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央视新闻
1.为什么想到要去当一位缓和医疗的志愿者?
我的一位医生朋友对我说,她经历了医护团队无论用多先进的设施、多努力抢救都救不回患者的情况,这让她很痛苦,也让她惊觉:医学在不断进步,但医学目前也依旧存在局限,她很想知道如何帮助那些原发疾病已无法治愈了的人们。
听她说完,我想到如果我们到了那一天,已失去行动能力,转不了身,说不了话,会希望家人、医护,如何对待自己呢?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不应只停留在我们的期待里,是要我们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我想当一名志愿者,更多人关注,更多人参与,才能创造出这个明天。
2.这段志愿经历对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每次我走出医院时,我觉得刚刚那几个小时有几百年那么久,我抬头能见到金色的太阳,都想多看几眼,与身边的人聊天,都舍不得错过他们说的每个字。志愿经历让我意识到,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事物,都是值得我们珍惜的难能可贵的幸福。
3.你对于生死的认知有什么变化吗?
我之前与父母存在一些心结,这段经历,让我愿意去思考,该如何面对给予了我生命的父母,也让我愿意去尝试,如何去解决和父母之间的问题。虽然这个过程很难,但就像坚冰有了开裂的洞口,慢慢就都会被温暖融化。
4.你觉得人该如何面对身边人的离去?
想说的爱及时说,想道的歉及时道,亲人有什么心愿,尽快帮他去实现。亲人离世,我们一定会痛苦,但如果做到了这些,这痛苦中能少些遗憾。我认为,如何面对死亡,本身其实是如何尊重自身、尊重他人、尊重生命。
5.在你看来,什么才是“过好这一生”?
积极地去活,热情地去爱,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刻,这一生是由一个一个正在进行的此刻、当下构成的,过好每一刻,就是在过好这一生。
分离无可避免
惟愿把想说的话及时说出口
去尽兴地爱,也认真地道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