子的脸色变得很难看。
张明站出来说:“小舅子,八年前岳父生病,你说没时间照顾。
现在听说要拆迁了,就把人接走。
你觉得这样做合适吗?
”
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最终,王老头站起身来,坚定地说:“我决定了,拆迁款和房子,我自己来处理。
我要回王芳家住。
”儿媳急了:“爸!
您这是什么意思?
”王老头态度坚决:“我的意思很简单,我要回王芳家住。
至于拆迁款,我会妥善安排。
”
亮子怒气冲冲地说:“那您就别想再进我们家门了!
”王老头拎起行李,头也不回地跟着女儿女婿离开了,只留下了一句淡淡的“随你”。
在回去的路上,张明试探性地问:“爸,您要不要考虑给亮子留一套房子?
毕竟是您的亲儿子。
”王老头笑了笑:“好女婿,你这话说得在理。
不过钱我得留着,万一以后我卧床不起了,也好给照顾我的人一些补偿。
”
王芳红了眼眶:“爸,您别想那么多,我们不图您什么。
”王老头拍拍女儿的手:“我知道,正因为知道,所以我更要把事情安排妥当。
”
后来,王老头把其中一套房子过户给了孙子,剩下的钱和房子都留在自己名下。
亮子为此气得好几个月没来看他,但王老头并不在意。
他知道,真心才是最宝贵的。
王老头在女儿家继续过着平静而温馨的生活。
他偶尔下下棋,侍弄侍弄花草,日子过得悠闲自在。
直到有一天,亮子带着孙子来看他。
孙子扑进他的怀里,甜甜地叫着“爷爷,我想您了。
”
那一刻,王老头的眼角湿润了。
他明白,这才是最好的结局。
生活总是这样,你以为看透了人性的自私,却总能在不经意间看到温暖的光。
就像这些年在女儿家的日子,平淡中藏着真情,简单中有着幸福。
这天,阳光依旧明媚,照在王老头的后院里。
他正在给那些花草浇水,女儿在厨房里忙碌,飘来阵阵饭香。
这就是他选择的生活,这就是他想要的幸福。
在面对金钱和亲情的抉择时,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有人选择利益,有人选择真情。
那么,如果是您面临王老头的处境,您会如何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