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车请注意,倒车请注意。”本来是国内三轮车最常见的提示音,没想到却成了美国街头巷尾的“网红BGM”。而这背后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来自贵州的年轻小伙骆豪。他仅用三个月时间,在美国靠卖“三蹦子”赚了100万人民币,还开了自己的店,这事一出,直接点燃了网友的热议。
事情要从2023年底说起。那时候,骆豪无意间刷到了一则视频,内容是三轮车在海外“走红”的场景。对于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来说,三轮车就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工具:拉货、载人,无非是为了图个方便。但老外却把它当成了“宝贝”,开着三轮车上街,还觉得自己“拉风得不行”。这一幕,让骆豪直呼“不可思议”,同时也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为什么不把三轮车作为一个商品,专门运到国外卖?
说干就干!骆豪找了几个朋友合伙,连计划书都没细写,大家聊了不到一小时,就拍板决定开始干这件事。接下来几天,他在国内采购了一批三轮车发往美国。刚开始,他也没抱太大期待,原以为最多只是赚点零花钱,第一天就卖了1万美元。这下,几个人彻底来了信心。
按照骆豪的说法,三轮车之所以能在国外火起来,是因为它简单、实用。美国的路宽车多,但停车位却很少,买一辆皮卡不仅贵,油费、停车费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三轮车就不一样了,不仅便宜,还不占地方,拉货载人样样行,甚至还能开进农场,堪称“百搭神器”。这让不少老外看后直呼:“这不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低速载人车吗?”
不过,骆豪很快发现,老外对三轮车的需求和国内完全不一样。比如,美国人喜欢开车跑长途,三轮车的续航能力成了问题;再比如,三轮车的外观在国内没啥讲究,但到了美国,老外却偏爱“个性化设计”。于是,骆豪开始对三轮车进行改良。他不仅增强了车体的稳定性,还优化了电池性能,甚至给车子设计了几款更符合北美审美的外壳。更有意思的是,那句“倒车请注意”,也被改成了全英文版本,瞬间成了美国街头的流行语。
从2024年8月到12月,短短三个月,骆豪卖出了200多台三轮车,每台售价3500美元。按照这个价格,三轮车的利润空间相当可观。赚到钱后,骆豪直接在美国开了一家专卖店,专门卖三轮车和其他中国制造的电动车型。如今,这些三轮车已经成了美国街头的小众“潮流单品”,甚至还有老外专门给三轮车改装,贴灯、喷漆、装音响,搞成了“流动音乐节”。
其实不止美国,三轮车在全球其他地区也很受欢迎。比如,在意大利的米兰车展上,三轮车直接抢了豪车的风头;而在中东和非洲,三轮车更是因为结实耐用、拉货量大,成为农场和工地的“心头好”。有数据显示,仅在2023年,三轮车在北美市场的销售额就达到了4.4亿美元,占了整个市场的37%。随着市场的持续增长,三轮车在海外的热度还在不断攀升。
但让骆豪更意外的是,这件事在国内也引发了一场“全民讨论”。有人羡慕骆豪的创业眼光,也有人开始琢磨起了自己的“出口生意”。比如,有网友提议:“既然三轮车能火,那螺蛳粉是不是也有机会?”甚至还有人建议骆豪开发“三蹦子基础版、Pro版和Promax版”,并调侃:“以后换电瓶的价格能不能翻倍?”
骆豪对此倒是看得很淡。他说,他的目标不仅是赚钱,更是希望让更多美国人接触到中国的产品。如今,他正在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把电动车、卡丁车等中国制造的其他车型也引进了美国市场。他的梦想是,有一天能让中国的“三蹦子”覆盖整个美国。
截至2024年12月,骆豪的三轮车生意已经进入稳定期。他不仅在美国开了专卖店,还与当地的一些经销商签订了合作协议。根据最新数据,他的三轮车品牌在当地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甚至开始有老外主动上门定制个性化款式。
与此同时,骆豪还在尝试扩展产品线,比如把国内的电动车和卡丁车引入美国市场。目前,他的团队正在研发一款更加符合美国市场需求的新能源三轮车,预计将在2025年初上市。
不过,随着生意的扩大,骆豪也遇到了一些挑战。比如,物流成本的上涨,以及海外市场的售后服务问题,都成了他必须面对的难题。对此,他表示,未来计划在美国建立一个本地的生产和维修中心,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看到骆豪的创业故事,我觉得有几个地方很值得深思。首先,他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他能抓住三轮车在国外走红的机会,这背后其实是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很多人可能刷到类似的视频只会一笑了之,但骆豪却能从中发现商机,并迅速付诸行动,这种执行力真的很让人佩服。
其次,他的成功也离不开对产品的本地化改良。从三轮车的续航能力,到外观设计,再到倒车提示音的英文化,这些细节的调整,不仅让产品更符合当地的使用习惯,也让消费者感受到了他的用心。这说明,创业不仅仅是“找风口”,更需要脚踏实地地根据市场需求优化产品。
另外,这件事也让我看到了中国制造在海外市场的潜力。三轮车在国内可能只是“工具车”,但在国外却能成为“网红商品”,这背后其实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国外市场对优质、实用产品的需求很大;二是中国制造的性价比确实有竞争力。只要能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中国品牌完全有机会在全球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倒车请注意,倒车请注意。”本来是国内三轮车最常见的提示音,没想到却成了美国街头巷尾的“网红BGM”。而这背后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来自贵州的年轻小伙骆豪。他仅用三个月时间,在美国靠卖“三蹦子”赚了100万人民币,还开了自己的店,这事一出,直接点燃了网友的热议。
事情要从2023年底说起。那时候,骆豪无意间刷到了一则视频,内容是三轮车在海外“走红”的场景。对于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来说,三轮车就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工具:拉货、载人,无非是为了图个方便。但老外却把它当成了“宝贝”,开着三轮车上街,还觉得自己“拉风得不行”。这一幕,让骆豪直呼“不可思议”,同时也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为什么不把三轮车作为一个商品,专门运到国外卖?
说干就干!骆豪找了几个朋友合伙,连计划书都没细写,大家聊了不到一小时,就拍板决定开始干这件事。接下来几天,他在国内采购了一批三轮车发往美国。刚开始,他也没抱太大期待,原以为最多只是赚点零花钱,第一天就卖了1万美元。这下,几个人彻底来了信心。
按照骆豪的说法,三轮车之所以能在国外火起来,是因为它简单、实用。美国的路宽车多,但停车位却很少,买一辆皮卡不仅贵,油费、停车费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三轮车就不一样了,不仅便宜,还不占地方,拉货载人样样行,甚至还能开进农场,堪称“百搭神器”。这让不少老外看后直呼:“这不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低速载人车吗?”
不过,骆豪很快发现,老外对三轮车的需求和国内完全不一样。比如,美国人喜欢开车跑长途,三轮车的续航能力成了问题;再比如,三轮车的外观在国内没啥讲究,但到了美国,老外却偏爱“个性化设计”。于是,骆豪开始对三轮车进行改良。他不仅增强了车体的稳定性,还优化了电池性能,甚至给车子设计了几款更符合北美审美的外壳。更有意思的是,那句“倒车请注意”,也被改成了全英文版本,瞬间成了美国街头的流行语。
从2024年8月到12月,短短三个月,骆豪卖出了200多台三轮车,每台售价3500美元。按照这个价格,三轮车的利润空间相当可观。赚到钱后,骆豪直接在美国开了一家专卖店,专门卖三轮车和其他中国制造的电动车型。如今,这些三轮车已经成了美国街头的小众“潮流单品”,甚至还有老外专门给三轮车改装,贴灯、喷漆、装音响,搞成了“流动音乐节”。
其实不止美国,三轮车在全球其他地区也很受欢迎。比如,在意大利的米兰车展上,三轮车直接抢了豪车的风头;而在中东和非洲,三轮车更是因为结实耐用、拉货量大,成为农场和工地的“心头好”。有数据显示,仅在2023年,三轮车在北美市场的销售额就达到了4.4亿美元,占了整个市场的37%。随着市场的持续增长,三轮车在海外的热度还在不断攀升。
但让骆豪更意外的是,这件事在国内也引发了一场“全民讨论”。有人羡慕骆豪的创业眼光,也有人开始琢磨起了自己的“出口生意”。比如,有网友提议:“既然三轮车能火,那螺蛳粉是不是也有机会?”甚至还有人建议骆豪开发“三蹦子基础版、Pro版和Promax版”,并调侃:“以后换电瓶的价格能不能翻倍?”
骆豪对此倒是看得很淡。他说,他的目标不仅是赚钱,更是希望让更多美国人接触到中国的产品。如今,他正在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把电动车、卡丁车等中国制造的其他车型也引进了美国市场。他的梦想是,有一天能让中国的“三蹦子”覆盖整个美国。
截至2024年12月,骆豪的三轮车生意已经进入稳定期。他不仅在美国开了专卖店,还与当地的一些经销商签订了合作协议。根据最新数据,他的三轮车品牌在当地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甚至开始有老外主动上门定制个性化款式。
与此同时,骆豪还在尝试扩展产品线,比如把国内的电动车和卡丁车引入美国市场。目前,他的团队正在研发一款更加符合美国市场需求的新能源三轮车,预计将在2025年初上市。
不过,随着生意的扩大,骆豪也遇到了一些挑战。比如,物流成本的上涨,以及海外市场的售后服务问题,都成了他必须面对的难题。对此,他表示,未来计划在美国建立一个本地的生产和维修中心,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看到骆豪的创业故事,我觉得有几个地方很值得深思。首先,他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他能抓住三轮车在国外走红的机会,这背后其实是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很多人可能刷到类似的视频只会一笑了之,但骆豪却能从中发现商机,并迅速付诸行动,这种执行力真的很让人佩服。
其次,他的成功也离不开对产品的本地化改良。从三轮车的续航能力,到外观设计,再到倒车提示音的英文化,这些细节的调整,不仅让产品更符合当地的使用习惯,也让消费者感受到了他的用心。这说明,创业不仅仅是“找风口”,更需要脚踏实地地根据市场需求优化产品。
另外,这件事也让我看到了中国制造在海外市场的潜力。三轮车在国内可能只是“工具车”,但在国外却能成为“网红商品”,这背后其实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国外市场对优质、实用产品的需求很大;二是中国制造的性价比确实有竞争力。只要能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中国品牌完全有机会在全球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网友热议】
这件事在网络上引发了热烈讨论,不少网友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有网友表示:“三轮车都能在美国火,看来中国制造的潜力真是无穷大。下次是不是该轮到螺蛳粉、烧烤摊进军海外了?”
还有人调侃:“建议小伙开发三轮车的豪华版、运动版,甚至可以考虑出个限量版,贴上大牌标志,直接卖到10万美元。”
另一些网友则提出了更实际的问题:“美国人会不会嫌三轮车太吵?还是保留原版的‘倒车请注意’更有味道。”
当然,也有人提出了质疑:“国产三轮车这么火,是不是说明他们那边的生活节奏确实没那么快?换我们国内,估计没人会愿意开这个上街。”
最后,有网友总结道:“这事告诉我们,平时不起眼的东西,说不定在别人眼里就是宝贝。关键是能不能发现这个机会,并且坚持去做。”
骆豪靠卖三轮车赚100万的故事,不仅让人看到了一种可能性,也让人意识到:机会其实无处不在。只是,大多数人都缺少一双发现机会的眼睛。三轮车能在美国火,除了说明中国制造的实力,也说明国外市场对实用型产品的需求很大。
但话说回来,这种成功模式并不是谁都能复制的。既要有敏锐的市场嗅觉,也要有脚踏实地的行动力。否则,光靠“想法”是赚不到钱的。
骆豪的故事确实很励志,但也引发了一些思考。比如,为什么我们国内的三轮车被认为是“土货”,但到了国外就成了“时尚单品”?这背后反映的是文化差异,还是我们对身边事物的认知偏见?
再比如,中国制造在国外市场成功的案例越来越多,但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对国产品牌缺乏信心?难道真的是“外国的月亮比较圆”?
最后,小编想问一句:如果下一个“网红商品”就在你身边,你能不能发现它的价值,并且像骆豪一样抓住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