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足联的年度最佳评选公布后,中国球迷的愤怒和遗憾几乎要溢出屏幕,尤其是王霜和陈婉婷双双落选,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这场“失落盛宴”背后,到底是规则的问题,还是另有玄机?
咱们先来看看王霜。说到王霜,中国女足球迷心里都有杆秤,这位“一姐”级球员,论技术、论脚法、论大赛表现,绝对是顶尖水平。放眼亚洲,她绝对是排得上号的,更别说她在英格兰联赛杯中的亮眼表现,能撑起一支队伍的中流砥柱。但这次,她连个最佳阵容的入围名额都没捞到,真让人想问一句:国际足联的“最佳标准”,到底是怎么设定的?还是说,非欧美球员天然就只能“陪跑”?
更让球迷难以接受的是赞比亚球员班达的入选。班达在美国女足大联盟的表现确实不错,但她之前在上海女足效力时,水平和唐佳丽相比,也并没有压倒性的优势。这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个评选是不是更看重欧美球队的“舞台效应”?班达靠着大联盟的光环成了“最佳”,那我们王霜和唐佳丽,凭什么就不够资格?
再看巴西老将玛塔,大家都知道她曾经是球场上的“传奇”,但再辉煌的老将也会有职业生涯的下滑期。如今的玛塔,状态大不如前,入选最佳阵容完全就是一种“情怀奖”。球迷不免要问:是看实力还是发纪念牌?要说实力,王霜哪里比玛塔差?人家在英超赛场拼得风生水起,眼下正当打,可惜,国际足联的投票权似乎从来就不在“公平”二字上。
这事闹得沸沸扬扬,根子在哪?说白了,国际足联的评选更像是欧美足球圈的“内部联谊会”,亚洲甚至非洲的优秀球员想要杀出重围,难度堪比登天。实力固然重要,但影响力、曝光度才是硬通货。欧美联赛资源丰富,关注度极高,而中国女足的球员,即便在海外赛场再拼命,受关注度也难敌欧美一众“话题选手”。这场“游戏”,从一开始就带着不公平的底色。
当然,最佳教练的评选结果也同样让人心塞。美国女足主帅埃玛·海斯当选,但陈婉婷连个提名都没捞到?陈婉婷执教江苏女足,成绩摆在那里,带出了多少优秀球员。而且,论能力、论成长,她的表现绝对配得上一席之地。问题是,在国际足联的评选体系里,中国女足的成绩和努力似乎总被“选择性忽略”。
这几年,中国女足早就打破了“铿锵玫瑰”的标签,开始在风雨中一步一个脚印地重建实力。球员拼尽全力走出国门,教练兢兢业业培养新人,结果却只能被挡在国际评选的大门外。难怪球迷愤怒,毕竟,谁愿意看到自己的努力被无视,自己的实力被抹杀?
话说到这,国际足联的最佳评选究竟是在选“实力”,还是选“流量”?明明有能力站上世界舞台,为啥我们的人始终被挡在门外?你怎么看?是王霜真的不够“最佳”,还是某些规则不够“合理”?评论区聊聊吧!
你分析个狗屁,陈婉婷王霜拿什么和别人打?
陈婉婷和王霜世界最佳?哪来的勇气!
有一说一,我真不知道是谁给你的勇气发的在篇文章?难道是刘若英吗?
就是复制别人的文章搞事情,真不怕骂呀
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
王霜和玛塔比?你脑子有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