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当下的泽连斯基或许正深刻体会着这种孤立无援的困境,曾经备受美国恩宠的他,如今已被美国逐渐冷落。

当地时间2月18日,一场关乎乌克兰命运走向的重要谈判在沙特利雅得悄然举行,俄罗斯与美国的代表团就俄乌停火事宜展开讨论。令人诧异的是,这场直接决定乌克兰未来局势的谈判,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却未收到邀请。泽连斯基对此反应强烈,明确表示乌克兰绝不会接受任何在其缺席情况下达成的和平协议。无独有偶,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记者会上对泽连斯基发起了猛烈批评,甚至公开呼吁乌克兰举行新的选举,这无疑让本就紧张的局势增添了更多变数,特朗普与泽连斯基之间的矛盾,极有可能成为俄乌停火谈判中的“X因素”。
当日,正在访问土耳其的泽连斯基回应此事时无奈地表示:“俄罗斯代表和美国代表正在进行会谈。又是关于乌克兰的会谈,但乌克兰却未参与。”随后,他宣布取消原定于次日访问沙特阿拉伯的计划,新行程推迟至3月10日。泽连斯基强调,乌克兰在领土完整和主权问题上绝无妥协的可能,尽管乌克兰渴望和平、期盼冲突早日结束,但前提是要为乌克兰提供切实有效的安全保障,他期望美国、欧盟、土耳其等能够在这方面给予支持。
遥想拜登政府时期,泽连斯基曾获邀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彼时台下议员欢呼雀跃,对他热烈欢迎,那是他政治生涯中的高光时刻,也是美乌关系看似亲密无间的写照。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他不仅被排除在谈判桌之外,还屡屡遭受美国的冷落。这种巨大的落差,让泽连斯基深深感受到了被“抛弃”的滋味。为了增加自身在这场地缘政治博弈中的话语权,他拉拢同样未被邀请参与谈判的欧洲和土耳其,坚称“谈判不应该在我们背后进行”。

俄美沙特会晤结束后,特朗普在海湖庄园回答记者提问时,毫不留情地对泽连斯基进行了严厉批评。他声称泽连斯基的支持率已降至4%,并强调乌克兰应该举行新的选举,以反映民众的真实意愿。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泽连斯基的支持率确实从2022年冲突爆发前的90%左右大幅下滑至约50%,但特朗普所说的4%显然有夸大其词之嫌,这也侧面反映出特朗普对泽连斯基的极度不满。
特朗普认为,在过去三年里,乌克兰一直存在达成停火协议的机会,然而泽连斯基却未能有效把握,导致战争持续至今,其领导能力的不足是战争延续的关键因素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任期本应于去年5月20日届满,只是由于国家处于戒严状态,选举才被迫推迟。泽连斯基此前也曾表示,若冲突结束且能获得强有力的安全保障,乌克兰可以在今年举行选举。
“利益”无疑是特朗普在俄乌问题上的核心考量。特朗普在上任前就曾豪言“24小时结束俄乌冲突”,尽管这一目标未能实现,但他确实在积极推动和谈。他既不想派遣美军参战,也不愿继续为乌克兰提供大量援助。特朗普认为,乌克兰理应保证偿还美国提供的援助,或者让美国从中获取相应利益,为此还曾提出让乌克兰用稀土换援助的计划。

此前,泽连斯基在基辅向媒体透露,俄乌冲突爆发近三年来,美国向乌克兰提供了价值约670亿美元的武器装备,以及315亿美元对乌克兰预算的直接财政支持,总计不过千亿美元。然而,如今特朗普政府却要求乌克兰用矿产资源等偿还美国5000亿美元,对此泽连斯基坚定回应,他“不会出卖国家”。美国媒体和乌克兰媒体此前报道,上周末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的美方代表在慕尼黑与泽连斯基会见时,向他提交了一份文件,希望他签署。这份文件要求乌克兰授权美国拥有乌克兰50%的矿产资源,泽连斯基果断拒绝。19日,泽连斯基进一步表示,美方提供的协议不仅要求拥有乌克兰50%的矿产资源,还不包含乌克兰迫切需要的安全条款。
从军事维度审视,美国及其主导下的北约,在整体军事力量架构中,于规模体量、装备先进程度以及军事技术研发实力等关键领域,均展现出显著优势。在先进战机保有数量上,北约凭借众多成员国的资源整合,远超俄罗斯;导弹防御系统方面,其构建的多层次、广覆盖体系,在完备性上也领先于俄罗斯;而军事预算的庞大体量,更是为北约持续升级军事装备、开展军事行动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支持,相较之下,俄罗斯的军事预算则显得相对有限。若美国与北约全力以赴,从军事层面战胜俄罗斯,乍看之下并非毫无实现的可能。
然而,在乌克兰问题上,美国和北约却并未毫无保留地支持泽连斯基。乌克兰在俄罗斯的地缘政治格局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回溯历史,乌克兰曾是苏联的重要构成部分,与俄罗斯在漫长岁月中形成了千丝万缕的历史、文化以及经济纽带。在俄罗斯的视角中,乌克兰宛如一位“离家出走的亲人”,这种情感与地缘上的紧密联系,难以轻易割舍。但在美国和北约的战略棋盘上,乌克兰仅仅是地缘政治博弈里的一枚棋子,他们从未将乌克兰视为真正的“自家孩子”,对乌克兰的支持,也只是基于自身战略利益的考量,一旦局势变化,这种支持便可能随时动摇。

回顾美西方的发展轨迹,对外侵略扩张、掠夺财富是贯穿其历史进程的显著特征。他们高举“民主自由”的旗帜,在世界各地四处挑起争端。从早期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掠夺,到如今在中东、东欧等地的军事介入与政治干预,背后实质都是利益集团的分赃行径。各个利益集团在这些动荡地区划分势力范围,争夺资源控制权,而所谓的“民主自由”,不过是他们粉饰侵略行为的工具。泽连斯基政权很大程度上是颜色革命的产物,并非美西方内部自然发展、孕育出来的政治力量,自诞生之初,便被美西方当作削弱俄罗斯、巩固全球霸权的工具。
美西方从内心深处就未曾真正接纳泽连斯基和他所领导的乌克兰。在这场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中,乌克兰和泽连斯基被利用的本质从未改变。乌克兰为了寻求外部支持,不断向美西方靠拢,却未意识到自身在美西方战略布局中的尴尬地位。一旦局势发生不利于美西方的变化,或者乌克兰失去了其利用价值,被抛弃的命运几乎是无可避免的。